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蔡元培治下的北大,大师荟萃,精英云集,其中有一个人很扎眼,他叫刘半农,因为他只有中学肄业学历。这个中学都没念完的人,是怎么当上最高学府教授的呢?

刘半农(1891—1934),江苏江阴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刘半农自幼成绩优异不偏科,尤以国文和英语最为出色。1905年从翰墨林小学毕业,是年14岁。1907年以江阴状元的身份,考进常州府中学堂,他的同期同学中,有一位成了日后的史学大咖——钱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因时局动荡,常州府中学堂于25日停办,刘半农都没有拿到中学毕业证书。这一年,他 2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章太炎与部分弟子,前排左二为刘半农

1912年,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刘半农揣着跟小舅子朱组绶借的5块钱,搭船前往上海。当时的上海,不仅是先进思想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还是繁华的经济中心,机遇、梦想,成为那个时代年轻人赋予上海的时代标签。

1917年,刘半农因病回江阴老家修养。在沪5年,刘半农的才情得到发扬,精神也得到充实。但归家那段时间,他却混到靠典卖物品过日子的地步。一个26岁的大男人,连家都要养不起了,刘半农也倍觉迷茫。

二、待业青年喜提北大教员

1917年夏末秋初,刘半农正穷困潦倒,不期收到北大校长蔡元培的聘书!他不敢相信,连中学都没念完,竟被聘去全国最高学府当国文教员。

我们一生中识人无数,有的人会成为过客,而有的人会成为贵人。只是谁也无法预知这个贵人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提携自己。刘半农的贵人是谁呢?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陈独秀。

原来,1916年刘半农混上海时,陈独秀正在上海办《新青年》,早就听闻刘之盛名,对其神交已久。彼时《新青年》刚起步,陈独秀就跟刘约稿,而且每期必约。由此,二人结为至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适几乎是和刘半农同时进入北大的。还在美国留学时,胡适就写了《文学改良刍议》投给《新青年》,结果牵一发而动全身,启动了中国白话文对抗文言文的机关。刘半农看到胡文后备受鼓舞,亦加入倡导白话文的阵营,成为一员主将。刘半农说过,他和胡适、陈独秀、钱玄同是《新青年》的四根台柱子,这一说法胡适也是赞同的。

在北大朋友圈里,刘半农是个半吊子,中学都没念完。他是个活泼、幽默,且不受拘束的人,但学历却是一个梗,卡在他的喉咙里。有一次,在商讨《新青年》编委人选时,胡适直接提出了人选的学历问题,这让刘半农异常尴尬。他既无高等学历,也没有出洋经历,因此尽管很有文才,写的东西却常被人嘲笑“浅陋”“不博学”。

他当《新青年》主编时,跟一些学者约稿,就是因为自己没有高等学历,学者们常常不给他面子,还得钱玄同出面代他约稿才能约到。因学历问题造成的诸多尴尬和沮丧,是促使刘半农日后赴欧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赴欧留学找到“她”

蔡元培的支持下,刘半农考取了公费留欧资格。1920年在2月7日,新年将至,刘半农携家人自上海乘日轮“贺茂丸”号赴欧,学习语音学。此时正值一战结束,欧洲通货膨胀严重,刘半农仅有的留学费用也严重缩水,他与家人的生活一贫如洗。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刘半农坚持完成了学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这段时间,刘半农发明了“她”字。在我国文言文中,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或“他”字,新文化运动以前,“他”兼指男性、女性及一切事物,要区别性别就特别麻烦,所以作者和读者都感到不方便。英语中的“she”,在汉语里没有对应的词语,所以最初翻译时译作“他女”“那女的”。

刘半农夫妇与弟刘天华(左)、刘北茂(右)

2000年,美国方言学会举行了一次“世纪之字”评选活动,结果出人意料:“她”字以35票战胜“科学”27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

一开始,胡适是反对用“她”的,主张用“那个女人”代替“她”。周作人也反对用“她”,主张用“伊”即可。但是这个“伊”使用地域有限,北方地区就没有使用这个字的习惯,而且在表现女性方面,“伊”没有“她”简单明白。

1925年,刘半农从法国学成归国,受到北大师生的热烈欢迎。他气质活泼,但做事认真,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他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语音实验室。1934年6月,刘半农与白涤洲等人从北京西直门出发,到绥远一带考察方音民俗,期间被虱子咬过,得了“回归热”,此后身体日渐消沉。7月逝于北京,享年44岁。

天不假年,叫我如何不想他!

百年前的那场新文化运动,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走向,也造就了诸多才情卓异的大师,刘半农以低学历喜提北大教员,成为与陈独秀、胡适、钱玄同比肩的台柱。文末,文史君以林语堂先生致刘半农挽联作结:“半世功名丢开,真太那个,死后谁赞阿弥陀佛;等身著作留下,倒也无啥,而今你逃敌克推多”,正是刘半农先生认真又潇洒的一生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