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盛宴。无数运动员的毕生梦想就是希望能在这场盛宴上夺得一块金牌,借以展现国家正面形象,彰显自身人格魅力。因此,众多国家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为的就是能够多夺得一块金牌。但是,眼见中国奥运金牌越来越多,美国媒体又开始玩“双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奥运金牌无法体现国家文化实力”的文章。该文章认为:奥运会对整个社会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夺得奖牌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美国人这话有点自相矛盾,奥运会本质上就是一场比赛,运动员艰苦训练十数年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夺得奖牌,然后站在领奖台的最高处。因为奖牌带来的荣誉是至高无上的,没有一个奥运选手愿意做别人领奖时的“观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他国家谈“公平竞争”还有点可信度,若是你美国讲,这无疑是个笑话。以往美国为了谋得更多金牌,不惜让运动员大量服用兴奋剂,所以美国的成绩才会那么好。东京奥运会因疫情原因一再延期,美国人因而错过了最佳服药时期,成绩一下子就滑了下来,中国却长期稳定在第一名的位置。截止到发文前,中国拥有32枚金牌,美国拥有27枚金牌,双方的差距达到了5枚。要知道在历届奥运会中(北京奥运会除外)美国金牌总数几乎都是第一。美国媒体现在之所以这么说,明显是眼红中国,内心不爽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认为,美国的软实力不需要用奖牌的数量来体现。文章以美国体操名将拜尔斯因“精神健康”问题退赛为例讲:若以奖牌数量作为衡量软实力的标准,拜尔斯的决定明显影响到了美国的国际声誉。若排除这个衡量标准,拜尔斯可以自由选择退赛,这无疑展现了美国的“自由民主”精神。文章还提到了美国2020年“黑人的命用也是命”反种族主义示威运动,认为这场运动有利于美国国家利益。理由是这场运动影响了全球的抗议活动,公开了分歧,开启了国际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愧是美国,好话都让你说了。拜尔斯的退赛是因为某些“不可抗力”的原因。如果她能继续参加比赛,相信美国会毫不犹豫地丢掉“自由”选择“奖牌”。至于2020年的“黑命贵”运动摆明了是在抨击美国“白人至上理念”,激化美国内部矛盾。这都能让美媒说成有利于国家利益和国际社会,只能说美国人已经没有“脸皮”这个东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这篇文章不同的是,美国众多行为表现无疑不是在说”奖牌数量很重要“。就在这篇文章出来之前,美国全国公共电视台发表了一篇名为“奥运奖牌榜如何诠释这个世界”,该文章认为“奥运奖牌数量是一国实力的体现”。在进行国家间的排名时,国际奥委会、中国等都以金牌数量作为排名标准,只有美国选择以奖牌总数作为排名标准,因为这样的话美国就能凭借84枚奖牌位居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美国广播公司还玩起了“三局两胜“的游戏,即分别对中美两国的金、银、铜牌数量进行比较,这样美国就能赢得银铜牌的比赛。三局中美国赢了两局,所以美国是这次比赛的赢家。如果这些都不明显,那接下里的事绝对能让人的三观碎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金牌数量明显落后于美国时,《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奥运奖牌数量下滑,中国体育制度引人深思”的文章。但到2021年东京奥运会中国金牌数量明显高于美国时,《纽约时报》话锋一转发表了一篇名为“不惜一切代价:奥运背后的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看到没有,美国就是如此的双标。当你打不过他的时候,他就说你不行。一旦你超过他,他又说你“作弊”。美媒所做的这一切总结起来就一句话:美国必须是世界第一,如果不是,那么一定是其他人有问题。

不管美国说什么,中国走好自己的路就行了。当下的美国越来越不自信,或许在不远的将来,“美国第一”就只能在历史书里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