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凭什么是五常之一?

印度凭什么能买到装备?

法国躲在角落里委屈的可要哭了。

没错,论贡献他的确不如五常当中的其他4个国家,可是…………

第2次世界大战的法国尴尬处境

大家可不要小瞧法国,法国在第2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一个称号,这个称号是什么呢?我们给它加粗加黑一下,世界最强陆军

接下来这一小段我可以简单但是并不幽默地告诉大家,法国最强陆军是如何在三个月内完蛋,而且是彻底完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39年的时候,德国征服了波兰,这个时候德国的野心愈发膨胀,在德国心目当中:波兰都打下来了,欧洲可不就是我的了吗?英法两个国家乖乖地向我靠拢,这事也就完了,但是没有想到英法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直接拒绝了。

既然谈判不行,那就只能打了。但是此时的德国也有着自己的忧虑,如果德国和英法两个国家开战,苏联会不会背后捅刀子?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苏德开始有了小动作,而当希特勒决定派遣部队和法国正面硬刚的时候,德军内部又有一种声音,如果德国敢进攻法国,德国一定会灭亡,为什么?因为法国的陆军实在是太强悍了。

这其中拥有这种声音最为强烈的就是勃劳希契等人。

而希特勒对此观点明确表明:现在我命令你们必须无条件地遵从,遵从我的主张。为了能够有效地进攻法国,希特勒制定了两部分战役,分别是黄色作战和红色作战,黄色作战是攻打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个国家,同时顺带着攻打法国的北部,而红色作战是直接攻击法国本土。

在希特勒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促之下,德国陆军司令部终于制作出来了对法国作战的完整计划。在后期这一部分变化计划又有着多方向的改变,咱就不多讲了,毕竟战争本身就是实时的,而法国为了正面硬怼德国,也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比如在1939年9月份的时候,法国已经部署了98个师,但是在这98个师当中有28个是后备或者要塞师,同时也准备了2500辆坦克对抗德军的43个师。

按理来说双方已经部署完毕,马上就可以开始打了,在此之前我们要看一下法国诡异的一种姿态,几乎可以说从最开始的战争到战争结束,法国从上到下几乎是一种消极的态势,为什么呢?

因为法国的心态已经变了,在第1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法国有巨大的损失,而这一部分损失让法国民众更偏向于和平,所以在那个年代里面,不管是任何一个人想要成为长官或者去做竞选,只要是以和平论调为主的大多数都能够获得选民的青睐,在这种情况之下指望着法国还有战斗意识,那实在是难为人家了。

此外被法国人吹上天的一个方案叫做马其诺防线,在法国人看来只要有了马其诺防线,那么就不需要和德国人硬刚了,大家发现没有?即便到这个时候,法国依然是以防御为主的,在法国人的心目当中通过马其诺防线来防御德国,而不是说通过马奇诺防线而进攻德国。

以防守为主的法国,还有着自己的小九九,那是通过修建马其诺防线,逼迫德军绕入荷兰,、比利时来进攻法国,这样的话,德军不可能直接进入法军的法国的腹地,同时还能够拉上几个垫背的。

于是一场正面硬刚的战争就变成了一场消耗战,只要消耗德军的时间够长,消耗德军的兵力够多,消耗德军的生产总值够多,那么这场战争的天平可能就会慢慢的向法国这边靠拢。

当然了,法国也不可能直接把荷兰、比利时两个小兄弟给推出去,毕竟这两个国家直接正面和德军做对抗那基本不可能,所以法国又决定将军队开进比利时同时去抵御德军,但是这点直接被比利时拒绝了。

为什么呢?因为比利时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此时的比利时,迫切地希望通过中立的方式来避免受到战争的侵害,你们打你们的,我什么事都不管。

但是比利时可以不领情,法国却必须做好防御,但是没有想到在做好防御之后法国面临着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是部队都对上前线了,后面基本没有部队了。第2个问题是一旦德军来个迂回包抄,那法军不就是完了?

怕什么来什么,德军还真来了个包抄!于是当德军进攻到法国巴黎的时候,才发现巴黎压根就没设防呀,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德国占领了法国,而在法国也直接对外表示:好的,我们投降了,我们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如果事情就到此告一段落的话,那么法国也就不能够成为五常之一了。

戴高乐出来站队

在法国国内一大堆人都在那嘟嘟囔囔的开始投降的时候,有一个人站着出来,他明确表示我们不投降,我们要利用一切可能组织的以及争取一切可能够组织的人或者事情来反抗德国,这个人物是谁,答案就是戴高乐。

可以说戴高乐在这个时候的这一次战队非常聪明,如果此时戴高乐不站队的话,那么法国就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了,即便后期的时候英国也好,美国也好有意帮衬着法国一把,也都帮不上去,为什么?因为法国从最开始就败了,而且败的一点闪光点都没有,现在法国的闪光点来了,它就是戴高乐。

戴高乐及法国做出来的部分贡献

第一点,法国大量的殖民地。

大家要明白,虽然法国对德国投降了,但是法国除了法国之外还有大量的殖民地,在那个年代里面,法国的殖民地可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除了部分极端的殖民地,或者实在是迫于无奈的殖民地投降了德国之外,绝大多数的殖民地并没有投降德国。

恰恰相反,他们在为第2次世界大战非轴心国家之外的国家进行大额度输血,对于第2次世界大战也是有大贡献的。

第二点,自由法国军队的独立性被受到承认。

大约是在1940年左右的时候,戴高乐通过一系列的骚操作最终实现了一个目的,这个目的是什么呢?是让法国有了属于自己的自由法国军队,一旦自由法国军队被承认,那就意味着自由法国的政权独立性以及合法性获得了承认。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戴高乐举起了反对德国的旗帜,也就意味着法国举起了反对德国的旗帜,尽管此时有两个法国,一个是投降的法国,一个是戴高乐统领下的法国,但是戴高乐此时的所作所为依然对于第2次世界大战有着积极的贡献作用。

英美苏三方势力的权衡

大家都知道,在第2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英国,美国,苏联就已经商量着怎么去瓜分世界这块大蛋糕了,按照当时这三个国家的相关条约和规定来看,谁能够成为常任理事国,并且拥有常任理事国的一个席位,自然而然的对于自己国家以及自己国家所辐射范围内的其他国家,必然会拥有更高的话语权。

这其中四个国家自然无法忽视:

第1个是美国,毕竟最开始的时候,美国虽然站在一旁看周边国家的热闹,也没有忘记使劲捞钱,对外也提供了一部分武器装备,而且在第2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对于日本、对于德国也都进行了强力度的打击。

第2个国家就是苏联,苏联自不必多说,第2次世界大战的最大战场就在苏联。

第3个国家是中国,中国在第2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所做出来的贡献也是绝对不能够忽视的。

那除了这三个国家之外,英国自然而然地也需要参与其中,毕竟英国的陆军虽然在第2次世界大战当中的作用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样强大,但是英国的海军和空军也是和德国做了一个比拼,在拼刺的过程当中极大的遏制住了德国的对外蔓延。

而最开始拟定相关条约的时候根本没有法国,但是后期的时候又因为某些政治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力量的再平衡以及为了维护欧洲部分国家的话语权和发言权,英国开始支持法国重返国际舞台并担当重要角色。

而当时美国又为了抗衡英国,不得已对法国也抛出了橄榄枝,在多方势力之下,法国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常任理事国之一,并且拥有了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伴随着联合国宪章的正式生效,世界格局也进行了再一次的分配,如果只说法国捡了个漏,其实也是不太公平的。但是相对于其他的世界4常而言,法国的确是捡了一个漏,而且这个漏捡得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