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窄而湿滑的深山公路,崇山峻岭和湍急的雅鲁藏布江如影相随,“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奔腾之声在耳边呼啸,汽车穿绕过一层层雾、一座座山、一片片林,墨脱县城就在半山腰的一块平地若隐若现。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墨脱都被称为“秘境”。它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

春强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墨脱珞巴族人,大学毕业后申请重返墨脱。艰险的交通、恶劣的环境、落后的经济、未普及的法律……也许曾经彷徨、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但在法院系统一干就是18年,共产党员春强有着唯一的信念。

2300分之一

春强的皮肤不算黝黑,脸上也并没有“高原红”。他有点娃娃脸型,戴副眼镜,眉浓却不重,很有亲近感。从外表上看不出来他是少数民族。

珞巴族,是我国现在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只有2300人,他们大部分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西的高山峡谷地带。这里也是春强的家乡。

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平均海拔只有1200米,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最温和、雨量最充沛,也是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从天空俯瞰,墨脱形似莲花,被誉为“隐藏着的莲花”,言其道之险、路之远、景之美。

“那个时候家乡条件很苦,生产生活都得要自给自足,也有很多人受不了刀耕火种的日子,选择了离开。”为了改变,少年春强也带着父老乡亲的希望和嘱托,毅然走出大山,到外地求学。

2003年,从西藏民族学院法律系毕业后,他没有忘记当初建设家乡的理想,放弃了日喀则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向组织申请回到当时不通车、不通邮的墨脱,成为了墨脱县人民法院的一员。

墨脱地震、塌方、泥石流等经常发生,也随时会有蚊虫、蚂蟥、毒蛇出没,办案得靠双脚来回,春强到最远的乡镇办案来回要走8天。其实山上本没有路,都是靠脚踩出来的小路,险峻陡峭。但他不畏险苦,不怕困难,走遍了墨脱各乡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道路不通的偏远乡村驻村,一驻就是好几年。春强下乡时常帮助老乡干农活,与他们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对待农牧民老阿妈就像自己的亲妈妈一样,大家都很信赖这位法官。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并不太明白,法律到底是什么。

春强说,正是这样,才觉得自己肩头的责任更重。

靠双脚走出来的路

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墨脱还没通公路时,漫长的冬季大雪封山,墨脱就成了高原孤岛。6至9月才能徒步前往。

那是2004年,刚参加工作一年的春强与县卫生局医师向东一行前往下辖乡镇开展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向东便连夜赶往达木珠村。夜黑路险,路况难辨,向东突然摔下100多米的悬崖,不幸殉职。

春强至今都清楚地记得,那天是9月26日。“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向东是一名下乡专业户,全凭自己的双脚坚守在卫生事业一线,从无怨言。”春强告诉记者,从向东身上,他看到了老墨脱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牺牲和奉献的高贵品质,更加坚定了他服务基层,建设家乡的决心。

2005年5月,春强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他告诉自己,作为党员,更不能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不能辜负家乡人民的信任。

在墨脱,最难的是什么?

交通不便、闭塞,百姓法律意识淡薄,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怎么办?

靠双脚,走!

徒步下乡,这一走可能就是个把月,不光要背上国徽和办公设备,因为路途遥远艰险,随时可能露宿野外,还要背上干粮和炊具,20几斤是常有的事。裤脚要用绑带绕几圈系紧,是为了防止蚂蟥等虫类进入裤腿叮咬。

“最美的就是我们这边的老百姓,他们的心思很单纯。”春强没有说苦和累,只是告诉记者,除去交通难题,最难的还有因为百姓的单纯,法治观念淡薄,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发生纠纷时大多通过风俗习惯私下了结,所以办案难度很大。”

2007年,达木珞巴民族乡发生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借款人因法律意识淡薄,拒不还款,我和干警多次前往村里。”春强说,经过反复讲解法律、分析情况,借款人终于同意还款,但又以乡风民俗为由,坚持要把欠款归还给已经离开墨脱的中间人。

经过多次协调,春强终于找来了中间人,使得欠款通过他的手得以归还。

“这让我意识到,尊重民俗习惯、用诚信和耐心开展工作的重要性。”春强说,他深深感到在家乡普及法律知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春强不仅通晓汉语和藏语,还会说墨脱当地的门巴族语和珞巴族语,他在下乡时可以和百姓无障碍地沟通,耐心和他们讲解法律问题,普及法律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交通闭塞的日子终于过去。2013年,墨脱公路正式通车。国家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逐步在墨脱开展,然而随之也显现出了很多相关领域的纠纷,春强说,这需要不断提升法律素养来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自己不能停止学习。

18年间的变与不变

“我们到墨脱已经4天,都没有吃饭和住的地儿了。”2016年12月的一天,刚一上班,春强就在墨脱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看到了13名头发凌乱、精神憔悴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请求帮忙解决纠纷。

春强经过询问了解到,格某与林某之间存在承揽合同纠纷,格某应林某要求从日喀则找来13名工人。按照约定,13名工人本应从波密县进入墨脱县背崩乡。但4天过去了,因背崩乡地处边境,而工人们没有边防证,无法前往,身上没有钱,只能露宿街头。

工人们哭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一双双婆娑的泪眼望向春强。

春强见状,先安抚了工人们的情绪,拿了些吃的让他们吃顿饱饭。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情况,墨脱法院开通了绿色通道,决定不再将案件立案审理,增添诉讼负担,而是直接通过诉前调解处理。

春强通知林某到墨脱法院,将调解方案重点放在解决工人们的交通、住宿费上,最终以每人1800元的损失费用达成了协议。

工人们急着回家,要求林某当场兑现资金,可林某就是不肯当场履行,矛盾再次激化。春强与同事当即将林某与工人们分开到不同场所。林某这才说出难处:承包到工程不但没有开工挣钱,还倒贴2万余元,心存不甘,且自己也是外来人员,人生地不熟,身上所带现金已经用完。

又经过一番工作,林某最终同意从墨脱的朋友处借钱。几经波折,13名工人总算拿到了补偿款。

“我觉得我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春强说,“我们这里可能案子不大,标的额也不大,但每一个案子可能就影响着藏区法治进程的进步。”

走路下乡,爬山找人,风雪之间,日复一日,万水千山。当问起春强,你为什么扎根高原、扎根基层,春强回答,“为了这里的百姓”。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春强心中唯一的信念——守护好自己的家乡,守护好家乡的父老乡亲,守护好党和人民的事业。

18年前,墨脱没有公路,是春强们靠双腿走出了一条法治之路。

18年后,在党的百岁生日、西藏自治区和平解放70周年的历史时刻,春强们依然在路上。

曾经的“没有路”成为了现在的公路,人民法庭一个个设立起来了,智慧法院办公设备越来越先进,也有越来越多的百姓愿意相信春强和他口中的“法律”。春强说,最高兴的就是看到很多百姓开始学习法律,开始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这应该就是春强坚守的理由,他心里唯一的答案。

获得过全国最美基层法官、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在墨脱法院工作16年后,2019年春强被调入相邻的米林县人民法院,任该院党组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