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2021年了,“LGBT+群体”已然不是一个不可触及的禁区话题,大部分人不会再对着少数性特殊的群体进行肆意和无知的嘲笑与针对,新一代年轻人们绝大部分都对这一少数群体进行着声援。

这是当下青年们对于自己所认为的“平等与爱”的价值选择,他们选择支援和保护这些就因为和普通人有些“不一样”就要被针对的人们,即使可能他们并不相识,但是他们却有着共同的信仰。

所以在这批青年成长起来,成为舆论环境里的主流声音之后,整个世界对性少数群体的偏见减少,而接纳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将自己隐藏起来的性少数者们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性少数者们则在包容的环境下更好地发展,同性恋情侣可以坦荡地在街上亲密无间,跨性别者可以听从自己的内心,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这是包容环境下的美好,但是在排斥环境下,性少数群体又是如何生存或是抗争的呢?在二十世纪左右那个舆论还将性少数群体视作“怪物”、“异类”的时代,他们会如何自救?

我想张克莎应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不一样的女孩

张克莎于1962年在大连出生,他很幸运地出生于一个高干部队家庭,这个家庭里包容和坚强的品德也让小小的张克莎耳濡目染,这为他以后抵抗所有反对声音,坚持自己的道路有很重要的影响。

除了对张克莎的性格培养以外,家庭也给了他一个发现自己心理性别的机会。

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有五个哥哥,一个姐姐,作为最小的孩子,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同时,在当时经济水平和生产水平皆低的情况下,他的衣服常常是兄姐们穿剩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时那么多的衣服里,作为一个男孩,他发现自己偏爱姐姐的衣服,但是年龄小的时候这种偏爱,只是被大人们当作是孩子的不懂事,并没有往心里去,这种放松也让张克莎从小就熟悉起了女孩的东西,所以长大以后,他更加不能割舍了。

终于,张克莎一天天长大,但是喜欢女孩的东西的个性却不曾改变,家人们开始隐隐地担心,但是可能还是出于宠爱或者包容的心理并没有加以过多的干涉。

但是家人们能包容,不代表其他人也可以,张克莎因为自己身为男孩子,但是穿着打扮却和女孩没两样而被学校的同学排挤,被老师质疑精神问题。

过多的困扰让张克莎不得不休学,而家人们即使也觉得张克莎这样不太正常,却也还是接纳了他,也没有因此强制张克莎去做自己不想要的改变。

张克莎在家人的爱和保护下,继续着自己的“不一样”,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女孩,只不过是一个有点不一样的女孩罢了。

变性后的悲喜

张克莎虽然可以自由地像女孩一样穿着打扮,但是他却还觉得不足够,所以在看到报纸上有关“变性人”的报道后,他毅然决然走上了“变性”的道路。

当时中国医疗水平较低,而且对于这种改变人的性别的手术,人们心中多多少少都会有抗拒的心理,所以在寻找合适医院的路上,张克莎吃尽了苦头。

时间一点点过去,张克莎不得不一边在玩具厂工作以养活自己一边寻找机会。

正如俗语所言“自助者天助”,张克莎在一篇北京教授的专业论文里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篇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他自己的身体以及心理特征十分接近,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不一样原来早在医学界里已经有了学名——性身份识别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让他激动万分,原来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不一样,原来世界上已经有了许多关于调整身体性别和心理性别的方法,原来他真的可以实现梦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女孩。

于是他和这位教授进行了联系,终于在两人共同的努力下,张克莎成功进行了变性手术。

手术成功那年是1983年,张克莎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变性人。

终于有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张克莎心里的快乐或许是许多生理和心理性别天生一致的人们所想象不到的。

但是与快乐同行的,还有更多的质疑与打击。

“第一个变性人”的头衔在当时可以说是异常吸引关注,张克莎本来就不算平静的生活变得更加受人打扰。

在他改变工作,成为一名珠宝柜姐后,因为好奇来观赏他的大有人在,许多闲人赖在柜台,像在动物园逗猴子那样,挑逗他做一些动作,对他说一些下三滥的恶俗话语。

在喧嚣中寻得平静

周围对他的议论和骚扰让张克莎产生了离开这个环境的坚定想法,为了自己能够更正常更平静地生活,他联系上了在玩具厂认识的一名香港富商,富商对变成了女性的他知之甚少,但是两人在接触中逐渐擦出爱意。

最后,张克莎如愿和富商结婚,并跟随他去了香港,远离了自己曾经喧嚣的生活环境。

平静之下,丈夫一直没有发现自己的妻子其实是一个变性人,生活一直十分幸福和美满。

在丈夫和母亲都去世后,张克莎来到长沙,而此时的舆论环境已经大大改善,他为了纪念自己的经历写了《女人梦》一书出版。

小结:

前人的苦难是今人学习的借鉴,或者勇敢地坚持下去的依据。无论如何,现在这个对“LGBT+”群体宽容的环境除了离不开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外,也离不开像张克莎这样勇敢做自己,用自己的身躯去破除他人偏见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