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爱民,一个年代感满满的名字,不用说,生于1960年代,一个已经当了老爷的中年男子。

初中毕业后的十多年间,王爱民大多数时间在校办工厂打工,逐渐成为机械针织的主力。

虽然王爱民的技艺日渐精进,但校办工厂的效益却每况愈下,直至最终解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了校办工厂这个饭碗,王爱民只好外出打工。转了一圈他发现做什么都不如当初做针织那么顺手,“还是做熟不做生。”这样暗示着自己,他索性回到家乡,准备人生中的第一次自主创业——办针织厂!

王爱民的家在辽宁丹东东港市十字街镇的赤榆村。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赤榆村,虽不贫穷但也谈不上富裕,人们的意识和观念基本处在八十年代中期那个层面,依然讲究的是土里刨食,王爱民要在自家办工厂的消息传出,在乡里乡亲看来不啻于痴人说梦。勿需细说,王爱民承受着巨大压力——50人规模的小工厂,需要100台机器,投资在20万左右——这是王爱民心中比较理想的规模。虽然自己小有积蓄,但还不足以拿出20万上设备。亲友又不支持。无奈之下,王爱民的小工厂便不得不缩水为小作坊,先从5个人10台机器做起。

在亲友和乡邻的质疑声中,王爱民的针织小作坊运转了起来,并由此开启了将近20年的良性循环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年间,王爱民逐渐把小作坊做成了小工厂,从10台机器到100多台机器,从5个人到50多个人,规模鼎盛时,旁边的车间地方不够,干脆就把院子也当成车间,摆放机器进行生产——王爱民,超量实现了创业之初的梦想!亲友和乡邻也从当初的质疑反对转变为夸奖帮助。

小工厂20年,也是王爱民欠人情的20年。设备从无到有,产品从良到优,销路由内到外,每个环节都有贵人相助。

小工厂正常运转的时候,王爱民可以通过产销等环节的让利去平衡人情债——有一天没有了小工厂,王爱民该如何平衡?

这一天终于来了。随着电脑控制的针织羊毛衫机器的诞生,王爱民的靠人看护设备便没了优势。大约是6年前,王爱民的小工厂正式关门。

精湛的人工技艺最终还是输给了更高档的设备,人到中年的王爱民面临着人生的第二次自主创业——他开始卖净水设备。

这一次,王爱民转型很快也很成功,毕竟有了些积蓄,自己说了算,不必像20年前那样捉襟见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卖净水设备的同时,卖那些老旧的针织机也被提上了日程。原来两三千一台的机器,两三百就卖,甚至当成了废品处理——在王爱民“廊腰缦回”的车间里,仅剩几十台机器。

王爱民卖设备的消息传到了原来小工厂时期的老客户老关系那里,他们纷纷对王爱民的卖卖卖“喊停”。

因为大工厂出口服装的一些小配饰小辅料,偶尔还需要传统设备来生产,如果王爱民一股脑把设备全卖了,老关系老客户还得重新寻找能做小活儿的人和设备,即便找到也未必靠谱。

在老关系老客户的心里,王爱民不但技术过硬,为人也靠谱——这样的王爱民,不能再卖机器了。

几十台机器摆在家里很碍事,但是,当下,他必须带着这些负担偿还当年的人情。“还是得留几台机器,上千元以上的大活儿我正常收费,几百元那种的活儿就送人情了。

原本想一心一意卖净水设备,却不得不为一份情去兼职做针织。小活儿不是天天有,犯不上另外雇人,只要有活儿都是王爱民亲自上手。

一人双职,这对于已经56岁的王爱民来说怎么着都是个负担。何时不再为情所累?王爱民说,“老关系老客户不需要我的时候。”(棋簿紫/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