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次外出时,听到两个孩子聊天,他们在抱怨自己的父母爱唠叨的问题。

一个孩子说:“我妈真的太唠叨了,他其实什么都好只不过唠叨的时候我就头疼,而且还一直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有时候一讲能讲一个多小时,来来回回也就那几句话。"

另外一个孩子说:“我妈妈也是,每一次我回到家她就开始唠叨说个没完没了,就像一把机关枪在连发,有时候都能赶上唐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个孩子的讨论让我哭笑不得,爱唠叨的确是很多家长的通病,根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80%以上的孩子都认为自己的父母太唠叨,受不了。

唠叨的家长,表现在哪里?

唠叨型的父母可以分为这几种:

第一种,是习惯批评型的家长。他们特别喜欢唠叨孩子,就感觉一天不唠叨他们就不舒服,所以他们把唠叨挂在嘴边。

特别害怕孩子不上进不优秀,还害怕孩子犯错误,不管孩子在学校表现的怎么样,他们总是能找到批评孩子的事情。

第二种,是关心呵护型的家长。对于这种父母来说,他们无时无刻不为孩子着想,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

亲力亲为在寒冷的冬天会给孩子准备好热姜汤,下雨时会给孩子送伞,给孩子做好吃的食物,放学会按时接孩子。

第三种,是催促型的家长。他们的口头禅通常是,“快快快”。每天都催促的孩子做各种事情。

赶紧写作业,赶紧睡觉,赶紧洗澡,不要磨磨唧唧,一定要在10分钟之内吃完早餐!

第四种,家长是发泄型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期待很高,但是,由于平时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或者家庭问题,他们的情绪容易影响孩子。

这类家长,经常会因为孩子没有考好而大发雷霆,唠唠叨叨,让孩子觉得自己特别不争气。

其实这类家长,表面上是在唠叨孩子,实际上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把孩子当成了出气筒。

家长越来越唠叨,背后原因是什么?

很多父母,会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会把自己曾经没有完成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自己不能实现的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这样简单的思想会给孩子增加很大的压力,孩子如果可以实现这些理想父母我们会很开心,那么就会皆大欢喜。

可是孩子如果没有达到父母的期待,没有按照父母预期的计划行事,那么父母就会对孩子加强监督,进行强化教育,所以家长的唠叨就会越来越多。

很多时候性格软弱或者紧张的家长,他们会变得更加唠叨。

这些家长的唠叨是因为不放心孩子,不相信孩子的表现,才会一次次的强调。

就像有的人出门的时候经常会想着自己的门有没有关好,有时候还会特地回去看一看门有没有锁好。

这种现象就像软弱或者紧张型的家长一样,他们不相信孩子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所以才会和孩子不停唠叨重复事情的重点。

父母不要太唠叨,会引起反作用!

如果父母对孩子喋喋不休,唠唠叨叨,很很有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出现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认识的事物越来越多,孩子会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看法,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但是父母和孩子的代沟就此显现出来,有的家长会用老观点,老问题去看待一些事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孩子身上,不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有时候教养方式的不同会让孩子养成任性叛逆,贪图享乐目中无人的心理,他们都是因为父母的溺爱才造成这些问题。

这样的孩子不听话是常事,这时家长的教育经常起不到任何效果,但是又找不到别的好方法,所以就会觉得孩子不听话。

如果一次不听两次不听,那么就说十次,他们觉得只要自己说的次数越多,孩子总会有一次听话的。

心理学家坦亚·沙特朗的研究证明,如果孩子房间卫生状况很差,父母就会唠叨不停,孩子就会反其道而行之,甚至想把自己的房间搞得越来越乱。

所以父母不要太唠叨,多尊重孩子的看法,多和孩子沟通,家庭关系就会变得更和谐。

父母如何才能做到不唠叨?

人们常说好话不要说两遍,父母想要孩子把话听进去,不能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唠唠叨叨, 有可能这么做会让孩子厌烦。

父母可以尝试把唠叨变成提问,讲究说话的艺术,探究孩子的成长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

如果实在忍不住想唠叨时,尽量先忍一忍,改变一下教育方式,把唠叨变成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想要写作业时,但是他打开了电视机,想要看动画片。这时候父母不要唠叨太多,讲太多的大道理,因为这样做很有可能起不了什么作用。

父母这个时候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动画片里面的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你从中学会了什么?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激发孩子的大脑,更好的跟孩子交换意见,让孩子能把父母的话听进耳朵里。

我们要学习如何说话,做会说话的父母,做受孩子欢迎、尊重的家长。

【今日话题】为什么父母越唠叨孩子越叛逆?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