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不仅是现在,早在古代就有了。曾经有一位官宦人家的小姐,父亲为她挑选了颇懂诗词的丈夫,她本以为以丈夫的才华能够高中举人进士,却没想丈夫对科考完全不感兴趣,于是这位小姐便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了。

这部分内容在《儒林外史》中的第十回。鲁小姐的父亲是位翰林,在那时候也是个知识分子。由于鲁父没有儿子,因此便将鲁小姐当做男儿养,教她写八股文等,而后又招来个赘婿,希望赘婿能够完成父女俩的心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奈何鲁小姐的丈夫并不擅长八股文,更对走仕途之路没兴趣,这搞得鲁小姐一阵郁闷:我只道他举业已成,不日就是举人、进士;谁想如此光景,岂不误我终身!

后来母亲宽慰她,如果生个儿子好好教他,不像他的爸爸,那么长大后也能替你争气。

鲁小姐无奈,只能将希望放在儿子身上。她的孩子四岁时,便被她拘在房里讲《四书》,有时孩子要学习到三四更鼓,如果有一天书背不熟,就要被鲁小姐督责念到天亮。

在《儒林外史》中,鲁小姐绝对是被时代“耽误”的一个人,如果她生活在男女平等的年代,那么以她的心气必不会将希望放在丈夫儿子的身上,可惜造化弄人。

这也折射出如果将教育和出路捆绑在一起之后,就会有家长不断“鸡娃”,毕竟吃学习的苦怎么也比吃生活的苦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有时这爱中其实也是充满着无奈。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