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色文化 践行绿色理念

1958年8月23日下午5点半,第一发炮弹划破天空的平静,从围头射向金门。此后的20多年里,英勇的围头人民与解放军一道,在光荣而艰巨的对台湾国民党军斗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朱德、陈毅等一百多位将帅的足迹留在了这里。

战火已经过去,毓秀楼、安业民烈士纪念碑、防炮洞、“八·二三”战地公园……村里来往的大巴车,载满了各地游客前来参观,他们追随围头先辈的脚步,拂去历史的尘灰,重启一段段红色记忆。

好一个“民兵之家”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解放了南京、上海和福建,隔海相望的金门岛成了国民党军最后防线。

围头村是大陆距大金门岛最近的渔村,距离只有5.2海里,是海防前线的前线,天晴时甚至肉眼可见岛上的炊烟和路上的汽车。那时,轰炸、炮击、小股袭击、水鬼偷袭,国民党军不时窜犯围头沿海,抢夺、扫射百姓渔船。晋江素有参战支前、爱国拥军的优良传统,洪水平一家也是如此,7口人齐刷刷都是民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驻守在海岸线上的哨所民兵 资料图

目光如炬、行走如风,第一次见到洪水平时,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他的军人气质,这不仅因为他长达18年的戍边哨长和营长经历,还有一些骨子里、血缘上的传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在洪水平儿时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打靶训练——自己坐在旁边,看奶奶、父亲母亲他们伏在沙滩上,7个人7支步枪,一溜儿排开,“砰砰砰”的枪声,海鸟被惊得四散而飞。

走进他们的家,81岁的母亲吴秀梨穿着一身整洁的军装,胸口的军功章照得她神采奕奕,唱起红歌来坚定又洪亮。“那年炮战的时候我就在东线负责包扎,那个时候才17岁啊,从来没见过那么多血,一开始害怕还手抖,后来就慢慢熟练了。”她说。

在“八·二三”炮战中,围头村先后派出300多名民兵参战,运送弹药、抢救伤员、挖掘工事。他们战场上是战友,战场下是父子、夫妻和兄弟姐妹。

永远的红色印记

洪水平告诉记者,村里很多人和他一样,出身于这样的家庭,生长在这样一片土地上,想把红色文化和精神传承下去。

庙小难为,穷家难当。曾经的围头港,是南北洋往来必泊之地,瓷器和茶叶从这里坐船出海,为西方带去古老而又新鲜的东方文明。但在炮战中,不到3平方公里的村庄落下了5万多发炮弹,超过一半的房屋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破败的围头村似乎被遗忘在东海的海浪里。

但围头人民不敢忘记先辈的付出和嘱托,红色印记,变成了支撑围头人的精神力量。

“战争与和平”展馆展示了围头从昔日“炮与炮对话”,到今日“心与心交流”的变化历程。

参与过炮战的老民兵自愿担任讲解员,在村主题党日活动上动情讲述历史;村里建起了养老院,几年如一日地给老人送餐饭;从这片土壤走出去的年轻人也义无反顾回到家乡,把新鲜的思想注入村集体的发展中;侨胞捐赠的校园活动中心,正见证着一代代围头儿女茁壮成长……每一个围头人都明白,自己身上的红色基因从何而来。每一个围头人也都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责无旁贷。

逐梦最美渔村

发展有战略,破解有战术。村“两委”根据村庄的发展规律,前后琢磨了4个月,给围头村做了一个为期20年的振兴规划——一幅立足实际且具前瞻思维的蓝图,在他脑海中擘画成型:发掘弘扬优势资源,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围头,打造海峡第一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围头战地文化渔村导览图

认准了就只有一个字——干!从2007年的环境整治年,到2008年的资源整合年,再到2009年的旅游发展年……围头村一年一台阶,五年一跨越,把战地的劣势变为红色资源优势。

来到“八·二三”战地公园,可以看到老旧的观察哨所,满目疮痍的旧洋楼,退役的坦克,伪装的阵地和战壕,战时使用的大炮……弹孔还留在墙上,仿佛战争就在昨天。如今,围头吸引了各地累计近200万人次前来参观,影响辐射范围已扩大到全国甚至海外。

来自晋江的小学生参观炮台遗址钢铁阵地。

围头村还将绵长的海岸线开发成旅游线路,以“福建省首批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为载体,以“海峡第一村”闽台文化内涵为主轴,打造“海角度假区、围头人家体验区和围头妈祖展望区”三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升级版。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养殖鲍鱼,2019年围头村集体收入远超3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3.8万元,年旅游人次突破200万,直接带动800多名村民就业创业,全村工农业总产值攀升至3.85亿元。

