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相信很多人看过这段视频:几位男子撞开一间教室的门,里面是一位老师在给一群孩子上课。

随后戴“红袖章”的男子,愤怒地掐着老师脖子拖到门外,那些孩子一脸无措,看着讲台上的老师被拖走,不知道内心在想什么。

开始很多人以为这是打击课外培训,但安徽含山县给出最新官方回应——老师被踹门、掐脖的主要原因,是疫情防控期间“顶风作案”,补课导致人员聚集。

考虑到此前这位老师已经被警告,这次是偷着补课躲避检查,且社区防疫人员敲门多时不开门,所以不少人也就更多理解了防疫人员的粗暴动作,认为确实是老师有错在先。

事情说开之后,是非确实并不复杂。

老师疫情期间聚集补课,有安全风险,被训诫不冤枉。社区防疫人员履行职责,初衷无可厚非,但他们有的连口罩也不戴,显示并不专业规范,且过程手段越界粗暴,尤其当着那么多孩子的面,也有可批评之处。

可旁观者的感受,显然无法局限于就事论事,而是会因为教师的特殊身份,会因为打击课外培训的背景,做更多的联想。

02

让我很受触动的,是这位教师在接受采访时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两年因疫情原因补课班收入并不好,亏损严重,目前在外有100多万的负债,其中网贷和信用卡这个月马上要到期却还不上,“如果不是为了还钱,我一定不营业。”

最近各方就打击课外培训有过很多轮讨论,基于不同立场,要取得观念共识很难。可对一个行业采取什么态度,除了理念视角,是不是也应该多一些利益视角?政策变动,是不是应该给出缓冲期,以免剧烈变动冲击关联群体?

之前提到课外培训,很多人会怪罪于资本。确实,近些年中国课外辅导行业催生了不少企业,其中不乏暴利的上市公司。课外教育能做出如此大的市场规模,这在全世界都不多见。教育行业这些年的扭曲,不能视而不见。

可是,这位老师的一番话,也提醒现实生态更复杂的一面。教育行业有制造焦虑的需要规范的大资本,但也有这种小规模的“个体户”。他们是参与制造焦虑的罪魁祸首,还是不过满足了部分学生提升成绩的正当需求?

一旦对课外辅导行业毁灭性的打击,这些从事课外培训的老师无疑就面临灭顶之灾。这要比被防疫人员掐住喉咙,更感到窒息。

这些人活该吗?

他们之前投资搞教育培训,合法合规,现在突然要成丧家之犬,就只能怪自己命不好?

03

疫情期间严防补课聚集应该,可是一出手就掐脖子粗暴拖走,这就过了。

整治过于泛滥的课外培训应该,可是一出手就要让行业彻底凉凉,是不是也过了呢?

最近已经有些地方,竟是以扫黄打非的力度去打击校外补课,真是令人觉得很魔幻。

这些年下来,课外班几乎已经成了常态现象,移风易俗来得如此迅猛,对老师、对家长、对孩子的认知,都是冲击。

而从历史发展规律看,一夜之间就要彻底旧貌换新颜的改革,往往都会有问题。

现在整顿教育行业的凶猛讯号,已经导致连锁反应。互联网巨头字节跳动都不得不识时务,教育板块大裁员,要做业务调整。

想字节跳动这样的“大资本”,自然同情者少,可是想想那些可能大学毕业刚就业的大学生因此被裁,是不是也有些无辜?

当然,并非说为了照顾某些群体的利益,就要放任教育产业畸形发展。

只是提醒,一个行业就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其中有花有草,我们想要整顿花园的时候,能不能多点耐心,不要除草的时候,把花也统统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