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近代,乃至于现代的文学家,我们无妨再升格一下——大文豪,笔者在此要问一下:大家最喜爱、最敬重的是谁?大家要注意了,笔者在些说的是最喜爱、最敬重的,不是说只喜爱或者只敬重。

不瞒大家,不管大家心中有何评判的标准,但在本人心目中,我敬重鲁迅先生,无论是他的人品、思想,还是他的文笔,都是我最喜爱的。#再读鲁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一个文化斗士的气节,是中国几千年来文人的品质,它是属于民族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一位慈父的心声,是人性的写真,在那个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里,崇尚的是“慈母严父”,疼子若此,何人能及!

我们(大约应该说是80后之前)从小中学、甚至小学就读鲁迅先生的文章,那时,从教育的角度,大约是学思想,了解历史及当时的国情了;但从一个学子学习的角度,则是要学习他的文笔、手法。当然,我们更多的、了解到的是他的人品,这个是要到了我们真正懂事、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或者说是要到了真正读懂他的文章的时候了。之前,也只能如先生在文章中说过的“人生识字糊涂始”了,所了解到的,也只能是老师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要读懂鲁迅先生也并非什么难事,当然也是相当费解的。这个主要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毕竟那不是一个“大鸣大放”的时代,揭露社会和影射时局还是要含蓄一点了,这是做为一个“斗士 ”的自我保护意识,也难怪有人说鲁迅的文章“晦涩难懂”,曾经一度有在课本中“去鲁迅化”的倾向,当然这事最终无果,原因在于无论是从文坛的高度,还是历史的地位,先生都是无法取代的,至于现在的语文课本中还有多少鲁迅的文章,这个本人就不知道了。

那么,如何才能够了解到一个全面的鲁迅呢?这个问题是有答案的,那就是知识面的拓宽,要多读鲁迅的文章、有关鲁迅的文章、书籍。我们从课本中了解到的鲁迅只是他的一半,体会到的只有他先进的思想、辛辣的笔锋和细微而形象的描写,对于人性,却看不到一个全面的鲁迅。

鲁迅先生其实是一个生活非常“全面”的人,对于人性无所不及。生活上先生“好吃”、“汹酒”,非常豁达、乐观,也是很会体贴人的;性格上他率直、任性,有时看起来很是天真,酷似一个“老顽童”。这些都是课本上永远也读不到的了,在此笔者仅举一二例,有心者可自己去多了解。

鲁迅先生在上海时,住在一个会馆的小偏院里,书桌前有一扇方格糊纸的窗子,先生平时写文章时,总喜欢开着窗子,这就难免有时会看到一些不讲究、不雅观场景了。有时候,先生在窗前小憩,会看到有人溜到楼下墙角去小便。这事要换了别人,早挡住眼睛叫非礼了,可他呢?

先生的做法可就有些太淘了,也不知当时年纪几何,竟然干起了小孩子的勾当。他直接用橡皮筋和纸团做成弹弓, 看到有人尿尿时,就瞄准发射,准准地弹在那人脱光的屁股上。大家想象一下,那个随地小便的人当时被击中的情景,还有先生的表情了。

先生较起真来来猪都是不放过的。在厦门大学的时候,有次鲁迅先生趴在草坪上,对着相思树开始思念远在天边的妻子。不料,却有头猪当着他的面在啃相思树,先生可生气了,撸起袖子就和那头猪展开了一场决斗,结果当然还是猪逃跑成功,自己生闷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大家还不知道吧,鲁迅本来就是个起名鬼才,给人起“绰号”这这事他也干,看了真让人哭笑不得。

他在北大讲课时,叫留着学生头的川岛教授“一撮毛”,每次见到都喊他 "一撮毛哥哥”;他称爱哭的女生“四条”, 原因是眼泪鼻涕一起流,,总共四条;住北京时,他的邻居是一对姐妹花, 一个属猪,一个属牛,他就叫人家“野猪"和“野牛”;

他和日本朋友吴一斋约饭,吴一斋拿出一块火腿让仆人蒸一下,可仆人会错意,将火腿切片煮了一锅汤,差点把吴一斋气晕过去,从此鲁迅就叫他"火腿”了……

鲁迅先生这种生活中的小事实在的太多了,看完只想来非常痛快地说一句:鲁迅,你真是个小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