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在古代,五月被认为是“毒月”“恶月”。

从节气上讲,五月初五后,进入夏至时节,天气越来越热,雨水渐渐增多,瘴气会有显现,像蛇、蝎、蜈蚣、蟾蜍等“五毒”都出来活动。

所以这一天人们用系五彩绳、插艾草、插菖蒲的方式,来辟邪纳福、驱赶瘟疫毒虫。

频上热搜的蜱虫

葛先生是一位钓鱼爱好者,最近一次他在野外钓鱼回家后,出现发热、浑身乏力的症状。本以为是感冒,可后来出现咳血便血现象,因症状危机被送到ICU抢救。

经医生诊断,董先生是蜱虫咬伤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无独有偶,2岁大的孩子,周末去山里姥爷家玩,在草地里撒欢,发现后,被姥爷叫出来后,姥爷虽然仔细检查了孩子身体,但忽略了对孩子头部的检查。

回家后没多久就出现瘙痒、发烧等症状,经医院诊断,孩子是被蜱虫咬伤,幸亏治疗及时,否则会危机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蜱虫叮咬还上了热搜,仔细检索,有很多蜱虫叮咬的事件,严重的甚至因此失去生命。

蜱虫不仅针对人类,而且也会攻击宠物狗、家畜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国家卫生部早在2010年就发布了蜱虫病新防治方案。由此看见蜱虫虽小,但危害很大的,可好多人对蜱虫知之甚少,下面让我们先认识一下蜱虫。

蜱虫长什么样?

蜱,也称牛虱、俗称草爬子,体型很小,幼虫只有1-2mm,大概绿豆那么大,以吸血为生。它主要在春秋季之间活动,每年的4-10月蜱虫咬伤的高发期。

蜱虫多见于山区、丘陵和沼泽地区,生活在草地、农田、森林等野外环境。都市中除植被茂盛的大型公园外,一般城市社区内极少有蜱类生存。但近年来,由于宠物、野外环境带入等原因,部分小区也发现蜱虫入侵的踪迹。

蜱虫的危害?

根据国家防疫部门公布资料显示,蜱虫可以携带传播83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一般来说,蜱虫喜欢叮咬人或动物皮肤比较薄、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如颈部、耳后、腋下、大腿根部等部位。

蜱虫携带多种病毒,而当蜱虫钻进身体后,饱血后可胀大几十倍,甚至100多倍。

蜱虫的活动范围不大,一般为数十米,但蜱的嗅觉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二氧化碳很敏感,当与宿主相距15米时即可感知,一旦接触到宿主即攀登而上。所以我们到远郊公园游玩、假日出行、户外探险时,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避免被蜱虫叮咬。

如何预防被蜱虫叮咬?

如果到户外活动、探险,在林地、草原环境时,涂上驱蚊药液,尽量要穿长袖衣,扎紧腰带、袖口、裤腿,颈部系上丝巾。避免长时间在草地、树林这些蜱虫主要栖息地停留坐卧。

外出归来后,及时洗澡换衣服,仔细检查身上有无被蜱虫叮咬的痕迹。重点检查头皮、腋窝、脚踝等位置。

如果携带猫狗等,也要检查一下宠物的情况,蜱虫最喜欢在动物耳朵后面和肚皮上吸血,尽量避免宠物被蜱虫寄生后,再传染给人情况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长期处于丛林环境,建议打森林脑炎疫苗

蜱虫叮咬虽然危害很大,但发病率只有10%,被蜱虫叮咬不必恐慌,一般通过2-3周的治疗就可治愈。下面分享一下被蜱虫叮咬后的处理方法。

被蜱虫叮咬后,如何处理?

如果你发现皮肤表面有痣一样凸起的黑点,周围稍微有点红,甚至皮下有蠕动。有肿胀、瘙痒、疼痛的体感,那很有可能是被蜱虫咬了,需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

首先考虑用酒精、松节油、旱烟油、液体石蜡、甘油等,涂在蜱虫头部,或者用点蚊香的方式将蜱虫麻醉或逼出;

如果方法不奏效,可用镊子等工具夹住蜱虫的口器部位,缓缓用力垂直拔出整个虫体,用消毒液消毒伤口,并及时到附近医院就医。

如确定被蜱虫叮咬,切记不可用捏、拽、用火或者其它东西刺激它。由于蜱虫的口器会刺入皮肤,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将口器留在皮肤内,进而起发炎甚至感染。

被其他毒物咬后,怎么办?

夏季户外活动,不仅蜱虫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还有几种常见生物危害性也很高,大家平时也要注意。

海 蜇

明 星都注重保养和个人安全。 酷爱极限运动的演员陈学冬,最近在潜水时,还是发生了被海蜇蜇伤的情况。

被蜇伤后临床表现为皮肤呈红色、褐色或紫色,有刺痛、瘙痒、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乏力、关节痛等。严重者引起过敏性休克,甚?死亡。

应对方法

先用柔软织物沿一个方向擦拭伤口,清除吸附在皮肤上的毒液和海蜇触须;之后用海水、白醋等冲伤口;最后涂抹碱性溶液(明矾水或肥皂水),简单处理后及时去医院就医。

毛毛虫

毛毛虫体表有毒毛,被蛰后,皮肤会出现刺痛烧灼感,皮肤表面变得红肿,甚至化脓溃烂,严重者还会引起荨麻疹等全身不良反应。

应对方法

被蛰后,立即用胶布或透明胶带反复沾去皮疹处毒毛,清除后及时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若未缓解,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隐翅虫

通常隐翅虫爬到皮肤表面没有事,但若它被拍打或压碎,体内毒素沾到皮肤,会引起皮炎、条状或片状水肿性红斑。

应对方法

若发现隐翅虫爬在皮肤上,切勿拍打,应用嘴吹走,或用手指弹的方法驱赶;如被咬,可服用抗组胺药,外敷解毒捺剂或外用糖皮质激素。

蜈 蚣

这类毒虫毒性较强,毒素进入人体后,会引起剧烈疼痛、瘙痒,严重可引起神经系统病变或溶血等,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应对方法

一旦被蜇伤,应立即用用绳子、止血带等在伤口近心脏端扎紧,不要挤压伤口。再用负压方法吸出毒液,用肥皂水、苏打水等碱性液体冲洗,并尽快到医院治疗。

夏天毒虫活跃,多学习一些预防蚊虫叮咬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对喜欢户外出行的朋友,关爱他人,更要保护自己,有备无患。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