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不求回报的,为了孩子愿意付出所有。如果说有的孩子内心缺爱,一定会有很多父母不同意。我们拼尽全力把最好的物质条件都给他,不愁吃,不愁穿,上最好的学校。甚至有的孩子如果提出非常难实现的要求,父母都愿意试试,这样怎么可能还缺爱,父母可能只考虑物质方面的需求,没有考虑过孩子精神世界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思想家曾说:要想确定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从家庭教育者那里得到的陪伴、关爱。给孩子很好的物质条件,说明父母对孩子的爱,同时很多家长也懂得给予孩子陪伴和关爱,两个方面都给了孩子爱,他们希望孩子将来是活泼开朗的。相反,那些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但父母很少陪伴的孩子,以下特征会非常明显。

内心“缺爱”的宝宝,身上会有这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家长要重视。

1、胆小、不爱交朋友

最好的教育之一就是父母的陪伴,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有情绪时慢慢开导他,做出对的事表扬他。孩子从这些陪伴中获得温暖和安全感,从而做一个自信、活泼开朗的人。

如果缺少陪伴的孩子经常自己做一些事情,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有情绪不能及时地释放出来,长此以往缺少安全感,性格胆小懦弱,不愿意和别人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外表倔强,内心脆弱

少了陪伴的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得不到家人的鼓励,平日的生活和学习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内心变得敏感脆弱,对外界极度缺乏安全感,用看似坚强的外表,来掩饰了内心的脆弱与不安,渐渐的变得自闭,不和外界接触,永远消极的看待事物。这样的孩子常常有一颗玻璃心。

3、在意他人的看法、刻意讨好他人

生活中很多孩子非常看重他人的感受,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内心缺失爱和安全感,希望身边能有人给予。害怕失去,低三下四的讨好,来维持一段友谊,这是心理缺爱的表现。一个内心充满爱的孩子是活泼、自信的。不会刻意讨好,也不会担心失去,反而会受别人的欢迎。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每天都在家。父母都会陪在身边,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这难道不是陪伴吗?可孩子的各种状态让人觉得他不开心,不自信,甚至有时会做出大人意想不到的事,让父母操碎心。陪伴不是给他吃饱穿暖,陪在身边就可以了,而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的清楚孩子需要的是什么。

父母怎样做高质量的陪伴?

1、多鼓励、多表扬,给孩子自信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多鼓励孩子,可以适当的帮助孩子。比如,当孩子在做一道难题的时候,不太想做下去,可以鼓励孩子坚持下去,如果成功解出来,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当孩子帮助了他人,这时也要对孩子善良的举动给予表扬。

正是因为有家人的鼓励,孩子才能更加自信,做事也会更加努力。鼓励和表扬建立于成长中的每个细节,孩子学习进步、善良的举动等具体的事情。而且需要正确的表扬和鼓励,才能给孩子自信,让孩子在学习方面更加的勤奋,生活中更加善良,乐于助人,孩子能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陪伴是父母双方应该共同参与的事情

父亲在孩子心目中是高大英雄的形象。父亲经常和孩子沟通、陪着孩子一起爬山、做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坚强、勇敢的性格。都说母亲温柔如水,母亲的陪伴,给了孩子关爱和温暖。让孩子心里能充分得到安全感和幸福感,所以他的内心是阳光开朗的,对于孩子的陪伴,父母缺一不可。

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父母精心的呵护和陪伴,家长要多花时间在孩子身上,这样有助于孩子性格的养成。

推荐这本《儿童情绪管理和性格培养绘本》,全书采用中英双语,一共分为10册,包括很多小故事,比如,《养成好习惯》、《好孩子懂礼貌》、《妈妈我能行》等等。同时涵盖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可能出想的各种性格方面的问题,比如,缺乏安全感、自卑、敏感等等。书中的小故事丰富有趣,通俗易懂,孩子通过阅读可以逐步完善自我,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同时也能提高情商。

总结: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不奢望有很好的物质条件。而是需要在孤独时有人陪伴、失败时有人加油鼓励、成功时可以得到肯定。这些只要父母的陪伴,他们就能得到。爱孩子,提供物质的同时,多陪伴关心孩子,让孩子内心充满爱和阳光。陪伴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