英勇、顽强、坚决,这些海岸炮兵的特点,如今也成为了围头村民骨子里的性格。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规划、一种信念,围头人民在红色力量的感召下拧成了一股绳,将围头这艘船的帆拉满,扬帆远航、乘风破浪。

红色的火炮坑 围头的精气神

蔡茂楷 杜兰萍 王岩 王可依

经历无数苦难与辉煌的中国共产党人深知,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迢迢征途中,没有哪一次进步不是靠伟大精神引领,围头也是如此。

炮战纪实 资料图

英勇的解放军战士,紧急关头舍身护炮,英勇的围头人民,并肩作战不怕牺牲,军民团结共同铸造了坚不可摧的围头精神。

爱党爱国爱军队。在日日夜夜的对敌斗争中,埋葬了自己的亲人,转移了老幼亲属,在断壁残垣的废墟上,在弹坑累累的田野里,歼灭敌人,坚持生产,在光荣而艰巨的斗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为乡为民为家庭。一户户“全家兵”、一个个军功章、一处处红色印记,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家风,更塑造了一代代新围头人的村风、乡风和家国情怀。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良好家风,培育乡风文明。也正是因为红色资源、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围头从中汲取了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敢为人先、敢想敢干,敢于把一个小渔村的规划做到20年,以党建、产业、文化、生态和人才发展为抓手,引领海峡名村全面振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不会忘记,围头革命先烈面对炮火的奉献,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围头为祖国海防安全所做出的牺牲。

“八·二三”炮战亲历者、战场“小老虎”洪建财:

“我是安业民的战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资料图

岛上没有人不知道安业民。

现在想起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1958年8月23日那天,我所在的20人支前民兵小队,负责从弹药库搬炮弹到炮位上,大概有100米的距离。我那时候年纪小,没见过大炮,海防炮之前都是封闭式的,还盖着伪装网,那次见到才知道那是真的大炮。

广山、陈山、狗山……整个围头被黑色的浓烟罩着。看到炮手们把炮弹一发发地往炮管里填,我都顾不得害怕,只想多运些上来。一颗炮弹有76斤重,还都抹上了牛油,很滑。战友金殿给我们“起肩”(把炮弹抬上肩膀),我扛起炮弹就跑。一想到要打炮了,心里很兴奋,还很紧张,有点害怕。

我那时才不到16岁,体重也只有八九十斤。开头我扛一颗还又觉得有点吃力,后来急起来,一下子扛起两发就跑。炮弹比我还重得多,我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赤着脚跑得飞快。

炮战正在激烈的时候,一颗炮弹就在我们头上爆炸,弹片击中了后面堆放的弹药包,火焰一下蹿得好高,周围的干草也烧了起来,火焰直冲炮手和他旁边的几百颗弹头而去。这个炮手顾不得扑灭身上的火,双手飞速地转动方向盘,直到炮身完全转回隐蔽壕中,但这个时候他已经烧成了火人,昏迷过去。

我那时还不知道他叫安业民,浓烟散去以后只看到有位战友趴在炮位上,背上残余的水兵服一块块、一条条地贴在他的皮肉上。我赶紧上前,和几个战士一起把他扶下来,交给了担架队和救护队。后来才得知,安业民最终抢救无效牺牲了。

后来,我在安业民日记里看到他说:革命战士所以活着,只应该有一个目的,就是对人民有利。在战斗中如果遇到紧急关头,我一定勇往直前,毫不畏缩。我觉得他做到了,我很荣幸成为他的战友。朱德还题词称赞他是“共产主义战士”。

因为我在炮战中表现英勇,18岁还到北京参加全国民兵代表大会,毛主席还摸了摸我的头。回来以后我就做哨长、营长,一辈子守着围头,没离开过围头。战争时期当个英雄不难的,但最难的是保持英雄本色,人到老了也要继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现在我已经79岁,不再是活跃在战地上的“小老虎”了,但我可以做讲解员,给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讲讲那段过去的历史。围头村有很多故事可以讲,并且一定要把这些事情讲下去,要大讲特讲,让下一代知道,现在的和平是千千万万老前辈用生命和牺牲换来的。我打算,只要自己讲得动,就一定把战友安业民的故事讲下去。

本版稿件由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蔡茂楷 杜兰萍 王岩 王可依采写

图片:农民日报

监制:杜兰萍 编辑:陈艺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