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建立了第1个封建王朝之后,华夏就开始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国生涯,而在封建王朝当中,皇帝几乎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法律的权力要远远小于皇帝,人们也称其为天子,也有俗话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权力之大可见一斑。

皇帝们的自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有别于普通人,建造起皇帝至高无上的形象,皇帝在生活用度以及用词都会跟普通人有所区别,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任皇帝,而他的自称也比较多,一般比较喜欢自称寡人,说起这个寡人,也是很有历史渊源,春秋时期各国的诸侯都开始争夺天下,但是大家要文绉绉的去争夺,而不能太暴力,受当时环境影响,所有人都要塑造出一个亲贤臣、远小人、谅万民的形象,于是寡人自称油然而生。

寡人的意思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孤寡之人,而是代表着德行不足,也就是说,自称寡人就代表自认是个人品不够好的人,但大家可别被这个解释给迷惑到了,事实上这是一种自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表现,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人们认为德行是没有上限的,也就是你永远都有提升空间,诸侯皇帝们自称寡人,就是亲民的自谦,但他们的德行依然可以比所有人更高,因为德行无上限,比我高的可能只有神仙了。

说起来,秦始皇不仅自称过寡人,中国历史上最被皇帝们广泛使用的一个字“朕”,也是秦始皇发明的,在位数年后,可能是因为已经统一了6国,秦始皇慢慢抛弃了寡人这个称呼,转而开始自称朕,朕这个词早在商周的甲骨文中就有记载,并且说朕就代表着自称是我,当时商周时期的朕还是一个普通的词,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到了秦始皇时代,这个词就已经变成了皇帝专属,且传承了千百年都是皇帝专用名词。

宋朝皇帝为何跟“朕”过不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乎任何一个朝代,朕都是皇帝的自称,然而当时间来到了宋朝时,皇帝们就再也不这么叫了,宋朝的皇帝们为什么会跟朕这个字过不去呢?这个事情呢,首先就是跟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有一定关系,赵匡胤是一个很伟大的人,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象,一定程度上团结了中原东南的力量,但是他的上位方式很司马懿,本来他也只是一个军队中的大将军,后周世宗柴荣对他非常信任,病重时还给了他很大的兵权与官职,然后,他就叛变了,并且成功反杀了昔日的老大,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王朝宋朝,这件事情也一直是赵匡胤心中的一个顽疾,虽然得位,但自己得位不正,所以他可能觉得,自称朕是比较别扭的,毕竟以前自己顶头上司柴荣经常自称朕,现在换自己了,总有点不适应,而且很多的同事还是当年跟自己一起在柴荣手下当过官的,自己在他们的面前称朕就更尴尬了,于是一合计,赵匡胤就自称官家了。

官家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当时南朝与北朝的皇帝都有用官家来自称过,因为有一句古语叫做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皇帝是继承了三皇跟五帝的存在,然后取官与家,皇帝便也可以自称为官家。

官家的适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官家与朕都是皇帝自称,但仔细一琢磨,还是能发现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基本上只有南北朝跟宋朝的皇帝会自称官家,而这两个时代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祖国没有完全统一,他们根本就算不上是天下的主人,不知,所以或许在古代人看来,没有一统天下的话,是没有资格自称朕的,官家是一个更加委婉的帝王尊称,不会让自己自大显得尴尬,也能保全住帝王的尊严。

其实在宋朝之外的其它正统朝代里,官家也曾经出现过,但皇帝们没用官家,反而是民间开始对官家这个词感兴趣,望文生义,官家本身这两个字显得很柔软,渐渐成为了人们对官僚的统称,可以来称呼某一个当官的,也可以直接用它来称呼好整个朝廷,,因为官家这个词的柔软度,人们会用更加平等的眼光来看待朝廷,双方的关系进一步被拉近,昔日君臣的陌生疏离感消散,转而取代的是朋友、亲人之意。

宋朝时代的官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官家之所以会出现亲近感,也很好理解,官家官家,天下一家,你我也都是家人,亲切感自然就拉满了。

官家给人的亲切感还来源于宋朝时期,宋朝是以武立国,以文治国,所谓的以武治国就是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兵变之后他就担心武将权力太大会威胁到皇帝,然后基本上在整个宋朝这个朝代里,都严格的执行着限制武权扩张文权的政策,重文轻武在整个宋朝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一个非常温柔的朝代。

而且宋朝为了发展繁荣以文治国的政策,还制定了天子不杀士大夫,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规矩。毕竟读书人在古代是比较难得的,一个有学问的士大夫更是稀有,宋朝对士大夫的保护力度极大,一定程度上繁荣了宋朝的经济,让宋朝成为了有史以来经济最好的朝代之一,还有一个大家可能不知道的事情就是,唐朝与明朝是大一统朝代,但他们统治下的国家人口最高没有超过9,000万,宋朝却能以更小的地盘养活更多人,大宋的子民数量峰值突破了1.2亿人。

虽然文官治国能繁荣经济,但对士大夫的过度保护,也导致了皇帝的权力严重受限,官家们很多事情都得看士大夫的脸色,而且在士大夫们做错了事情甚至大逆不道的时候,皇帝真的想要去惩罚他并不难,但如果想要杀他头那真的是比登天还难,除非可能是做了什么惹起众怒,比如说投敌叛国之类的事情可以被杀头之外,其他正常情况下士大夫的性命都是高枕无忧的,于是,宋朝也被很多人称为是读书人最畅所欲言的封建王朝,甚至可以比拟大唐盛世的自由开放。

宋朝为什么没能做到统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宋朝其实并不弱,经济实力与国家实力都非常的繁荣,为什么却没有做到统一全境呢?这一点跟宋朝的建国之初制定的基本政策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宋朝皇帝们也没有那种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他们没有那种勇武的精神面貌,不仅仅是重文轻武这些事情导致的,更重要的是宋朝并不是赵匡胤他自己打下来的江山,而是窃取的江山。

任何一个自己白手起家,然后打下来的江山帝国,继承者们同样会不断地去开疆拓土,以告慰先祖之亡灵,而赵匡胤本身就属于窃国类,后人们内心其实没有这种打天下的想法,也不敢有这种想法,所以宋朝其实开局就输了,不是因为重文轻武什么的,这些都只是后续导致宋朝军队不行的一些借口,关键还是没有进取心,赵氏家族龟缩于窃取的东南半壁江山,已经是觉得祖先恩赐,不敢再多有所得。

虽然在龟缩战略的执行当中,宋朝的经济文化繁荣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毕竟乱世还是武力为王,你不打别人,别人会来打你,你不加强军事,别人会发展军力,此消彼长之下自然就凉了,就好像是宋朝与辽金都逆流行驶在同一条大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