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儿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父母陪伴了孩子十八年,从出生的襁褓之躯,经过点点滴滴的培养,终于长大成人,孩子可以努力打造自己的一片天地。同时,意味着也快到了嫁人的年纪了。现在女孩普遍接受教育,没有完成学业的女孩,可能会及早嫁人;那些还在继续上学的孩子,可能成为晚婚晚育的群体。不管怎么说,绝大数女孩要组建自己的小家,生儿育女,因为父母不可能一直陪伴着女儿,她需要找到一个“同行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婚绕不开彩礼的话题,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这要看男方家庭的财富状况。也有家庭为了儿子结婚,四处借钱凑彩礼,等事后慢慢还,导致结婚返贫。

在古代,对婚姻的礼节非常讲究。我上高中时,去拜访书画老师,他正跟一个学生讲古代礼制,古代结婚是黄昏的“昏”,他自己结婚时,也没见过新婚长什么样,完全是父母的安排,结婚当天才知道。

有一句话叫,父母之命,媒妁之约。

时至今日,我们接受的仍是儒学礼制,儒学《礼记·昏义》中已有记载:

昏礼者,礼之本也。

礼,不仅包括礼节,也包括聘礼。先秦时期讲究“六礼”,当时不叫彩礼,叫纳征。

《周礼》言两不言束,也有象征意义。郑玄注曰:“五两,十端也。必言两者,欲得其配合之名。十者,象五行十日相成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纳征不太好听,也不好理解,又改成“财礼”,能出多少聘金,象征着男方家的地位。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彩礼,随着人们的经济条件向好,彩礼水涨船高,七八十年代的“老三件”,也在不断刷新,就拿出行工具举例,原来的自行车,慢慢换成摩托车,再到现在的汽车。

彩礼各个地方习俗不同,也有不同的叫法,比如“万里挑一”、“万紫千红一片绿”等。彩礼水涨船高,慢慢地变了味,不是依家庭情况而定,而是成了“攀比”的温床,彩礼多少跟面子挂钩,背后意味着对配偶权的竞争。谁出的彩礼高,就会可能优先取得女方家庭的青睐。人们也变得非常现实,把彩礼变成一个“准入门槛”。

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他经朋友介绍认识一个女孩,双方交往了半年后,女孩提出一个条件,不买房子不谈恋爱。可能女孩对他没有那么多兴趣,也可能是女孩太现实。

在偏远的乡村,多子女家庭很普遍,而且彩礼并不低。父母想给女儿找一个好家庭,不至于婚后太辛苦。会通过彩礼“过滤”掉一部分条件差的家庭。男方家庭想要娶到媳妇,即使贫穷也要追求彩礼,才能达到女方的要求。

有人说,娶媳妇和嫁女儿的心情相差甚远,我们看到公婆总是喜气洋洋,而娘家人多半会依依惜别,女儿一旦过了门,就成了别人家的人,公婆也成了父母。一些开明的父母,不仅要把彩礼换成嫁妆回过去,而且还要带上陪嫁,认为是“人财两空”。

收彩礼还有一种说法,这是给孩子组建家庭的一份生活保障,他们要生活,要生孩子,以后需要花的钱有很多。

有些父母不退彩礼

有些父母不会退彩礼,有一种说法是,辛苦把女儿养大,嫁到你家做媳妇,起码要给老人一些补偿,作为养老的资本吧,况且这点彩礼, 与养育孩子的花费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家庭嫁走了女儿,缺少了一个家庭成员的支撑,家里还有弟弟要结婚,会拿出嫁女儿的彩礼,去增加儿子娶妻的资本。女儿也会认为父母养大自己不易,结婚要份彩礼算是“报恩”。男方会觉得结婚像“交易”,等于花钱娶回家一个“保姆”,也可能成为以后矛盾的起源,给婆家落下口实。

开明的父母有很多

有的父母不想女儿出嫁后受欺负,会给女儿同等的陪嫁,甚至送车送房的也有,担心孩子受气了,以后连个落脚的去处也没有。

我不赞成父母把女儿的彩礼钱据为己有,防止女儿在婆家受气,孝敬父母是一个长期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而不在于一点彩礼。

开明的父母,眼光更长远,会注重女婿的人品,而不是给彩礼的多少。如果人品好,女儿一生幸福,彩礼多少无足轻重。

你们结婚时出多少彩礼呢?老家有什么习俗?说说你的看法或身边的经历,下方可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