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经》大家都知道,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文意思就是到达大智慧彼岸的心的经文。要是看不懂我分析的,可以直接看我最后的总结部分,然后回头理解。

它的第一句话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观察自身内在的感觉,当观察深入时会产生智慧进入彼岸之境,将五种知觉都照成“空”的状态,自己一切烦恼都会因此而消失。现在我们来一一解读。

1.观自在菩萨

这里的观就是注意的意思。在观察自己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要有“自在”,很多人在“观”的时候东想西想,会产生忘乎所以的状态,在此时,《心经》的意思是我们观自在会有很多感觉,但自我存在这种感觉是必然要有的,其他感觉需要褪去,所以后面才说要“五蕴皆空”,如果不把“自在”包含在内,会进入虚无之境,而不是彼岸之境。

“虚无”与“空”不一样,“虚无”指的是什么都没有,而“空”指的是假有真无,“空”往往和“寂”在一起出现,王阳明认为看花则花开,不看花花就是一种“寂”的状态,我们知道花在那里,说明花是在的,我们知道在却看不到它,那它就是不在的,所以对我们来说,当闭上眼睛不看自己面前的花,花就是“寂”的。而“空”则与之相反,我们的感觉是一种内在,对于别人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也无法体会的,只有自身才能体会自身的感觉,而花是可以普遍感受的,当我们没有这些“色受想行识”的感受时,那我们就是“空”的。

所以观自在就是“在”观的时候,只观自己所在,认为世界只有自我所在。如果我们很难理解,可以想象自己和自己对话,那个批判自己的自己,就是自在。

2.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当我们观自在觉到一定境界后,我们会进入智慧的彼岸之境界。先谈彼岸之境,其他这里是彼岸的“彼”就是指的是彼此的彼。彼只是相对于此的存在而设立的,当我们观的时候,我们脱离现实进入的一种状态。比如当我们回忆过去的时候,我们的进入到的就是过去的彼岸之境,当我们幻想未来时,进入的就是未来的彼岸之境。

佛家为什么会认为只有观自在才会有“智慧”之境呢?平时我们生活过程中一样可以用大脑思考啊。问题在于,我们平时的思考更多受制于各种复杂因素,佛家认为这些复杂因素会对我们的思考造成阻碍,他们称之为“业”。真正的思考是与一切因素无关的,只有自身思考自身,在黑格尔的话语中他称之为自我克制。而这里智慧的结果就是对于自身思考自身的结果。

所以,智慧的境界就是一种只有“自在”的境界,这境界里只有叫“我”的世界,“我”充满了世界,这世界就是智慧的。“我”不是“非我”的我,而是唯一的我,在这种境界里,佛才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就是这个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照见五蕴皆空

在佛家里他们认为的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其实很容易理解,色不是我们认为的美景、美人这些,而是一种“形”,我们看到外界的事物,你以为看到花是花、鸟是鸟吗,你看到的只是花和鸟的形,真正花的性质和鸟的性质你能知道吗?这种性质叫做“相”。我们经常说面相面向,就是从面看到的实质。这些都统称为色的一部分。“受”就很容易理解了,当我们看到红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红色也在照射我们,就是我们被红色照射,这就是“受”。“想”其实从它的字体可以看出来,它是一种由“相”产生的心,我们经常思考一些事物的实质,或者说人与人的关系,这就是一种想。它的实质还是对于外在事物的一些思考。“行”在佛家不是我们常认为的行动的意思,而是心动——心的一种行为,比如我们要做这做那,这就是心动了。佛家的“识”也不是知识的意思,而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这八种感官产生的感觉,他们称之为“识”。

而当我们进入“自在之境”,这些东西都不存在,佛家认为自在之境只有自在,那些五蕴在进入“自在”之境时,会被“自在”覆盖,而不是消失了,待到脱离“自在之境”,五蕴又会显现出来的。

4. 度一切苦厄

一切苦厄这个苦厄其实大家都能理解了,但这不是说苦厄指的是让你感觉难受的就是苦厄。而是所有引起你喜怒哀乐的一切都是苦厄的,所有你的思考都是苦厄的。当进入自在之境,这些苦厄都会因五蕴被照空而随之消失。

最后,这句话意思就是在观察自我的时候进入一个仅仅只有自我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会有智慧的产生,让我们的烦恼随之消失。其实观自在只能消除一时烦恼,当我们回归现实烦恼也会随之涌现出来了。所以佛家才认为等我们死去,我们就会进入极乐世界了,至于极乐世界是什么,它和《心经》的自在之境又不同了,反正比《心经》世界还要高级一点。如果大家要求的人比较多,可以单独讲一下。

总之,《心经》的第一句话就是引领全篇,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摆脱烦恼,只关注自己就行。按照生活中所说的就是,要我们有独自思考的能力,有独立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