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中的处处都围绕着数字。数字早已经不是课本上的数学题,而是关乎着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对于很多的数字信息,我们可能只是看一眼,甚至现在的验证码输入法可以帮你自动填上,那么这些信息垃圾会让我们的数字储存越来越少吗?储存空间最后会耗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互联网没有边际,数字也没有

到目前为止,随着存储数据的增加,储存系统容量的优化和提高,单单是地球上的人口并不会耗尽数字储存空间。早些年还不是云盘时代,很多人都想把一些记忆留下来,但因为存储工具价格太贵,最终还是选择了舍弃。但从现在这个情况看,存储成本越来越不是问题了。像百度网盘的内存已经是几千个G,磁盘、终端设备、云盘永远都不会被填满。

一个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包含着几十万台服务器,在这个看不到的存储空间里,可以储存人类有史以来第三大文字收藏,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的维基百科所有数据。互联网的边际有没有边际,这看你如何去定义。

所有事物都有一个瓶颈——将无限的资源变为有限。互联网的瓶颈需要用户来打破,举个例子,百度百科提供了一个平台,而百科里的内容需要网上的贡献者来提供和补充。一方面需要贡献者的帮助,另一方面也有广告商的入驻,现代互联网包含了很多诱导我们使用更多储存空间的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储存成本低存储方式越来越多

关于信息储存,从古至今就有很多的选择,最初的石头、绳子到纸的发明。用纸存储文字、数据、图像都非常容易,存量小体积大,价格便宜,只要保存好就是永久的。缺点是纸质信息传送慢,检索也不方便。就像我们在图书馆找一本书不借助电脑查询功能是很难找到的。

从纸到胶卷、u盘的跨越也是巨大,这类存储介质存储密度大,查询方便,私密性好,唯一的缺点是价格太高了,一些零碎的信息存储起来成本太高,并且阅读时要有专门的接口设备,并不是很方便。现代存储介质已经从物体转变为“云”,看不见摸不着,存取速度快,可以存取的数据量大,但它的缺点也暴露无遗——没有隐私性。

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从“数据和数字社会”转变为被资本主义抓住的大数据时代。在这种新颖的时代下,每个人的互联网隐私暴露于太阳下,资本家们让用户存储更多的数据,以便于从中获取利益,而用户根本察觉不到。如果资本主义以一种无限的方式生存下去,我们的生活就会被数字独裁。

大自然提供了未来存储趋势的方案

正所谓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很多东西的发明灵感和原理都是来自于自然界的万物。在自然界中DNA是生命的基石,用DNA形式存储大量信息。现如今一些研究人员和生物方面的专家正在对此进行研究,尝试将图像、音乐、文字这样的数据通过DNA碱基对——由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和胸腺嘧啶(T)4种碱基组成——编码成合成聚合物。DNA在这方面的存储密度远大于现在的电子设备。试着相信在不久将来,把人类所需要记录的数据装入DNA内,体积只要一个微波炉那么大,驱动中心的能量也很小,但却可以保存上千年。在隐私方面可以有效地抵御黑客的攻击,以强大的安全性克服重重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

那人类如何确保自己死后的数字遗产不会在未来消失呢?我们死后谁会看到我的邮箱,我的照片?科技的日新月异会不会更迭我们现有的储存方式?

越来越多的问题接踵而至,无论在未来选择什么储存方式,还是会被新的方式代替掉。80年代的软盘,在今天这个数字世界里早已消失了。而它的消失对我们造成什么损失了呢?显然没有。除非那些科技巨头掌控的风向标开始转变,从不断创新转变为如何管理用户的数字遗产。不然只能是用户自己的力量去维护时代的产物,最后还是要随着科技的脚步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