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温馨提示:本文约5800字,配图39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战后,西方学者在研究二战德国装甲部队的胜负经验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战争后期面对苏联和盟军利用T-34、M4“谢尔曼”这类高产战车建立的数量优势,德军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集中资源制造相对简单、易于量产的突击炮或坦克歼击车,而基于捷克38(t)坦克底盘设计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是诸多方案中性价比最佳的车型。这个结论正确与否姑且不论,但的确凸显了“追猎者”在战争后期德军装甲作战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作为捷克38(t)装甲车族中产量最多、战斗力最强、影响最大的车型,“追猎者”谱写了捷克造战车史册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篇章。

■苏军在拉脱维亚缴获的德军III号突击炮和“追猎者”歼击车,摄于1945年春季。

三突替补

至二战中期,德军在利用过时坦克底盘改装自行反坦克炮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最具代表性的车型就是捷克BMM公司生产的“貂III”系列,这款改装版坦克猎手虽然攻击力强悍,但缺陷也十分明显,身形高大,不易隐蔽,敞篷战斗室和轻薄装甲导致生存性堪忧。即便如此,在1943年底之前似乎没有人想到以38(t)底盘开发一种带有封闭式战斗室的反装甲战车,可能是因为既有的III号突击炮已经足够出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追猎者”出现之前,“貂III”型自行反坦克炮是38(t)家族中最强劲的装甲猎手。

1943年11月26日夜间,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群在柏林上空投下了1424吨高爆弹和燃烧弹,III号突击炮最主要的生产基地阿尔凯特工厂被严重破坏,迫使陆军总司令部采取措施弥补产能损失,比如克虏伯公司从12月开始利用IV号坦克底盘生产IV号突击炮,不过其成本更高,还会占用IV号坦克的生产资源,并非最优选择。同时,陆军总司令部派员调查捷克BMM工厂转产III号突击炮的可能性。

■柏林阿尔凯特工厂的III号突击炮生产车间。

12月6日陆军总司令部向希特勒报告称,BMM此前生产的38(t)系列车型均为10吨级别的轻型车辆,厂内的起重设备承重仅13吨,而III号突击炮全重达24吨,因此不具备转产条件,但同时建议可以由该厂设计制造一款新的“轻型突击炮”作为III号突击炮的补充,这项建议得到希特勒的同意,并确定了新车的技术指标:全重13吨,时速55~60公里/小时,正面装甲60毫米并采用大倾角设计,侧面装甲以防御轻武器射击和炮弹破片即可。12月17日,新车设计方案便呈交希特勒,以PzKpfw 38(t)n.A.侦察坦克的底盘为基础,重新设计了上层建筑和武器配置,全面采用倾斜装甲设计。新车方案颇受希特勒的赞赏,立即批准制造,并认为这是BMM工厂能为第三帝国提供的最好产品。

■1944年1月完成的38(t)轻型坦克歼击车木制模型,注意主炮炮口装有制退器。

后续工作以罕见的高效快速推进。1944年1月8日,新车最终设计方案完成;1月24日全比例木制模型完成,并于两天后交付陆军武器局六处审核;1944年3月,BMM工厂完成最初3辆实车;4月开始量产,首批出厂20辆,并于4月20日作为生日献礼向希特勒进行了展示。这款轻型突击炮就是日后为人熟知的“追猎者”,它从立项到量产仅用了不到四个月时间,而且跳过了制造原型车和预生产型的环节,直接从图纸阶段进入量产,在二战德国大规模生产的装甲车辆中是非常特异的例子,一方面因为新车技术成熟,其底盘、动力装置和武器系统都已经过实战检验;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德军对该型战车的迫切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4月20日,希特勒参观首批出厂的38型坦克歼击车,这辆车尚未安装火炮防盾。

设计渊源

“追猎者”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车体各方面均采用倾斜装甲设计,这其实并非新颖的概念,早在1941年在东线遭遇T-34的冲击后,德国坦克工程师们就努力探索倾斜装甲的应用并融入新车设计中,在“追猎者”之前设计的“猎豹”、IV号坦克歼击车都是实例。尽管如此,仍有学者认为“追猎者”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盟友罗马尼亚开发的“马雷萨”坦克歼击车。

