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光历史就有5000年。在这5000年里,涌现了许多英雄豪杰文人墨客,他们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精神和文学瑰宝。但是由于所处的时代和制度不同,在这些古籍中也有许多观点和现代人的观点有所出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学学历史那会,我们历史老师就常说,不管是学历史还是学古文,都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意思就是让我们学习古人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就要摒弃。所以教育部在编辑教科书的时候,就会进行有目的的节选,只留下对学生教育起正面引导的句子,对于那些有负面情绪的都会删减。

《卖油翁》是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所作,我们小时候一定都学过这篇课文,这篇文章讲的就是一个陈尧咨的人他的射箭技术超群,而陈尧咨也一直为他的射箭技术感到自豪,有一天一个卖油的老翁路过射箭场,老翁一边看着他射箭一边点头。陈尧咨看他久久不离开便问卖油翁:“你觉得我的射箭技法如何,是不是很厉害”谁知卖油翁却说:“一般吧,就是练得多了熟练了而已”。陈尧咨听了以后很生气,觉得老翁是在嘲讽他的射技,老翁看陈尧咨不服,便拿出一枚铜钱盖在一个葫芦上,然后将油注入葫芦中,最后葫芦注满了油,但铜钱却一点没有湿。这就是《卖油翁》的故事了。而在历史上也确有陈尧咨这么个人,陈家不仅是城里数一数二的有钱人,陈尧咨从小文韬武略一点也没落下,尤其他的射技在当时也十分有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阳修在文章的最后一句写到:“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但后来这句话却从课本删掉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最后这两句话中一共包含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庖丁解牛,一个是轮扁斫轮,这两个典故都出自于道家的经典作品《庄子》,我们小时候也都有学过,其中的道理和《卖油翁》中讲述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说到底无非是四个字“熟能生巧”,庖丁解牛后来也被世人用来比作反复实践某事之后就能得到客观规律,这样再做这件事的时候就会觉得得心应手。

同时这三个典故都告诉我们,不要一味的相信,要敢于质疑,有的东西你看到的不一定就是对的。就像我们小时候一因为老师的知识比我们丰富,所以我们总是一味的相信老师的知识老师的所做所为都是对的,但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思想上的禁锢,老师也不是十全十美,数学老师也经常算错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短短的一句话包含了许多大道理,但却被删了,最后给出的解释是:会对学生产生误导。老师们认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一种叛逆期,思想思维都不成熟,想法都很极端,如果直接告诉他们这个道理恐怕会让他们误以为学习不重要,甚至有的专家认为这句话里涉及到了天赋和努力的关系,书中对于天赋和努力的描述很模糊,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来说,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可能还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所以为了避免误会就把最后一句话删掉了。

在《庄子》中有许多的话,都意在告诉人们要多实践不要死读书,这句话在当时看来是很实用也很有道理的一句话,到了现在也一样不过环境不一样了,小孩子的思想也不同,比方说,《庄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他的前半句的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前半句看很有道理,看到这句话人们就会不自觉地想要追求知识,但是他的后半句的意思确是人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是没有用的。这句话就和我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大相径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老师就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这句话却刚好相反,告诉人们不要追求知识。其实庄子的意思是即便你有再多的知识但你不能消化,不能掌握,那你知道的再多也是没用的。对于小孩子来说后面的半句话过于模糊,模棱两可的话对于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并没有什么好处,所以人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般只说前半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术业有专攻,如果让陈尧咨往葫芦里通过钱眼注油也一时做不到!同样,卖油翁也射不好箭,故事旨在说明所谓神技其实并不神秘,只是经常练习,熟能生巧而已!有许多人认为专家有些过于解读了,孩子怎么理解还要看老师怎样去解释,有的网友认为大人竭尽全力把美好的东西勾画给孩子,告诉这个世界多美好,多和谐。可孩子一旦长大,就会发现现实社会并不是像上学时老师告诉我们的那么美好。这样悬殊的心理落差是也是造成很多年轻人长大后抑郁的原因,这样的做法根本就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