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的税收制度,基本介绍我就不回答了,其他网友回答得也都很全面。不过我倒是想向大家介绍一个中国古代的税收规律,在一些圈子里,经常被称作黄宗羲定律。黄宗羲这个人大家都耳熟能详,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生活在当时封建社会时期的一个开蒙思想家。他自称为明民,从来也不指望清朝能够如何善待自己。

在明清鼎革以后,自己隐居山林,著书立说,人们对于他的了解仅停留在他对于明朝的依恋和对清朝的痛恨,以及对时事无法按照自己预想发展的苦痛,明朝末年出现的各种无法控制的政治外交以及国内的经济混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出了一个真正的封建政府应该怎么做,应该如何做,应该做到什么程度?算得上是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一种启蒙思想,他也因此被称作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他的启蒙并不仅仅是在思想上,更在于他在传统中国社会发现了一条基本规律,这个规律并不仅仅是古代,就是现在和未来,只要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经济易出现结构性的问题,就必然会出现黄宗羲定律。

黄宗羲定律其实也很简单,很多人即便不知道这个定律的名字,也对所表现出来的国家税收问题有一定了解。那就是一个王朝在建立以后,最初都会轻徭薄赋,但是随着为了稳固统一和统治政权的稳定,以及整个社会的持续繁荣,官僚体系以及社会治理成本会被迫支出更多的国家财政。尤其是七十年为界。

一个国家前70年,基本上可以做到轻徭薄赋,税收优惠,但是第二个70年,税收就会持续增大。并不是这个王朝不想活了,而是为了要维持硕大的官僚集团,为了不影响整个国家既得利益阶层的正常开支和统治成本,税收就会一直增大。当然也并不是说封建王朝的内部没有经济精英。在第二个70年,也就是税收在持续增加的时候。王朝内部,立志于改革的人也会主导各种各样的改革和变法,而这个时候黄宗羲定律就凸显了出来。

对于中央政府来讲,确实知道繁重的徭役和税收,必定会影响自己的统治合法性,所以就会在适可而止的时候,下令减轻税收,减少苛捐杂税。但是这是以一种行政命令的方式去推动的,而不是这个王朝这个国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必要的一种改革。所以这种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现实很骨感,不论是中央政权还是地方政府,在此时此刻都是缺钱的,都是需要大量税收去填补财政亏空的,所以减税的财政政策只能推行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到了地方就完全消失,即便中央政权强有力的推动使其见了效果,那么在几年之后,地方也会以各种名义重新把这些税收的名目换一套班子再推出来。从而导致改革以后的税收比改革以前的税收还要重,而国家的财政税收就会以这种间歇性改革,间断行政强制命令,波浪式的抬高国家税收的征税标准以及民众的负担。

这个波浪如果与当时的社会很多重大问题合在一起的话,就有可能发生颠覆政权的危险。当然,恰巧这一年有了天灾,正巧处于波谷的位置,也就是当年恰巧有天灾,政权恰巧在这一年推出了减税政策,一定程度上会维护自己的统治,减少社会矛盾。

但是一旦有天灾或者是人祸又恰巧处于政权的波峰位置。政权在此时加税,这个加税可以不是刻意的,也可以不是主观的,但是是必须的。不管怎样,这都会导致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甚至爆发起义,很多政权也都是在此时此刻失去对整个国家的控制,进而造成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