■“追猎者”(左)和“猎豹”(右)是德军装甲车辆运用大面积倾斜装甲的两个典型。

在东线战场被T-34所震撼的不仅是德国人,罗马尼亚军队同样深受刺激,从而改变了本国装甲车辆的设计思路,计划以缴获的苏制T-60轻型坦克底盘为基础开发一款轻型坦克歼击车,命名为“马雷萨”,在1942年12月到1944年1月陆续制造了6辆原型车(M00~05)。“马雷萨”车体各面装甲均为大倾角设计,部分原型车正面装甲厚度50毫米,通过60度倾斜等效于100毫米,堪比重型坦克的防御水平,安装1门75毫米反坦克炮和1挺7.92毫米机枪,底盘在T-60基础上修改了悬挂行走机构,由一台120马力汽油机驱动,公路时速45公里/小时,越野时速25公里/小时。

■罗马尼亚“马雷萨”坦克歼击车正面照片,使用苏制T-60坦克底盘改装设计。

■拆除正面装甲的“马雷萨”坦克歼击车,可见火炮全貌及其内部布局。

1943年11月,罗马尼亚向德国及德占法国订购了一批本国无法生产的零配件,从而让“马雷萨”项目引起了德国方面的注意。12月,罗马尼亚独裁者安东内斯库向希特勒透露了相关情况。根据罗马尼亚军方档案记载,德国陆军武器局代表芬茨中校和德国陆军总司令部代表海曼中校特意前往罗马尼亚进行考察,并对“马雷萨”的设计评价颇高,海曼甚至形容该车是“强大的猎手”。1944年1月初,罗马尼亚又向德方提供了M04号原型车的更多资料,后来历史学家发现“马雷萨”M04号车与“追猎者”惊人的相似。尽管没有直接证据显示“追猎者”确实借鉴了“马雷萨”的设计元素,但从颇为巧合的时间节点和两者共同的技术特征看,“追猎者”受其影响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雷萨”坦克歼击车M04号原型车的木制模型,与“追猎者”颇为相似。

命名之争

战后,基于38(t)底盘设计的轻型坦克歼击车以“追猎者”之名广为人知,然而这个名字并非德国的官方命名,更确切地说是一个错误的命名,甚至这款战车的车种归类起初都存在争议。如前所述,“追猎者”最初作为III号突击炮的补充以“轻型突击炮”的名义立项,服役后应属于突击炮兵范畴,归炮兵总监管理和调配。时任装甲兵总监的海因茨·古德里安大将希望将这种新型战车作为坦克歼击车列装,置于装甲部队的管辖下,于是主张新车应命名为38(t)轻型坦克歼击车。古德里安最后赢得了这场命名之争,新车以38型坦克歼击车(Jagdpanzer 38)的名称定型服役,其官方名称迟至1944年9月才最终确定,装备编号为Sd.Kfz 138/2,可见德军将该车与“貂III”(Sd·Kfz 138)和“蟋蟀”(Sd·Kfz 138/1)视为同一系列车型,毕竟它们的底盘系出同源。

■担任装甲兵总监的古德里安大将视察党卫军“警卫旗队”师时参观虎式坦克。

■德国陆军武器局的两份文件对比,左侧为1944年3月的报告,将BMM工厂的新车称为为突击炮,右侧为1944年11月的报告,已经改为坦克歼击车。

至于“追猎者”(Hetzer)根本是一个以讹传讹的文案错误,其实“追猎者”原本是德国军方赋予E-10轻型坦克歼击车的代号,该车属于E系列装甲战车的一种。E-10的造型与38型坦克歼击车颇为相似,但以400马力大功率发动机驱动,时速高达70公里/小时,实际上德军计划以E-10取代38型坦克歼击车。在1943年底至1944年初,陆军武器局与BMM进行沟通时,可能由于翻译问题,也可能因为设计上的相似,BMM方面将“追猎者”误认为是己方开发车型的代号,并在相关文件中短期使用,之后被纠正。受其影响,最初装备38型坦克歼击车的部队同样在报告中错误地使用了“追猎者”的名称,也很快被改正。可是,古德里安在1944年12月4日向希特勒提交的一份备忘录中再次将38型坦克歼击车称为“追猎者”,历史学家便以这份文件为依据因袭成俗,沿用至今。

