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曰:“有服章之美,谓中华;著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衣服,向来都是人们生活住行之首,日本有和服,洋人有西装,而我们中国人,则有汉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服一直被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之一,现在也愈来愈多的出现在各种场合,这篇分享就带你走近汉服,领略汉服风采!

书生折扇 风华无双

衣袂飘飘 花月正好

长袖曲裾书 一纸古今奇遇

踩过枯枝轻响 踏过绿水如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松花酿酒 诗词烟雨

不见青山老去

一瞬岁月安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衣裳裙襦迎风流苏

坐时衣带萦纤细草

行时裙裾扫落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雨轻罗 日光爬上裙摆

兰花指揉开胭脂扣

彼年豆蔻 幼薇菜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锦绣绫罗乌纱帽

瑞兽祥云照其间

轻捻狼毫笔

纵情山河万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服代表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更成为了无数中国人生活方式与爱好的一种延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服有种沉淀了时光的美。它锦衣华裳,在江山朝代的更迭中翩翩起舞,它灵动飘逸,在一片杏花青瓦中尽显女子婀娜身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阙词,一身衣,也许是楼台歌舞间的蓦然回首,一眼万年,从此成为心口的朱砂痣。

裳之国韵 风雅一身

汉服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止于清代“剃发易服”。并不是人们误以为的“汉朝的衣服”。

几千年来,汉服虽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但最初的“深衣”仍是汉服的不二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统深衣有三大讲究。一为“交领右衽”,即衣服的前襟左右相交。

二为“褒衣宽袖”,汉服宽松,且袖子宽大,长度超过手臂。

三为“系带隐扣”,汉服大多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古人身穿汉服时,走起路来自然会有一种潇洒飘逸感,轻挥衣袖,便拂过一阵清风。

清淡平易 天人合一

汉服在华夏文化中,除了“避寒暑、御风雨”等一系列实用功能之外,还有着“知礼仪、正名分”等特殊的带有中华文化印记的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千年来汉服的总体风格以清淡平易为主,讲究天人合一。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衣服的上片是由四块布拼接而成的,意味着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深衣的下摆所用布帛共十二幅,以顺应一年有十二个月之意。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天圆地方是古人普遍认为的观念。汉服的袖子皆为圆袖,意为天道圆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服的交领处则成矩形,以顺应地道方正之意,就是衣襟向右掩,深衣的衣领交叉呈字母y形。这代表做人要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正不阿 君子之道

深衣背部的正中间,有一条贯穿首尾缝合的线,叫做“中缝”。

当你穿上汉服站直时,中缝垂直于地面,代表着正直;下襟与地面齐平,代表着权衡,古人的智慧与礼仪已经深深烙印在汉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千年来流转在衣物之上的美丽与文化,是对天地的敬重,也是对生活的感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服最美丽的归宿,莫过于是在传统节日时,我们可以换上带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汉服,参与一些充满仪式感的传统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穿起汉服,绾着传统发髻,画着复古妆容,出现在世界各地。

这些惊艳了千年的中国元素,依旧可以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