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从去年上一年级开始,老师跟我反应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学习习惯不太好,例如拿笔姿势不正确、坐姿不端正等,纠正了很多次也改不过来。

很多家长朋友也有类似的苦恼,总觉得孩子小时候挺好的呀,也没觉得有啥坏习惯,这怎么上学了,才发现好多坏习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坏习惯改起来还特别困难,父母苦口婆心,孩子漫不经心,甚至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

就我家来说,为了孩子拿笔姿势不对,我每天晚上都要提醒他无数遍,可是过不了几分钟,娃就又变成之前那种错误姿势了。儿子哭着说,“妈妈,我都已经习惯这样写字了啊!”

到底是哪里错了呢?

直到前段时间我从陈鹤琴教授的书里读到这么两句话,才感觉豁然开朗,原来是这么回事!

第一句话:“小孩子开始学习的时候,做父母的要格外留心以免错误。”

无论什么事情,如果第一次做得很好,那么第二次就容易也做得很好。反之,第一次规矩没立对,第二次第三次照样犯错误。

例如小孩子第一次拿笔写字或者画画时,我们就认真教给他正确地拿笔姿势,那么他后面第二次第三次也是正确姿势。如果刚开始就是随意让孩子拿笔自由发挥,那么后面就不要怪孩子为啥是错误的姿势。

再比如,孩子第一次坐在书桌前,就要求他直起腰抬起头,那么下次他即使未必那么标准,但是挺胸抬头的趋势总比弯腰驼背来的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想我儿子小时候,拿笔姿势就是没有注意,当时想着上学了老师一教就改过来了,没想到根本不是这样,因为错误的拿笔姿势已经根深蒂固了,所以很难纠正。

陈鹤琴教授在书中讲了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位琴师出了一张招生广告,“未学过琴的,收费一元。已经学过的收费两元。”

有人不解,学过琴的已经懂得一点,教起来要比没学过的容易呀!你这为啥学费反而还贵呢?

琴师说,没有学过琴的,无非一点不会罢了,没有什么病根(指不好的习惯),可是已经学过的,不但不会弹琴,而且还染了坏习惯,我现在要教好他,得先把他的坏习惯去掉再教,这不是比没学过的要多一重困难吗?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孩子第一次学得好就好,第一次学得不好就不好,等到学得不好时,后面我们即使要去教他好,也很不容易,恐怕得多花时间、精力等。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小孩子开始学习的时候,就要灌输好习惯、好思想。

第二句话:培养好习惯时不要有例外。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培养习惯的时候,不要有例外的举动。例如,我们在培养宝宝不奶睡的习惯,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都做得很好,宝宝安安稳稳一觉睡到天亮。

可是有一天娃生病了不舒服,晚上哼哼唧唧的,妈妈心想,喂他吃会儿奶吧,安慰安慰娃。殊不知,这样就会导致夜间不吃夜奶的好习惯出现了例外,后面娃可能就会继续要求奶睡了。

所以,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时候,不要有例外,即使孩子已经养成了好习惯,最好也不要出现与习惯冲突的事情。

例如,我们家每天晚上睡前半小时是亲子共读时光,一直坚持的不错。可是有一天外出回家很晚了,就没有读书,这就属于好习惯被例外间断了,后面几天晚上可能也就不读了。

这其实跟女人减肥一个道理。坚持一个星期每天跳绳,可是今天有事间断了,后面可能就“得过且过”了,好习惯一旦例外放纵一次,就很容易间断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犯过这两方面的错误呢?孩子没有养成好习惯,谁的责任更大呢?我现在是后悔知道得太晚了,自己以前怎么就没想到这两点呢?

好在有句话道“做一件事,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再就是现在。”不管孩子多大,只要我们现在能够意识到问题,从今天开始改变家庭教育的方法,都不算太晚,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