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战,此战中,经过洋务运动建立的近代化的清朝陆军和海军都被新兴的日本打得大败。事实上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同时帝国主义也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战争,清朝的失败可以说是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上的全方位失败,事实上是处于封建末期的清朝根本不可能战胜新兴的近代民族主义国家日本。

当然,即使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说,清军的失败也是极为惨痛的,那么是否如部分人所说,清军在战场上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海上战争

在甲午战争的海战,交战双方是日本联合舰队和清朝北洋海军,虽然结果上看,清舰队被日本全歼,但从过程上来看,北洋舰队怎么说也算不上是“不堪一击”。

在最早的丰岛海战中,虽然日军游击舰队依靠优势装备全歼了清朝运兵船,还击沉了广乙号鱼雷巡洋舰,但清军并非毫无还手之力,即使在逃跑管带方伯谦治下的济远舰,也取得了击伤日舰吉野的战果。

而在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的大东沟海战中,日军以强大的优势兵力围攻北洋舰队主力,尽管击沉了北洋海军5艘巡洋舰,但作为舰队核心的战列舰定远号和镇远号却巍然不动,可以说北洋海军尽管损失较大,但主力没有被歼灭;相反这两艘防护力超强的战舰还取得了重创日军旗舰松岛号的战果。

此外,日军还有多艘主力战舰受到重创,伤亡200余人。从这个结果来看,尽管清军战损远远大于日军,但仍远称不上是“不堪一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海大战结束后,中日双方舰队都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休整。日本联合舰队休整结束后,伴随着清廷陆军在朝鲜的一败再败,日本海军也开始采取更加积极的攻势。1894年10月24日,日本海陆军在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成功,未遇抵抗,一路长驱直入,直抵北洋海军最重要的基地——旅顺口。

11月22日,日军攻陷旅顺,并血洗全城。在日军辽东半岛的攻略中,清朝陆军毫无作为,相反又是北洋舰队采取了几次积极的措施,如使用舰队主力对日本陆军进行炮击等,但依然无力回天。

旅顺失陷后,北洋舰队在李鸿章“保船制敌”的错误战略下,困守威海。而日军则通过一系列积极的海陆攻势,很快对北洋海军取得了合围之势。

在这种情况下,北洋海军也并非毫无作为。在威海周边陆军连连败退,溃不成军的情况下,北洋海军不仅同在辽东作战时一样,近岸炮击支援陆军作战,并取得了击毙日军旅团长大寺安纯的战果,还直接派出数百人的水兵组建陆战队,反攻炮台,这支陆战队,也曾一度突破日军防线,但很可惜的是最终还是寡不敌众,未能收复炮台。

在这种情况下,清军又使用鱼雷艇运送小队发动奇袭,摧毁了数座日军控制下的炮台。但陆地的全面溃败也并非海军一己之力所能扭转,很快,威海全境失陷,北洋舰队陷入被日军合围的危险境地。

1895年2月2日,威海北帮炮台陷落,至此北洋海军已完全处于日军包围。到2月14日,残余的北洋官兵向日军投降,中间的12天里,北洋海军仍然进行了较为顽强的抵抗,击退了日军的十多次海陆夹攻。

纵观整个甲午战史,可以得出结论:尽管北洋海军不敌日本联合舰队,但远非不堪一击。

二、陆上战争

甲午战争的主要陆上战役大致包括平壤会战、鸭绿江防御战、旅顺防御战、威海防御战和海城反击战。在这些战役中,清朝陆军的总体表现倒是接近“不堪一击”。

平壤会战中,面对总兵力和自己相差不多的日军,清军依靠城墙防御,在一天之内虽然丧失了数个要点,但仍能坚持,反而是主帅叶志超下令弃城而逃,结果在撤退的路上遭遇日军埋伏,演变成了一场大溃败,日军一路劫杀,清军损失惨重,还把大量火炮、枪械都遗弃给了日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日军于1894年10月24日同时发动辽东登陆作战和鸭绿江进攻,直接把战火引向了中国本土。而作为最高统帅的李鸿章,居然是在26日才确认了这个消息。原因很简单,也足够让人惊掉下巴:清军在鸭绿江和花园口的守军要么早已溃散,要么根本没有做防备。

由此,日军攻入东北,而此时,清军事实上已经丧失了和日军大规模野战的能力和勇气,旅顺方向十日未见兵力调动,坐视日军从容整军南下,而清朝守将也不知联合,或望风而逃,或只知死守。

尤其是在日军获悉清军防御重点在金州大道上后,随即从另一路复州大道进发,很快攻陷金州,又攻破大连湾,而驻守的清军只是略做抵抗。

11月20日,日本陆军又向当时号称“东亚第一要塞”“远东直布罗陀”的旅顺发起攻击,结果旅顺各炮台的清军互不统属、战力薄弱且缺人缺粮,仅仅一天时间,这座花费无数真金白银修建的要塞就陷于敌手。

此后,随着防御威海的清朝陆军也被歼灭,甲午战争中较大规模的陆上作战,清朝只能启用老湘军了。

清廷启用清流党人吴大瀓为统帅,率领湘军救援辽东,和残余的淮军及东北练军一起反攻海城,但结果又以失败告终。多次大规模反击,清军损失惨重,而日军伤亡仅在两位数,而且清军遗弃大量火炮俱为日军所得,日军又在火力上占据优势,遂发动突袭,攻陷鞍山,至此辽东门户洞开,而清廷在东北的陆军,则一路溃散到辽西才稍稍稳住阵脚。

可以说,在甲午战争中,清朝的陆军,不论湘军还是淮军,亦或是东北练军,基本上称得上是“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