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迪 陈科

5月28日下午,由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活动的三星堆全球文化推介会,在四川德阳市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大棚外举行。

活动中,3号祭祀坑内的“国宝级”文物青铜顶尊人像在历经三个多月的发掘后终于显露尊容。跪姿、著绣花短裙、双手叉指合拢、大眼咧嘴……这件造型奇特,人与尊组合为一体的大型青铜艺术品在中国与世界均属首次发现,其总高达1.15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会上发布消息称,截至目前6个三星堆祭祀坑已提取出土象牙、青铜器、金器等重要文物534件及残破文物碎片近2000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号坑在近20公分的灰烬层中已发现神树、金器、铜面具等各种残片,最新出土一件金面具残片,耳朵和嘴巴的轮廓清晰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批出土文物如何保护?“出土文物的保护分为应急保护阶段和文物后续修复阶段,现在三星堆的文物处在应急保护阶段。”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主任谢振斌说。据了解,自三星堆考古发掘以来,为做好出土文物的保护,确保考古信息最大化提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相关单位已经共同制定了文物应急保护体系,通过建设考古发掘仓、考古操作平台、应急保护平台等,在保护技术、方法以及设施设备等方面为三星堆文物披上“防护罩”。

探方工作舱应急保护平台,科技挖掘“展身手”

走进三星堆考古挖掘现场,最亮眼的就是此次考古首创的探方工作舱,舱的四面“透明玻璃”看似平平无奇,里面却配备了如小型变频环境控制系统、高压微雾加湿系统、采集系统和全视频记录系统等功能各异的考古操作系统和装备。

而在考古挖掘现场还有一排充满科技元素的考古工作“小屋”。“这是应急保护平台,设有应急检测分析室、有机质文物应急保护室、无机质文物应急保护室、微痕文物应急保护室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考古工作人员李思凡说。

考古工作现场。李迪 摄

在其中的应急监测分析室内,放置有现场检测分析的便携式小型仪器,若是考古工作人员想要了解出土文物的材质或是获取更多的信息,就会在此进行检测。“比如说青铜器上面的丝织物残留等,就需要把文物放到三维立体的视频显微镜下面去进行观察。同时,每一个坑的每一层土我们都会取土样,然后对土进行一些理化分析。”李思凡说。

此外,针对不同材质的文物,考古工作人员会在有机质文物应急保护室和无机质文物应急保护室里,分别进行保护处理。那么两者有何区别?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有机质类是一些类似于象牙、海贝、漆器、皮毛等的文物,而无机质类包含金银器、铜器和玉石器等。

截至目前,6个三星堆祭祀坑已提取出土象牙、青铜器、金器、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34件及残破文物碎片近2000件。3、4号祭祀坑内象牙提取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对众多揭露出来的青铜器进行发掘。

应急保护阶段新技术揭秘文物“真面目”

据现场考古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三星堆的文物处在应急保护阶段。那么何为应急保护阶段?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文物的应急保护处理工作,主要分为文物出土前在现场对其进行加固的处理,出土后的观察和简单清理,文物的包装和储存三个步骤。

李思凡说,在文物出土前,若是发现它的保存状况并不是很好,就会对它进行临时的加固保护处理,以防在提取的过程中对它造成损害。在提取文物后,会安置在应急保护处理实验室里,对其进行简单的观察。“对文物来说,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信息在其表面残留,这时工作人员还会简单地清理一下它周围包裹的泥土或者别的物质,免得长时间存放,附着一些别的细菌或者附土。”

三星堆考古现场环境及本体监测平台。李迪 摄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的文物残破得比较厉害,已经看不出它的“真面目”,也看不出来它的材质。考古工作人员会利用便携式的x射线荧光仪进行现场无损检测,该技术可以简单知道文物的元素组成,并且通过文物的元素组成来推断大概是什么类材质的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机质文物应急保护室。李迪 摄

同时,考古工作人员还会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进行显微观察。“这是三维显微镜里最新的系统,由于部分文物的表面不平,利用普通的显微镜放大倍数后,只能聚焦到某一个高度的文物表面,而三维合成功能可以将一定高度范围内的文物形貌合成一个三维的模型。”她说。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张爽

审核:朱丽

终审:何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