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0年了。”帮观众按好电梯键,影院的工作人员瞄了眼上方滚动播放的电影海报,轻轻感叹。画面里是一群昂首向前、心怀救国理想的年轻人,在他们头顶上方,硕大的红色数字写着“1921”。

当时间减去一百年,他们正是当下80后、90后、00后的同龄人。25日,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征程起点的上海出品电影《1921》开启全国点映,不时有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来到影院,赶在第一时间欣赏这部影片。据猫眼专业版统计,截至6月25日22时34分,《1921》点映及预售票房突破三千万元。看着历史书上的符号变成了有血有肉的灵魂,不少年轻观众感觉如同上了一堂青春党课。

贴近年轻观众审美

《1921》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拍摄,黄建新、郑大圣执导,讲述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突破国际国内黑暗势力的追踪和阻挠,齐聚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百年,正青春”,无论是影片叙事、表演还是视听语言,都贴近当下的年轻观众,传递着当代的艺术气息。“这几年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特点是贴近青年观众的审美。”在北京工作的白领罗小帆一直关注电影《1921》的动态,影片点映开启后,立刻订了张附近影院的票。“《1921》讲述的建党历史我们都很熟悉,但影片的表达超乎我的想象。片子的完成度很高,虽然是宏大主题,切入点却很细腻,导演擅长讲述群像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1》编剧之一余曦是85后,在他看来,要展现先辈“少年时”,最重要的还是还原当时年轻人由内而外的信念感。“我们希望还原当时年轻人的状态,他们经历了五四运动,真真切切看到了国破家亡的危机,他们的所见所闻激励了报国理想,在内心建立起信念感。希望观众能看到一个在电影叙事和主旋律类型上有新意的电影,也希望电影能把那种信念感传递给当下的年轻人。”

对于群像的描摹,是罗小帆印象最深的部分。余曦坦言,多线叙事和群像创作是《1921》的难点,为此,编剧团队在前期做了大量阅读积累,不管人物是主角还是配角,甚至只有一场戏,都要做详细的个人生平和历史事件研究,以及在戏剧性上的补充和扩展。

演员王仁君在《1921》中饰演毛泽东,看到影片里周也饰演的杨开慧中弹倒下,泪水滴落之前,画面里又出现了她穿着红衣送别心上人的场景,他禁不住泪流不止。“相信很多人会通过那一幕了解杨开慧,了解她的故事。”

生活化细节和情感打动人心

“最后的牺牲群像,让我想起了毛泽东17岁时写下的诗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在上海大剧院工作的金先生是80后,影片结束时,他和在场观众鼓起了掌。大银幕上闪过的每一段历史故事都耳熟能详,让他感觉如同上了一堂青春党课,更让他感到触动的,是影片在宏大叙事中富有生活细节的刻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杨开慧看烟花的戏份非常温馨,让我心中油然而生对革命事业的敬仰,和对当下和平年代的珍惜。”金先生很喜欢影片里那些看似不经意的闲笔,无论是李达、王会悟搬家时特地要带上的栀子花,还是在博文女校宿舍里几位一大代表的“围窗夜话”,都让电影透出了烟火气和人情味。正如导演黄建新一直在现场说的,画面不能“凉”,要有情感,要进入那些年轻知识分子激情饱满的心灵世界。这样,影片才能动人,人物才会有血有肉。

“这部影片的明星阵容强大,但我沉浸到了角色中,没有注意到演员是谁。”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张斌认为,《1921》充分发挥了和历史主角同龄的年轻演员表演,营造出了青春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尤为认可影片所塑造的一个年轻化、生活化的毛泽东,“通过这部电影,青年毛泽东的形象站起来了”。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印象最深的是片尾王会悟抱着婴儿的镜头,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就像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被轻轻地托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他们也和我一样戴着红领巾。”今年刚7岁的半半是跟着母亲王女士一起观看的点映场,尽管还无法完全理解故事情节,但她有着属于孩子的视角,“我在电影里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旗子飘扬在空中,最后,终于看到了我熟悉的五星红旗!”上海的街头升起鲜红的五星红旗,正是无数坚守信仰的革命者不断奋斗的结果。

“这不是嘉里中心后面的1920年毛泽东旧居吗?”陆女士是共产党员,学历史出身,《1921》对上世纪20年代上海城市风貌的考证和还原让她眼前一亮。尽管对片中的人与事大都熟稔,但她并没有因此失去观影乐趣。“它符合历史情境下的真实,但我依然会被细节和情感所打动。年轻革命者们之间的互动真实而可爱,也从侧面回答了为什么是上海,为什么是他们?透过众多眼神,我看到了一百年前的蓬勃朝气。”

电影《1921》点映持续至27日,将于7月1日正式公映,目前影片预售已全面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