在中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这些年来,国家能够给百姓提供的福利待遇也变得越来越丰厚。而说到国家各类保障制度,对百姓来说,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社保,如今缴纳社保已经成为深入广大百姓内心的共识。

但是这些年来,社保制度却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此前社保的最低缴纳年限为15年,但现如今或将要发生变化。在2021年6月30日时,人社部发布的新规中提到,为了能够更好配合中国即将启动的延迟退休政策或将延长社保的最低缴费年限。如此一来也让百姓心中打起鼓,未来社保最低缴纳年限将会变成多少年呢?虽然说截止到目前,关于此问题还未下最终定论,但有关行业专家却表示,目前社保的15年最低缴纳年限确实过低,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提升10~15年才更为合适,这也意味着未来社保的最低缴纳年限有可能会变更到25~3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按照当下社会的常规情况来看,一个年轻人从24岁开始工作,依照目前的社保缴费制度规定,在连续缴纳的背景下,他们仅需要缴纳到39岁即可,而如今依照专家的提议,或许这些人要一直缴纳至49岁。

应该可以说社保最低缴纳年限的延长事关中国大部分人,因为根据人社部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21年上半年。全国基本三项保险的总参保人数分别达到了10.14亿,2.22亿和2.74亿。

当然也有很多人不理解国家为什么要提高社保的缴费年限,其实简单来说,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发严峻,国内老年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依照最新一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今65岁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13.5%,而若按照国际标准来看,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在7%~14%之间属于轻度老龄化,如此来看,中国已经在轻度老龄化和中度老龄化之间徘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人社部还提到,在十四五期间,国内还将预计多出4000万的退休人员,这都意味着未来国内的养老负担将大大加重,当养老金结余逐步耗尽时,可能会出现退休老人无钱可发的情况,那么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发生呢?依照相关数据显示,若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举措,在2035年时,中国养老金余额就将清空。

所以这样来看,延长社保的缴纳期限也将改善国内的养老金缺口问题,对完善国内养老制度而言有其必要性。更何况中国一直遵守着“养老金多拿多得”的基本原则,这也意味着我们缴纳的养老金期限越长数额越多,未来能够领到的钱也就越多。

不过养老金的领取也有特例情况,比如国家有规定,有4类人无需缴纳社保,因为他们的养老金不仅无法提高,而且还可能会被取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退休人员

国家明确规定中国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女50或55周岁,然而伴随着现在人们的人均寿命均有所延长,所以很多人退休之后仍然可以继续创造社会收益,因此也就出现了退休后返聘的情况。其实对于返聘人员来说,他们是无需再缴纳社保的,因为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若劳动者已经正常享受退休金待遇,那么企业也不必要为其继续缴纳社保,仅需要为这些返聘职工正常支付工资即可。

在校大学生

很多学校都规定大学生在大三或大四要到企业实习,有些学生秉承着社保“多缴多得”的观念,认为自己只要工作了,就应该抓紧缴纳社保,但由于这些大学生实际上还没有毕业和大学的归属关系也并没有完全解除,因此他们在实习期间也仅能与单位签订实习合同,这个时候他们并没有同单位达成劳动关系,所以企业也无需为这些实习的大学生缴纳社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包及兼职人员

如今有不少企业都会聘请外包人员,简单来说就是一些公司外包一些派遣人员。举例来看,开发商会外包给包工头,而包工头则负责为手下员工缴纳社保和开工资,所以对于开发商来说他们仅需要为包工头正常缴纳工程款即可。

对于兼职人员指的则是除全职工以外还兼任其他职务工作的人员,在各大企业中全职工是可以享受到公司为其缴纳社保的待遇,但是兼职人员则不能享受。

除上述三种情况以外,还有一种无法享受到养老金待遇的就是重复参保人员,比如有很多人在加入城乡社保后又申请了城镇社保。其实缴纳双份社保不能帮自己获得更高的养老金,仅会按照其中一项来计算,而且重复参保也会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所以有关部门对此明确规定,重复参保后不能享受二次报销和多余的养老金。

由此可见,社保虽对人们来说极具重要性,但是在社保的缴纳过程中,有些规则也务必要了解,否则将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