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席卷全球,五十多国家6.9亿人填不饱肚子,但我国却几乎没有影响,今天我们就来捋捋我国高瞻远瞩的产业布局,主要从粮食的产量、进口和储备,乙醇汽油试点和肉类供应几个方面来分析。

我国的粮食产量是相当的大,我们全国一年要消耗掉5亿吨粮食,而早在19年我们产量就超6.6亿吨了,进口粮食基本维持在百分之二到四之间,换句话说就是我国对进口粮食的依赖比美、英、日都要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不久我们小区就整了个笑话出来,那段时间有相关报道说越南暂停对我国出口大米,我们小区有好多户人家就开始抢购大米,他们认为很快就没米吃了,抢了数百斤大米放家里,其实他们多虑了,越南那点米占比很小的,也就是百分之一而已,在19年进口我国的大米才48万吨,这点量对我们来说是无足轻重的。

关于粮食安全这块,我们一直在努力提高产量,近几年一直是产量远大于消耗,产粮大省黑龙江粮食就能养活16个黑龙江省,全国中除浙江、上海、北京外,其他的省份都能自给自足,而除了产量保障外,还有另外几重保障,它们是储粮、肉类供应链、乙醇汽油试点和袁老的高产杂交水稻。

2020年我们总储粮高达9.1亿吨,就算没有新粮增加我们也够吃两年,吃不完的粮存库好理解,那乙醇汽油试点和粮食又有何联系?把粮食主要是玉米发酵后酿成酒精后和汽油混合成乙醇汽油,外国的粮食公司利用这个噱头来把控粮价,在我国却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好项目,不但能够消化掉多余存不下的粮食,还得到了比传统汽油更清洁而又紧缺的燃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乙醇汽油试点早在17年就开始推广了,前几年粮食多就力度大,这几年玉米产量调控稍微减少,它可以调整市场,它对粮食市场就是一块大海绵,多吸少吐起到平衡调节作用。

那粮食方面怎么又关联上了肉类供应呢?肉类供应同样也是调节器,现在的中国是人人都能吃肉管饱的国家,2019年我国人均肉类消耗61.8千克,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3千克,而粮食猪肉的能量转化,一般是少吃一斤肉多耗10斤粮,换句话说就是我国人均多耗一斤肉就少吃140亿斤粮食。

而袁老的杂交水稻是我们另一个大法宝,说到袁隆平和杂交水稻我们都知道,但我们其实基本吃不到,因为杂交水稻是重产量不重味道,现在全国种植面积仅占比8.5%左右,所以目前它最主要的舞台不是在中国,而是全球那些严重缺粮的国家,它的最大优势就是立刻种就立刻有,一年可以收割3次甚至4次,能够很快被充粮源。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我国早就在多方面布局确保粮食安全,国家强大我们不缺粮,但也不能成为我们浪费粮食的理由和借口,全球严重缺粮的国家那可多了,活活饿死的人也不在少数,去过非洲的人就知道,有很多非洲的地方直接吃泥土做成的饼来充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处于水深火热那就是常态,我们的邻国印度,年人均消耗肉类只有4公斤,非洲和中东还有大量吃不饱贫困的人口,我们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正在尽力支援各个国家,但同时我们自己也要提倡光盘行动,它应该是我们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毕竟你得知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