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熟的人的奖赏只可能来自他的内心、他的付出之中。”——周国平

马少骅曾说,“奥斯卡我早拿了,我自己给自己颁发的”。这个41岁才出道的老戏骨,因为神似孙中山,成为孙中山的特型演员,后来他又将另一位伟人演活了,真实还原让伟人的后代感动落泪。

如今的马少骅再也不需要什么奖项的认可,他就是大众心中的好演员。

怀才不遇,险些转行

马少骅出生在京剧世家,七岁进艺校学京剧。十几岁时,他开始在贵州省军区宣传队里演话剧,受了很好的熏陶,从宣传队出来,他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

比起其他考生,他的年龄稍微大了点。那一年,上海考试现场,清一色的俊男靓女。最后,却是形象并不十分突出的马少骅,夺去了所有老师的目光,以第一名考入。

他被公认为演戏的好料,虽然不够高大帅气,但这丝毫无碍于他的优秀。表演毕业大戏《物理学家》那天,好多老艺术家都去了,有人惊奇地指着他问:“这孩子咋演得这么好?”

走出学校,光彩不再。他回到了贫乏的贵州,人生一度黯淡,甚至去放映厅卖票,直到参演《黄兴》,他才被武汉人艺看中,引入武汉。

可武汉也还是太小,在这方小小的天空里,他无法振翅翔,那是无比漫长的10年,他一度想过转行。

饰演孙中山,他“呕心沥血”

马少骅是个给点机会就能灿烂的演员。2002年,他进了《走向共和》剧组,出演孙中山。

对这个演员,导演觉得无可挑剔,可他却有很多想法,于是天天去导演那儿堵门,戏疯子的称号由此传出,最后导演看到他都怕了。

从外形上看,马少骅最贴近孙中山,这是公认的。但是在拍摄过程中,为了追求外形更加完美,马少骅没少受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9年,他在电视剧《辛亥革命》中第6次出演孙中山。孙是该剧的灵魂,嘴上不离“革命”,还不能把观众看跑,因此他用心很深。光书就看了五六十本。

5个月里7次生病,打吊针打得血管都硬了,整夜失眠,第二天接着干。这是他最深情的一次付出,导演说他“呕心沥血”。

令人惊喜的是,在孙中山之后,马少骅再次将另一位伟人演活了,展现出了自己优秀演员的实力。

他演活了另一位伟人

在决心拍《历史转折—》之前,留给马少骅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挑战很大——

“我天天看他的各种书面、影像资料,天天脑袋里装的都是他,还要把我的家人都赶出房间。我说你们赶快离开我到别处去,我得把我自己封闭起来,让我整个人都进入他,不管是形体还是精神状态,都必须进入,我才能拽住他,贴着他,把我自己融进去。”

除了闭门揣摩,还要登门拜访。马少骅曾多次上邓家拜访,翻阅旧照片,与邓家子女聊老爷子不为人知的故事、在家里的状态、生活习惯动作、笑容、表情……

“老爷子是个伟丈夫”

其实,从外形上来看,马少骅与剧中角色并不相似,那为什么他还能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呢?

在他看来,关键在于,要抓住伟人的气势:

我觉得老爷子是伟丈夫,尽管个子不高,但他内心那种男人气是很厉害的。

老爷子七十来岁复出,还去担当这么大的事,当时肯定是豁出去了!拼了!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他很‘大',用现在的话说,纯爷们!

为什么我拍完了戏还一直在琢磨他呢,我觉得做男人就得做这样的,在家里他从不和谁大声讲话——有本事外面见哪!我特别敬佩。

但是他对儿童的那种喜爱,我给他设计了一个镜头,让他抱着一个玩具娃娃坐在小凳子上,就跟很多小区里的老头儿一样——把他的单纯,他的童真,跟他的男子气,跟他非比寻常一针见血的洞察力糅在一块儿,这个人物就有魅力了,就伟大了。

伟大不是干巴巴的,伟大是跟魅力、跟生动糅在一起的。这就是我对人物的理解。

事实证明,马少骅的角色塑造非常成功,电视剧播出后,邓家子女为此感动落泪,他们心目中的老爷子就是这样的。

“我演戏是为了理想”

人到中年,马少骅越来越醇厚,就像一盏清茶,淡而弥香。在足够热闹的圈子里,他坚守着自己,一点不觉寂寞。

他说,“演员要有情怀,一定要活在这个理想里头。绝不演下三流的作品,要用好作品影响大家,这是普世的情怀。”

人到中年,在走过无数的桥,看过无数的云,经历过无数的人生后,他仍在坚持,在守望,在满怀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