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临死之前偷偷把贾诩叫到床边,忍着病痛对贾诩说:“文和,我时日不多了,但这立储之事我还没有决定,你觉得曹丕和曹植谁更适合做未来的君王啊?”谨慎的贾诩听完以后,心想这是个送命题啊,说谁不好都得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植和曹丕都各有各的特点,曹操早年有几个儿子,都各怀本领,长子曹昂武功高强,跟着曹操征战一方后死在战争里,小儿子曹冲,自小就聪明绝顶,我们都熟悉他的曹冲称象的典故,可惜天妒英才,曹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现在只剩曹植和曹丕两个人了,这两个也无论是做事风格还是什么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曹丕这个人城府比较深,攻于权术,和朝廷的官员们都交好,可是曹操偏偏喜欢另一个儿子曹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曹丕,曹植就比较浪漫,他从小熟读四书五经,他平时酷爱写诗,在文学方面颇有造诣,性情也很直率深得曹操喜爱。

曹植小的时候就展现出很高的文学天赋,有一次,曹操无意间看到了曹植写的诗大惊,这诗从各方面来看都不像,曹植这个年龄能写出来的,曹操怀疑这是曹植找人代写的,对此曹植却嗤之以鼻:“父王要是不信我可以考考我,写文章这么容易的事,我才不屑找人代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事之后曹操对曹植刮目相看,并把曹植当作自己未来的接班人培养,不管去哪里都带着曹植,为曹植扩充人脉。可是曹植呢,却对这件事毫不关心,他过于随性,以至于差点坏了大事,这让曹操也是为难不已。

而曹丕呢他虽然也很优秀,精通骑射也会作诗,可是比起武功他比不过他大哥,比起写诗他又不如曹植,要凭天赋,他又不如曹冲,可以说在一众兄弟里面,曹丕平凡得多,可是曹丕这个人有一个优点是众多兄弟都比不过的,他的人缘很好,平时也深受曹操手下的爱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曹操始终放不下曹植这个儿子,为了让曹植能表现一下,曹操提拔了曹植为中郎将,结果有一次交战,曹植喝多了酒,以至于曹仁差点没从关羽手里回来。曹操也因为这个事觉得曹植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于是彻底对曹植失望。

但是曹操心里还是有曹植的,他对曹植的喜爱远超过曹丕,不然他也不会叫贾诩来商量这件事,贾诩也明白曹植在曹操心里的位置,但是和曹植相比起来,城府颇深的曹丕更适合做未来的君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诩心里盘算着迟迟不肯说话,曹操见他不说话,心里很着急,于是又问了贾诩:“你觉得他俩谁更合适。”

贾诩想了一下回答:“臣刚刚想到了袁绍和刘表的事所以走神了”。贾诩说完以后,曹操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他忽然觉得豁然开朗,是啊,没有人比曹操更了解袁绍和刘表的事了。于是放弃了立曹植为储君的想法,改立了曹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证明,曹操的决定并没有错,曹丕虽在许多方面但都不出众,但他却是他所有儿子里最适合做储君的人,曹丕在治国方面的天赋也远高于曹植,曹植虽然才高八斗,但是却不适合做君王,他随性洒脱的性格更适合做一个文学大家,现在曹丕和曹植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好在贾诩对曹操的点拨,不然大魏的未来要是放在曹植手里可就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件事里,贾诩的表现可是亮眼,他明白曹操内心在纠结什么,他也没有直接说曹植不是那块料,也没有在曹操的面前夸曹丕,而是用了借喻的方式,让曹操自己打开了心结这一操作也真是高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曹操身边有贾诩这样一个人才真是如虎添翼,贾诩此人不仅谋略高,在情商方面也是杠杠的,在他劝曹操那段就能看出来,此人工于心计,对于别人的想法了如指掌,所谓知己知彼,也正是因为贾诩的这种智慧让他在这乱世里得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