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雕刻细腻、形象生动的蟠龙石雕,上面图片中的石碑上刻着“治隆唐宋”四个字,意思是功德成就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中国历史上谁这么厉害?

明朝的开国皇帝,这块碑的主人是明太祖朱元璋,题写这四个字的是康熙皇帝,很明显,这是“溢美之辞”,颂扬明太祖的。

隆唐宋碑名气很大,是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拜谒明孝陵时御笔书写的,并由当时的江宁织造郎中曹寅立碑,曹寅是谁可能没有几个人知道,不过他有个孙子就无人不知了,曹雪芹,《红楼梦》的作者,这位曹寅是曹雪芹的祖父。康熙皇帝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缓和满汉矛盾,加强大清王朝的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帝一生六下江南,五次拜谒明孝陵,而且还行了跪拜九叩大礼,此后几百年让明孝陵成了“明清第一皇陵”。这个“第一”还有几个原因,第一是规模,明孝陵在明清两朝二十多座皇陵中规模是“最大的之一”,有和孝陵差不多大的,但是没有比孝陵更大的;二是从明孝陵开始又延续了唐宋“依山为陵”的制度,就是在石山中横向开凿地宫,形成墓室,工程异常艰巨;第三就是重新开启了厚葬的风气,之前的宋代吸取唐代帝陵被盗的教训,一律薄葬(没有陪葬品)。明孝陵工程耗资大,根据探测陪葬品数量也很惊人,这一点从明清两朝已发掘或被盗的皇陵得到了证明。

明孝陵的建造用时25年,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至永乐三年(1405年)完工,这个工期在古代皇陵中倒不算长(汉武帝的茂陵用时近五十年),累计调用军工十万,占地面积超过170万平方米。我们今天参观明孝陵会发现,从大金门进入一直到主体建筑享殿,中间的神道很长,占了非常大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的皇陵除了最主要的地宫,地面建筑和皇帝生前居住的皇宫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明代之前的皇陵地面建筑基本没有能保存下来的。明孝陵地面的宫殿也是如此,大部分损毁,只留下了很多石柱础和宫殿的台基,但依然能看出来当年的奢华,所有的石材雕刻都相当精美。

明孝陵也是我国皇陵中为数不多的皇帝和皇后合葬陵,朱元璋的马皇后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后”,于洪武十五年去世,即公元1382年,那个时候孝陵才开工一年,还没有完工,不过马皇后也于九月被先葬入孝陵。马皇后的谥号是“孝慈高皇后”,洪武年间以孝治天下,因此这座陵寝被定名为“孝陵”。明太祖是十六年后的1398年才去世的,两人合葬地宫,上面的封土是直径达四百米的圆形大土丘,俗称“宝城”。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帝陵大部分都被盗墓者“光顾”过,明清两朝的皇陵大部分未能躲过,尤其是清代。不过明孝陵是个例外,根据考证,孝陵的地宫没有被盗掘过,不是没人来,而是来了没找到地宫入口。原来孝陵的建造者不走寻常路,墓道没有开在中轴线上,是偏的,所以古代的盗墓者都没能进入地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孝陵的地宫是直接开凿在石山中间的,除了从墓道进入,想从其它位置打盗洞进地宫不可能,即使用近现代的手段也有难度。另外一点就是明孝陵得到了明清历代皇帝的特殊保护,除了战乱,其它时间都有人看守。太平天国时期孝陵的地面建筑遭到了严重损毁,治隆唐宋碑就是那个时候断裂的,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碑身的裂缝。

这样看起来,明孝陵和唐代的乾陵有几点很“相似”:

一、都是依山为陵;二、都是帝后合葬陵;三、都没有被成功盗掘。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武则天虽然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但是在她死后,把江山又归还给了“李家”,传位于儿子相王李旦,她是以“李家媳妇”皇后的身份葬入乾陵的,乾陵历史上被盗无数次,更有几次是军队参与盗掘,却都失败而回,同样的原因,也是墓道口极为神秘,盗墓者始终未能找到墓室入口。

还有一点也是差不多的,就是乾陵的孝陵都有绵长的神道和规模宏大的“石像生”。孝陵的石像生共有十八对,文臣、武将、麒麟、骆驼、大象、马、猊、狮子等等,都是用整块巨石雕刻而成,威武霸气、庄严肃穆。明孝陵的主要建筑还有棂星门、金水桥、文武方门、内红门、宝顶等等。

此外就是从古至今的人们都最感兴趣的——宝葬,唐乾陵也好,明孝陵也罢,都有数量惊人的陪葬品,世人能否见到就只能看“缘分”了。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行者老张

【作者简介】:行者老张,摩旅爱好者,当代徐霞客,用脚步丈量地球,随时分享旅途见闻。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