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Lady格蕾丝

原创文章,请勿转载!道德上自我约束才是最高级的自律,还有不要忘记那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

据供职于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的祝勇博士称,故宫收藏的古物多达186万多件(套),他曾开玩笑地说,一个人每天看5件,全部看完需要1000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已接近全国文物总量的50%,而且超过90%是珍贵文物,如《平复帖》、《富春山居图》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国宝级书画作品。

今天,笔者另辟蹊径,给大家介绍4件故宫中的古代“日常生活用品”,请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它们各自的精彩之处必能令你大饱眼福。

金色篇

东汉·铜力士骑兽博山炉

规格:通高23.9厘米,宽10.1厘米,重1.4千克

从战国时代开始,青铜制品就已不只是祭祀仪式上的庄重道具,而是逐渐与日常生活相挂钩,而青铜制品的造型也随之变得婀娜与灵动。

到了两汉时代,青铜器继续向日常生活器皿发展,而博山炉就是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博山炉本身就是艺术品,也是关于山的雕塑,所谓“博山”是对仙山的统称。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馆藏中,有一件制造于东汉前期的“铜力士骑兽博山炉”。

铜力士骑兽博山炉

炉炳的造型独具匠心,一个力士跪骑在伏地的神兽背上,左手按住神兽,右手托举整个炉体。经过专业的仪器分析和大量资料对比后,专家们发现力士的造型比例,完全符合雕塑解剖学原理且比例与真人无异,可谓是雕塑中的“黄金比例”。

其炉盖雕镂成山峦形,立于顶峰的朱雀富有生机,山峰间有孔,当熏香点燃后,烟从空中冒出,如同山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

由此可见,博山炉是一种精密到极致的日常生活器具,展示了汉代的工艺技巧与艺术成就,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的贵族对物质生活的高度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宫藏品·鎏金博山炉

青色篇

北宋·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规格:口径18厘米,底径17.8厘米,高12.9厘米

如果说,唐三彩可以代表大唐热烈、奔放的性格;那么,汝窑瓷器无疑最能代表北宋内敛、温婉的气质。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着一件宋代“汝窑天青釉弦纹樽”,让我们在千年之后,得见“帝王中的文艺男”宋徽宗最爱的颜色。

这件汝窑天青釉弦纹樽,虽是仿汉代铜樽造型,但它不像青铜器那样,以张牙舞爪的装饰纹样吸引眼球,而是以瓷釉作为美化器物的介质,造型简洁脱俗,色泽淡雅而又胎质细腻。

釉面上分布着细密的裂纹,术语叫“开片”,俗称蟹爪纹或冰裂纹,这是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同而在焙烧后冷却时形成的裂纹。汝窑瓷器在烧成后,这样的开裂还会继续,这使汝窑瓷器一直处于细小的变化中,似乎器物也有生命,可以老出皱纹。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金代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赵秉文写下《汝瓷酒樽》,其中有一句“秘色创尊形”,“秘色”便是指汝窑之色,还有一句“巧琢晴岚古”,“晴岚”二字指的就是天青色。

汝窑位列宋代五大官窑之首,堪称当之无愧的“宋瓷之冠”,而宋代那种低调的奢华气质,在汝窑瓷器上得到了最真切的表达。

汝窑存在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十年,因宋徽宗而起,但随着北宋的灭亡而消失,汝窑瓷器的烧造方式和釉料的配比也因此成谜。汝窑瓷器目前存世之物非常少,全世界有70件左右,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属于温酒器具,同时也可用于文房笔洗,亦用于陈设器和礼器。除此之外,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汝窑制品还有盘、碗、洗、瓶、盆等,大多是日常生活用品。

故宫藏品·汝窑天青釉莲花温碗

红色篇

明代·剔红梅花纹笔筒

规格:高14.3厘米,口径11.3厘米

故宫博物院中有17707件漆器藏品,几乎找不出哪件漆器上面没有花卉与植物的图案。

在这些藏品中,有一件诞生于明代中期的“剔红梅花纹笔筒”,依托于梅花造型之美,有点有线,可密可疏,既有造型感,又有节奏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剔红梅花纹笔筒

漆器是将漆树液体提炼成色漆,髹涂在器物胎骨上雕制而成的,自新石器时代起源,发展至宋元,已至炉火纯青之境,一般要在器物上涂几十层漆,然后再在上面雕刻人物楼台花草。

至明代,漆器工艺之精密更加令人叹为观止,有的漆器上,髹漆层次甚至多达百层。肥厚的漆层,如丰饶的泥土,让草木繁花之美得以充分释放。

这件剔红梅花纹笔筒放在木色苍然的案上,抬眼即见一抹嫣红,令人想起“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也不由得感叹,天然木质与傲骨红梅的组合果真是天衣无缝的绝配,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智慧与灵气。

故宫藏品·剔红双层牡丹纹圆盘

黄色篇

清代·明黄色绸绣葡萄夹氅衣

尺寸:身长137厘米,两袖通长123厘米,袖口宽28厘米,下摆宽116厘米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曾说:“清代统治者制定的服饰制度之庞杂、条律之琐细在中国历史服饰史上无出其右。”

清朝的帝后服装,有礼服、吉服、常服等各种分类,应用于不同场合,写在《大清会典》里,礼序森严,一丝不苟。

皇后和后妃的服装,其实并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清王朝,因此穿什么、怎么穿,并不是个人能够决定的。

氅衣则是例外,它是便服的一种。可以说,氅衣是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王朝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后宫里应酬来往时都穿这种氅衣,只要不僭越最起码的规则,同时也合乎顺应时节这项不成文的规定,就可以随心所欲。

清宫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从后妃、公主、福晋下至七品命妇,在穿用便服时,倘若在服饰上织绣花卉和植物,必须是应季的。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明黄色绸绣葡萄夹氅衣”,它是晚清皇后春季便装。

明黄色绸绣葡萄夹氅衣

这件氅衣上,绿色素仿丝绸里,缀着铜镀金錾花扣一枚、铜镀金錾双喜字币式扣四枚。明黄色素绸面上,以戗针、套针、平针、缠针等多种传统针法,绣出折枝葡萄纹,代表多子(籽)多福之意。图案大方疏朗,葡萄写实逼真,枝蔓线条委婉流畅,显示皇家御用服装的大气端庄。

清朝是一个缺少“文化自信”的王朝,历代统治者对汉文化都有强烈的认同感,但当年曾有大臣劝说清太宗皇太极放弃本民族服饰,效仿汉族服饰制度,却遭到了皇太极的明确拒绝。

皇太极组织诸大臣学习《大金世宗本纪》,从金朝的兴亡中汲取历史教训,告诫王公大臣们,祖宗衣冠不能改,同时也令他们意识到满族衣冠对大清王朝的重要性。

氅衣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女式外衣,直身、衣肥袖宽而高高挽起,有点像清朝入关前形成的挽袖衬衣,却比衬衣更考究。同时,氅衣多为圆领、右衽,而右衽是汉服始终保留的特点,也是汉族的象征符号之一。

可以说,氅衣是在权力的缝隙里生长出来的个性之花,同时兼具满族服饰与汉族服饰的特色。

慈禧身穿氅衣

写在最后

已有600多年悠久历史的故宫在古代是皇权的象征,同时这里也是明清两代帝王与他们的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

通过对以上几件文物的介绍,不难发现皇室之家的奢华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即使是香炉、笔筒这样的日常生活用品,每一件在现如今看来,都是有历史、有文化、有底蕴的。

由此可见,“故宫”这两个字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政治意义上的故宫,二是文化意义上的故宫。

一座紫禁城,半部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