■1944年12月4日古德里安呈交希特勒的备忘录内页,可见第8项提及部队将38型坦克歼击车称为“追猎者”。

从“追猎者”的本意考察,用于38型坦克歼击车也是名不符实的。在德语中Hetzer是一个专有的狩猎术语,是指高速追捕猎物,这用于形容高机动性的E-10是非常恰当的,而38型坦克歼击车时速仅为40公里/小时,在作战时以隐蔽伏击为主,基本上不会追击目标,而是等着目标自己送上门,由此可见难当“追猎者”之名。在目前发现的战时德国官方文件中,绝大部分都使用了Jagdpanzer 38的名称,出现“追猎者”的情况寥寥无几,由此可见“追猎者”并非德国官方确定的绰号,也有违德军以动物命名装甲车辆的传统规则。不过,在非官方场合仍有人使用“追猎者”,战后盟国情报人员对德军战俘、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讯问时就遇到以“追猎者”指称38型坦克歼击车的情况,由于英语中没有对应词汇,一度翻译成“诱骗”,后来在报告中直接使用德语原文,这也是“追猎者”之名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

■E-10坦克歼击车的模型,该车时速高达70公里/小时,才是真正的“追猎者”。

技术剖析

从车型技术的演变脉络上看,“追猎者”显然处于38(t)轻型坦克的发展延长线上,但是无论在总体布局、底盘结构,还是在动力装置、武器配备和防护设计上,与最初的坦克以及其他变型车相比都出现了诸多改变,可以说是38(t)系列的深度改进型,即便是称之为全新设计的车型亦不为过。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早期型四视线图。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追猎者”是38(t)系列车族中尺度重量最大的型号,战斗全重达到15.75吨,超出预定的13吨设计指标。“追猎者”的底盘并非源自早期的坦克底盘或经过改进的自行火炮底盘,而是基于在1942年侦察坦克竞标中落马的PzKpfw 38(t)n.A.底盘设计的,为了容纳大威力火炮和扩大战斗室空间,车体宽度由38(t)坦克的2.13米增加到2.63米,车体长度为4.87米,含炮管在内全长6.27米,车身高度2.17米,如果不计车顶机枪,则车体净高仅为1.845米。相比“貂III”接近2.5米的身高大幅降低,与III号突击炮相当。低矮的车体轮廓配合精心的伪装和地形地貌,“追猎者”可以获得极高的隐蔽性,静待目标出现并给予奇袭,同时也使自己不易被对手捕捉,提高了生存能力。

■“貂III”与“追猎者”的对比,可见后者的高度大为降低。

■BMM工厂最初生产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出厂照片。

动力与机动性:“追猎者”沿用了发动机后置、变速箱前置的前驱动力布局,但是将操纵装置由38(t)坦克的右侧改为左侧,这既是出于车内布置的考虑,也更符合德国人左侧驾驶的习惯。“追猎者”使用一台普拉加EPA AC2800六缸直列汽油机驱动,为38(t)系列发动机的升级版本,输出功率由125马力提升至160马力,变速箱仍为普拉加-威尔逊变速箱,有5个进挡和1个倒挡。悬挂装置依然使用38(t)系列标志性的苏林式悬挂,每侧有四个负重轮和一个托带轮。针对车重的增加和尺寸的扩大,行走机构也做了相应放大,负重轮直径由坦克的777毫米增加到820毫米,履带宽度由293毫米增加到350毫米,各部结构也做了加强。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结构剖视图,可见战斗室与动力舱的布局,左上为该车的发动机。

“追猎者”的最高公路时速为40公里/小时,远低于设计指标,主要原因在于车重超标。在车体后部有两个相互连通的油箱,左侧油箱容量220升,右侧油箱100升,确保“追猎者”达到180公里的最大行程。“追猎者”的动力系统是全车技术最为成熟的部分,在使用中继续表现出可靠性高、故障率低和易于维护的优点,操纵灵活,机动性良好,唯一的缺点是散热不良,仅在车尾设有一扇窄小的散热窗,需要一台强力风扇进行强制通风,额外消耗了发动机的动力,这也是“追猎者”速度未能达标的原因。

