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周岁以后,就要进入幼儿园了,对于宝宝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人生旅程,可以说充满着各种未知的挑战。

宝宝将不再有那么长时间呆在家里,呆在父母亲人的身边,他需要独自去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很多陌生的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父母而言,面对宝宝新的人生阶段,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宝宝终于有的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忧的是第一次面对这么长时间的分离,心里总是有许多的担心:宝宝会不会害怕,会不会被欺负,会不会不适应陌生的环境而哭闹。其实,父母只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宝宝就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01

孩子会面临的挑战

1、复杂的人际关系

从相对简单的家庭关系进入到集体生活,宝宝需要面对十几二十个或者更多的伙伴,还有幼儿园的老师。和家庭关系比较,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这些是宝宝原来的主要关系网,而且宝宝处于这个关系网的绝对中心,被所有人宠爱。

但是,在幼儿园的同伴关系中,所有宝宝都是平等的位置,而且老师的教育方式和家长完全不同。所以,宝宝需要学会如何处理与众多小朋友的人际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幼儿园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家庭环境的大集体,行为规范和家庭有很大的不同,涉及的事务和家庭也有很大的区别,而且幼儿园会给予宝宝更多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担当。在这一全新的集体中,宝宝需要明确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彰显自己对于集体的贡献。

所以,需要宝宝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对于在家庭生活中养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有所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更高层次的学习能力

虽然,幼儿园主要以游戏教育为主要内容,但是,和常规的家庭教育活动相比,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比较丰富,并且更为规范,而且计划周密,这就需要宝宝面对更高层次学习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会为全体幼儿设定相对统一的主题活动和学习任务,宝宝需要遵循安排,而不是完全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搞特殊化,所以,在学习活动中,宝宝需要在不同的任务中提高自己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入园前的准备

1、克服分离焦虑

孩子一直在家庭环境中生活,每天面对的都是父母和家人,面对的环境主要也是家庭环境,他们对于这些环境已经非常熟悉,而且身边总是有亲人陪伴。所以,当宝宝进入幼儿园的时候,需要较长时间和父母亲人分离,产生分离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对于父母特别依恋的宝宝,这种焦虑情绪会变得尤为明显,宝宝缺乏安全感,感到无所适从。

所以,父母在宝宝入园前一段时间,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创造一些分离的机会,先从短时间开始尝试,然后逐渐延长时间和增加次数,让宝宝逐渐适应。而在宝宝进入幼儿园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孩子保证,放学后妈妈就会来接你,你就又能和妈妈在一起了,给予孩子强烈的心理暗示,以安抚他的情绪,让他减轻分离带来的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提高新环境适应能力

幼儿园的陌生环境,可能会让宝宝感到不适应。所以,在宝宝入园前,父母就要给宝宝适应不同新环境的机会。首先可以经常带着孩子去外面走动,让孩子的活动范围不局限于家庭、小区或者周边,如果时间和经济能力允许,可以增加郊游和短途旅游的机会,让孩子能够见识到各种不同的环境,增加在新环境中生活的能力,也能让宝宝开阔眼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其次可以让孩子与不同人群接触交往,让孩子参与到不同的社交状态中,比如参加社区活动、朋友聚会等。当孩子把接触陌生人作为生活日常时,对于幼儿园里新的同伴、老师接受程度也能相应提高。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着宝宝定期去幼儿园参观和适应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锻炼自理能力

幼儿园的一项基本技能学习,就是孩子需要有一定的自理能力。自理能力强的宝宝,可以更好地完成老师提出的要求,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对于培养宝宝优秀的人格具有正面的积极意义

所以,对于基本的生活技能,父母一定要耐心地鼓励孩子去独立完成,包括独自吃饭、穿衣穿鞋、洗漱、上洗手间、整理个人物品等。对于宝宝而言,学习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和信心,要相信宝宝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鼓励孩子主动表达

在家庭生活中,宝宝是家庭的中心,家人的执行性十分明确,宝宝接受任务渠道相对单一。但是,在幼儿园中,老师基本都是以全体小朋友为目标导向提出问题提出要求,宝宝很可能会忽略这些指向性不明确的提问。

所以,需要提前进行相应的训练,让宝宝在课堂上能够集中注意力,对老师的提问有积极的回应,因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需要锻炼宝宝主动表达需求的能力,主动向老师提要求,以使得自己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让其享受在幼儿园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

宝宝进入幼儿园,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每个宝宝都会面临各种问题,只要父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为宝宝顺利入园创造条件,幼儿园的生活一定会成为宝宝最喜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