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霍邱,一位40岁父亲为教育叛逆儿子参加高考。

自己13岁的儿子痴迷玩手机不愿意学习,而他在管教的时候还被质疑没资格,并直接反问“你咋考不上大学?”

就是这句话刺激他立下誓言,参加高考,以此身教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父亲的做法,让我想起了电影《让子弹飞一会》里的小六,别人说他吃了两碗粉,最后他舍命证明自己只吃了一碗。

如果这孩子说:你咋当不上世界首富?难道这父亲也要花余生证明自己?

能被别人的言语轻易改变人生走向或决定的人,结局终极不会太好,因为太在乎别人的话,也就很容易被别人所左右而失去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到底要传什么、教什么?

无论是考试上学,还是学钢琴,这些都可以归结为智力方面的。

而言传身教的重点恰恰不是这些。

能够传或教的,一定是自身存在的东西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复制”在另一个身上。

所以言传身教的重点是道德品质、生活习惯和态度。

一个智者向孩子能够言传身教的是他获得智慧的方法,而不是智慧;一个富人向孩子能够言传身教的是他获得财富的方法,而不是金钱。

一个父亲能够向孩子言传身教的是他如何做人和做事。

如此言传身教,就不怕走了小六的路?

况且,孩子青春期叛逆,痴迷于手机不愿意学习,这句话掩盖了太多东西。

一是,孩子痴迷于手机仅仅是青春期才开始的吗?

二是,孩子本身学习好吗?

三是,孩子的学习态度如何?(态度好,但学习不行,这是方法有问题)

四是,不愿意学习一定是痴迷于手机导致的吗?

五是,父亲“言传身教”,参加高考,考上大学,这方法能改变以上孩子身上存在的情况吗?

所以,如果孩子说了一句“你行你上”,你就真的上,这不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