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20日,河南博物院在官方微博宣布,运动品牌鸿星尔克向其捐赠100万元,支持灾后重建工作。此前,在“7·20郑州特大暴雨”发生后,鸿星尔克宣布捐赠5000万元物资。这一举动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并为其带来了一波热度和销量。
而在此之后,该直播间的观看数据有所下降。在过去一周(08.14-08.20),该直播间共开了9场直播,平均观看人次约为73万次。在这一波热点过去后,鸿星尔克的直播数据和线上销售情况都有所下滑。在8月14日到8月20日,该账号通过直播涨粉10.4万,但粉丝掉了10.7万。同时,该直播间在这一周的销售额仅650.9万元,不足此前的1/10。

这说明了仅仅依靠事件营销的成功,无法从根本上帮助企业转型发展

这个问题要分为两个阶段来看,第一个阶段是鸿星尔克的爆红,第二个阶段的是爆红后的暴跌。

  1. 爆红阶段的底层逻辑是事件营销带来的非理性流量转化,而这个阶段的非理性,是由几部分共同催化出来的
  • 第一部分:捐赠事件展现出的鸿星尔克的社会责任感,与最近被重锤的无序化资本企业之间形成的鲜明对比。
  • 第二部分:鸿星尔克作为非头部国货,捐款数额却以头部的量级,超出了网民预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第三部分:鸿星尔克企业在直播过程中坚持让网民理性消费,与现在直播噱头,割韭菜引导消费的电商风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重对比之下,事实上鸿星尔克已经形成了一次围绕品牌的事件营销,不管这是鸿星尔克有意为之,还是无意达成,巨大的流量在瞬间扑向鸿星尔克,从线上直播间人气旺盛,到线下门店的突然拥挤,鸿星尔克这样一个非头部品牌,获得了头部的曝光。

而在流量承接阶段,鸿星尔克自身产品单价实惠,让大部分网民都具备消费能力,自然在这个阶段,鸿星尔克能够完成惊人的销量

2. 暴跌阶段的本质是商业本质的回归,产品能力、供应链能力、品牌能力决定鸿星尔克长期走向

如果鸿星尔克能够在过去长时间沉寂的历史基础上,依靠一次由捐款而引起的流量汇聚,让整个企业获得未来10年的转型发展,那就太恐怖了。

那意味着,一家运动品牌的发展与否,完全是随机事件:因为鸿星尔克的捐款,就是因为随机性的郑州暴雨,而引起的随机事件。

这显然不符合商业本质。

那么什么才是商业本质?

商业本质是,目前中国的运动服饰行业集中度极其分散,头部国产运动服饰品牌,都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壁垒,如主打中高端的综合类品牌耐克、阿迪达斯、主打健身细分市场的安德玛、lululemon,主打国潮风尚的李宁,主打中端市场的安踏、特步,每一个运动品牌在当今的市场上,已经较为稳定的占好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地盘,而这个占领过程,早已在过去的5年完成。

而鸿星尔克在过去中国运动服饰品牌洗牌的阶段中,已经丧失掉了自己的定位和壁垒。

  • 首先是市场地位微小,在运动品牌的市场占比只有不到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其次是近年公司并无较大增长,和同行相比,不爆发就是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到最近20年的维度来看,相比于头部的竞争对手,鸿星尔克的收入仍然在20亿元的水平徘徊,这相当于说鸿星尔克现在玩的商业逻辑,和他过去几十年的商业逻辑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同行们通过开发新的产品线,或者是收购新的品牌,已经将企业的体量做大了5倍,鸿星尔克仍然是当初的那个小年轻。

  • 企业亏损,经营效益令人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最令人担忧的一点,2020年鸿星尔克甚至没有盈利,亏损了2个多亿元,本以为鸿星尔克不扩张,是因为想做好一门小而美的生意,但从实际经营结果看来,不愿意扩张,并不是因为小而美,而是因为企业的经营效益并不允许开始下一步的扩张动作。

而可以预料到的是,鸿星尔克未来的情况也不会乐观,在头部运动品牌不断做大资产,渗透渠道,多产品线的情况下,像鸿星尔克这样综合类的运动品牌的份额,将继续被挤压,在品牌没有心智优势的情况下,只能依靠不断的低价获得头部不需要的市场,而这些低价市场,必然会导致鸿星尔克的利润率低下,甚至因为市场费用,导致这部分市场经营亏损。

3. 事件营销无法完成企业转型升级

而如果依靠事件营销能够一劳永逸,那么李宁品牌从2008年李宁先生绕着鸟巢跑了一圈之后,就应该永远坐定中国运动品牌第一名的位置,但其实后来李宁的故事并非如此简单,面对国外运动品牌的市场竞争,面对zara,hm,优衣库等快时尚品类对中低端价格服饰市场的争夺,李宁尴尬的市场定位让其市场占有率一度下滑,并且因为供应链不够敏捷,市场快速的变化无法迅速承接,李宁的存货周转也曾一度变为企业的沉重负担,尤其是货品积压而带来的经销商的怨声载道,更是让李宁品牌一度崩溃。

而后来为什么李宁能够依靠国潮营销迅速找到发展的第二曲线?

看上去是一次营销事件,而实际上,却是李宁在品牌、供应链以及市场定位的整体革新。如果当初李宁在时装周发布了自己的国潮新品之后,消费者进入李宁商店发现李宁的商品仍然是以前的老款式,李宁将同样的不会因为一次国潮营销就成长为今天的巨无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