■进行越野行驶的“追猎者”,该车继承了38(t)系列可靠耐用、操纵灵活的优点。

■从后方拍摄的“追猎者”,可见车尾呈平行四边形的散热窗,带有拉动式盖板。

武器配置:“追猎者”的主炮是一门75毫米Pak 39 L/48型反坦克炮,安装于车体正面右侧,偏离车体中线。将主炮右置主要是受到车内空间布局的限制,尽管“追猎者”相比38(t)加宽了车体,但2.63米的车宽仍相当狭窄,除去行走机构占用的宽度,其战斗室宽度不足2米,作为对比III号突击炮的车宽达到2.95米。如果按照常规布局将导致火炮两侧都缺乏足够的空间,不利于车组操作,因此只能选择火炮偏置方案,由此造成的问题是车体重心右偏,使右侧悬挂负担加重,为此将大部分车内设备和车组成员都置于车体左侧,作为平衡。同时,火炮右偏还限制了水平射界,“追猎者”主炮的左侧射界为5度,右侧射界为11度,超出这个范围就只能移动车体以追踪目标,对于射击快速移动目标十分不利。火炮的仰俯角度为-8~+10度。主炮被安装在车体首上装甲的吊架上,在正面形成了一个鼓包,带有斗篷状的防盾。

■“追猎者”采用的75毫米Pak 39 L/48型反坦克炮,注意其潜望镜式瞄准具。

■在生产线上安装火炮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

■“追猎者”战斗室的内部照片,可见火炮偏置于右侧,空间非常局促。

75毫米Pak 39型反坦克炮仅装备于短身管型IV号坦克歼击车和“追猎者”两种车型,身管为48倍径,采用电力击发和半自动炮闩,其弹药与IV号坦克后期型的75毫米KwK 40型坦克炮及III号突击炮后期型的75毫米StuK 40型反坦克炮通用。“追猎者”配用的炮弹包括Pzgr.39型穿甲弹、Pzgr.40型钨芯穿甲弹、Sprgr.37型榴弹和Gr.38HL破甲弹,其中最常用的弹种是Pzgr.39型穿甲弹,初速750米/秒,对30度倾斜装甲的穿甲能力为106毫米/100米、96毫米/500米、85毫米/1000米;Pzgr.40型钨芯穿甲弹具有更强的威力,初速930米,穿甲能力为143毫米/100米、120毫米/500米、97毫米/1000米,但在战争后期由于钨储备紧缺,此类弹药极少配发,仅用于对付重型坦克等坚硬目标;Gr.38HL破甲弹在任何距离上的穿甲能力均为100毫米,但精度欠佳。“追猎者”的携弹量为41发,后期型增加到46发,其中9发存放在车体左侧,其余炮弹置于车体右侧,通常穿甲弹的配比为35%,其余为高爆弹。75毫米Pak 39型反坦克炮的精度颇佳,在对高2米、宽2.5米的目标射击时在500米距离上首发命中率达99%,在1000米距离上也达71%,其穿甲弹的威力足以在正常交战距离内对大多数苏军及盟军坦克构成致命威胁。

■从“追猎者”炮手位置拍摄的战斗室内景,左侧可见瞄准具目镜镜头,右侧是火炮。

■“追猎者”战斗室右侧上部弹药架斜置的炮弹。

■“追猎者”战斗室右侧的下部弹药架,可见纵贯战斗室的传动轴,大部分炮弹都存放在车体右侧。

“追猎者”的辅助武器为1挺带有防盾的7.92毫米MG 34型机枪,位于车顶左侧边缘,装填手舱门前方,特别的是这挺车载机枪由车内操纵射击,可360度旋转,通过一具潜望镜瞄准,使用50发弹鼓供弹,车内携弹1200发。

■“追猎者”车顶的遥控机枪,可由车内操控设计。

■“追猎者”的遥控机枪操纵示意图,利用潜望镜瞄准。

装甲防护:“追猎者”可谓将倾斜装甲理念发挥到极致,车体各面均为倾斜设计,构成了极为优良的避弹外形,从而以较薄的装甲获得了较高的抗打击能力。“追猎者”正面装甲厚度为60毫米,不及III号突击炮的80毫米,但首上装甲倾斜60度,等效120毫米装甲,首下装甲倾斜40度,等效78毫米装甲,而虎式坦克车体正面的垂直装甲厚度也不过100毫米,换而言之“追猎者”的正面防御堪比虎式!不过,有学者认为这个防御数值并不真实,因为“追猎者”的装甲材质不如IV号和“黑豹”采用的表面硬化装甲,60毫米正面装甲仅相当于III号坦克早期型的30毫米表面硬化装甲。

