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几乎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始终,而武器装备的进步又是重中之重。火药的发明宣告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自此以后的战争更加残酷。而原子弹的发明,无疑又宣告着另一个时代的来临。

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成为了全人类永恒的痛楚,人们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没有一个国家得以幸免,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却很难相信会再次爆发大型的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美国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项原子弹爆炸实验,成为了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但是仅仅过去四年,苏联也完成了原子弹的实验,而且几乎完全复制了美国的原子弹制作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年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斯坦福,建议研制原子弹,要让美国成为第一个掌握原子弹技术的国家,由此才能应对通过的二次世界大战获得极高国际声誉的苏联。

1942年8月,美国著名科学家奥本海默被任命主持制造原子弹的相关实验,而制造原子弹的计划被称为“曼哈顿计划”。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后半段,欧洲战场已经胜利,而欧洲的主战场在苏联,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重要战役也多发生在苏联,为了二战的胜利苏联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苏联也因此取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就在1945年7月16日,在墨西哥的阿拉莫可德沙漠中,一声巨响震惊了世界,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实验成功,他被取名于“小玩意”实验效果出乎意料的成功,甚至比预计的威力高出二至四倍。

当时美国手中已经掌握了三颗原子弹,面临亚洲战场的日本侵略者,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共投放了两颗原子弹,这也让人类第一次真正见识到原子弹的威力。

伴随着日本的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人们欢呼雀跃着庆祝战争结束的同时,殊不知另一场“战争”悄然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得以推行,美苏两国之间的争霸正是打响,从此世界进入了两极格局的冷战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面对率先掌握原子弹技术的美国,苏联却丝毫不慌。早在美国刚刚研制原子弹取得成果时,杜鲁门就曾经在一次会议后向斯大林炫耀。他说美国正在研制一种超级武器,它将颠覆人类的认知。

当然,这个超级武器便是原子弹,但是面对杜鲁门的炫耀,斯大林表现得极其淡定,他回复说:“既然如此,那就等着美军的表演吧。”

斯大林如何有如此底气,那就要从苏联的情报部门入手了,当时掌握着苏联情报部门的斯大林,就仿佛打开了上帝视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便有官方文件称要计划制造“超级武器”虽然在文件中将它称之为“威力更大的炸弹”事实上,它已经是原子弹的构想,因此称苏联为最早开始设立原子弹研究项目的一点也不过分。

但是,苏联并没有将全部精力放在制造原子弹上,而是着手创办情报机构。1942年,经过斯大林的批准,苏联开始建立“特别军事技术侦察部”,也正是这个部门,在以后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个侦察部在一开始的时候便盯上了英国,因为英国在与德国的对战中吃了亏,丘吉尔便开始着手制造更加厉害的武器,而这一份情报已经早已被苏联侦察部探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很快苏联便发现从英国那里得不到更多的有用信息,却探知到而远在千里之外的美国开展了“曼哈顿计划”。

自此苏联侦察部开始了对美国曼哈顿计划的渗透。而美国即使早已经曼哈顿计划列为最高绝密,但他也没想到苏联在第一时间探知到这个计划,并且迅速的做出部署调整,而且在曼哈顿计划人员还没有组件起来的时候,苏联间谍已经渗透到美国军队内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较出名的,代号为“德尔玛”的苏联间谍进入原子弹的燃料生产基地工作,并且将原子弹的原始材料等众多信息传回苏联。还有代号为“珀苏斯”的苏联间谍已经进入整个曼哈顿计划的管理团队。

面对无孔不入的苏联间谍,美国并非不够保密,而是根本防不住。

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乔一号”爆炸试验成功,伴随着“乔一号”的相关实验数据爆出,美国才发现“乔一号”的关键数据信息几乎和曼哈顿计划一模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苏联凭借着美国做出的现成的答案,迅速的完成了作业。减少了更多的投入,也少走了更多的弯路。

随后,英国、法国先后进行了研制的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实验也取得成功,自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原子弹技术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原子弹的威力巨大,一向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60年代,美苏两国就开始部署反导弹系统。1972年,两国签订了《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

而中国也在原子弹爆炸实验成功后发表声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世界主题的今天,我们也希望各国能更好的控制核武器,减少间谍机构,不轻易使用核武器,保护着来之不易的和平,各国之间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