■“追猎者”的装甲布局图,各处装甲均采用倾斜设计。

相比正面装甲,“追猎者”的其他方面的防护比较单薄,车体侧面上部为20毫米/40度,侧面下部和车尾为20毫米/15度,车体顶部为8毫米,发动机舱顶部为8毫米/70度,车底为10毫米,而且装甲材质也比正面装甲差。为了加强对底盘侧面的防护,“追猎者”还在侧面加装了装甲裙板,每侧3片,厚度5毫米,主要防御苏军的14.5毫米反坦克枪。就总体而言,“追猎者”的防御设计在同级别的装甲战车中已属优秀,尤其是正面装甲足以免疫大多数反坦克炮的攻击,因此只要将正面朝向威胁来袭的方向,“追猎者”就有很大几率从对手的攻击中幸存下来。不过,在更多情况下它还是依靠隐蔽和迅速机动避开危险。

■一辆准备出厂的“追猎者”的正面照片,可见写有装甲厚度和倾斜角度。

■一辆正在装配阶段的“追猎者”车体,通过主炮开口可以观察到正面装甲的厚度。

车组成员:“追猎者”采用四人车组,包括车长、驾驶员、炮手和装填手,但在车内的战位布局颇为特殊,驾驶员、炮手和装填手的座席位于车体左侧,由前至后纵向布置,车长座席单独位于战斗室后部右侧,火炮后方。在车顶开有两个舱口供成员出入,其中右侧舱口为车长专用,其余成员使用左侧舱口。

■从正上方拍摄的“追猎者”,可见车顶的两处出入舱口都呈开启状态。

驾驶员通过车体正面的潜望镜观察前方情况,通过两根操纵杆控制左右履带,踏板设置与现代汽车不同,油门踏板居中,刹车踏板居右,离合踏板居左,而且换挡时要先挂挡后踩离合。炮手位于驾驶员后方,通过固定在火炮左侧的一具潜望镜式瞄准具瞄准目标,镜头通过车顶带有滑动盖板的弧形舱口伸出,由于瞄准具跟随火炮运动,炮手只能随时调整身体姿态以适应瞄准具位置,还要防止撞到头顶的机枪射击手柄。

■“追猎者”驾驶席内景,可见仪表盘和两具潜望镜。

装填手的工作最为繁重且困难,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内部布局的不合理。“追猎者”的火炮按照设计从右侧装填,开闩手柄也在火炮右侧,可是装填手战位却在火炮左侧,这意味着他只能斜跨过火炮才能打开炮闩,好在“追猎者”采用半自动炮闩,只需在第一发炮弹装填时手动开闩。不过,装填炮弹受到炮身左侧后坐护板的妨碍,十分吃力,而且大多数炮弹都存放在火炮右侧,因此装填手必须横跨火炮才能拿到炮弹。为了防止危险,车长座席设有一个安全杆,在装填手越过炮位时防止火炮击发,只有确保安全后才会松开,恢复火炮运作。除了装填炮弹,装填手还负责操纵机枪以及无线电台。

■从装填手座席向车尾方向拍摄的内景照片,可见固定在舱壁上的无线电台和车体左侧弹药架上的炮弹。

车长座席远离其他成员,不利于沟通,同时也没有独立的车长观察塔,仅有一个后视潜望镜,在关闭舱门后就会失去前方视野。实际上“追猎者”在闭舱状态下视野十分恶劣,尤其在右侧存在很大的盲区。因此,除非遭遇炮击,“追猎者”都尽量开舱战斗,车长利用剪式望远镜透过舱口观察战场,指挥作战。(未完待续)

■“追猎者”车长座席上的剪式望远镜,是车长观察外界的主要手段。

■剪式望远镜伸出舱口的状态,车长可从车内观察情况。

■这幅照片展示了“追猎者”在战斗状态下的观察手段,包括从弧形舱口伸出的炮瞄镜和从车长舱口伸出的剪式望远镜,在闭舱状态下视野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