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六十七岁的老人还下地干农活,对此你怎么看?

因为六十、七十岁的农村老人不会“选择躺平”!不会“跳广场舞”,不会“钓鱼”,更不会像“一些砖家一样侃侃而谈”,而是选择默默无闻的去做事。而他们唯一会的,他们懂得种地,他们种了几十年了,如果离开土地,他们会不舍的。而他们认为,劳动才是最光荣的人。

就拿我们村来说吧,在我们村里干农活的绝大部分都是60岁、70岁的老人,甚至80岁的老人。而他们都是无一例外的弯着腰,弓着背,一手拿锄头,用力挥舞,砸碎泥土,将种子撒在土坑里埋上,然后浇水、除草、等着秋后收获庄稼。并日复一日的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平凡生活。

如果这时候,作为城里人的你,走近一个老人,并问他们种地累不累,估计他们仿佛看“外星人”一样看着你,而且面无表情的对你说:娃娃你是城里的吧,这种地哪有不累的。

如果这时候,你再问他们,如果累可以不种地啊,这时候很多老农民们多会发出一声叹息:谁不想歇歇啊,但是如果我们歇着,哪有粮食可以收获,哪有粮食可以换钱呢!

这就是我们村里农民们的“真实写照”!很现实,一点也不夸张。而我们一点铺面来看,虽然现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好多了,一些农民们也有钱了。但是在农村里,还是有一些六十七岁的老农民们,依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下地干农活。而对于这样的事,你该怎么看呢?李子也是一农民,在这里回答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农村里,一些六十、七十岁的农民种田,是想不种就不种的吗?不可能的,答案有几方面:

第一,农村六十七岁的老人,大多是农民,而大多数老农民们没有“退休金”,只好种田来补贴生活。

关于退休金和养老金,这是两码事。因为我国有3个养老体系,分别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体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目前很多机关事业单位领到的钱很多人都习惯称为退休金。

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农民来讲,在到了退休年龄以后,基本上领取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于我们农民缴纳的养老保险不同,有年缴300元~5000元多个档次。所以到退休年龄以后,我们农民领取的养老金则是不同的,基本上月领取200~1500元之间。

可是对于我们农村农民来说,虽然都希望在到了退休年龄后,每月愿意领取1000来元的养老金,也不愿意每月领取200来元的养老金。可由于,当初很多农民们资金不宽裕,在缴纳养老保险上,只能够缴最低档次的。

如果缴纳最高档次的养老金,连续缴纳15年,拿7~8万元左右,而农村老人哪有这些钱,最低倒档次的养老金,连续缴纳15年,拿4~5千元左右,而农民们拿这个还是拿的起的。因此农村里也就有很多六七十岁的老人,领取每月的养老金也仅仅只有几百元。

那么,对于六七十岁的农村老人来说,这每月几百元的养老金够不够他们养老呢?如果说,按照他们买面做馒头,自己种菜炒菜的话,紧巴巴的也能过的,也能够养老的。可是来说,物价的不断上涨下,他自己的人情世故下,生病后去大医院看病的情况下,这些养老金显然是不够的。

那么应该怎么办?显然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能动弹,就依靠种地来贴补生活。直到自己不能动弹了为止,而自己不能动弹了以后,如果没有积蓄,应该怎么办呢,一些农村老人也在思考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作为六十七岁的农村老人来说,他们倒是愿意去城里打工,可惜没有人要。因此他们只好选择回农村种地。

作为六十七的农村老人来说,他们肯定知道现在种地是不赚钱的,因为他们都是庄稼人。那么在农村里种地能赚多少钱呢?对于种地来说,我邻居大爷自然是好手,大爷是这么算的:

我邻居大爷今年71岁了,身体还硬朗。而大爷全家有5亩来的土地,由于土地贫瘠,因此大爷也是以种植玉米为主,只能够种植一季。而按照玉米的产量来算,每亩地的收入只能在600来元左右,这5亩地也才收入3000多元。对于全家的生活开支来说,大爷一家也是过的紧巴巴的。

而大爷自然也有外出打工的打算。在去年的时候,大爷跟着村里的一位包工头去干建筑,每天可以赚120元,因此大爷对于这每天的工资还是很满意的。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干活的人多,而工地老板也很忙碌,去工地的次数也是比较少,因此工地老板并没有注意大爷在这里工作。

但是在某个下雨天,工地老板临时有事去工地,就看到邻居大爷正推着小车,并蹒跚的爬着坡,他那佝偻的身子越发越不支,马上就要跌到了。。。

而看到这里,工地老板就怒了,就对我们村的包工头说:这老头是谁招来的,他多大了,如果他在这里出了事,应该怨谁呢?你出钱,还是我出钱。

而我村的包工头也是好心,并说:他是我喊过来的,今天70了,也挺能干的,就让他在这里干几天吧,而他家里也是挺困难的。

但是在工地老板的一再坚持下,最终我邻居大爷,还是被辞退了。在结算了半月的工资后,大爷虽然心有不甘,可是几滴老泪还是落了下来,谁让自己年龄大了,没有人要了呢!

而大爷虽然又打算找活干,可是在劳务市场上,谁会愿意去找一位70岁的老头去干活呢?

没办法下,大爷只好回到了自己的农村老家,依靠家里的几亩地过日子。而农村里自然也有找干农村的人,因此大爷在忙春、收秋的时候,自然也闲不住。虽然在农村里,干农活的价格不高,仅仅有50、60元,但是大爷对于这活还是很珍惜的。

而在农村里,和我邻居大爷一样的人自然也是不少的。所以,在生活和看病的压力下,虽然一些农村六十七的老人愿意去城里打工,但是由于年龄的限制,以及身体的原因,他们不得不回到村里去农田里干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一些儿女们买房有压力,生活压力大。因此农村六十七岁的老人只好下地干农活,以缓解儿女们买房的压力。

现实的生活,压倒了一部分人。对于我们80、90后来说,由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又遇到了“进城买房”的大环境时代。因此,在此时此刻,一部分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农民们,纷纷出走农村,进入城里买房子。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城里有房子,才能娶上一个媳妇。

但是,在城里的一些房子并不是“馅饼”,往往多数有一些“陷阱”。什么购房子“零首付”啊,物业管理好等,对于初进城市的青年农民来说仿佛是天上掉钱的事情。

可是,当一些农村青年买了房以后,每月就面临着“月月还房贷”的压力,而动辄百十万一套的楼房,也是让农村的老父母们折弯了腰,吐出了老本。他们不得不,以依靠亲戚朋友借钱,向银行贷款等当方式来购房。

而借来的钱,总归要还的。而一些年轻的农民们虽然也按月还房费利息,但是当他们因为工作不顺利,生活压力大的时候,还得依靠农村年迈的父母们去“承担一切”。

比如我们这里,就有一位农村老人。他为了给儿子还房贷,在一次去打工的路上,被一大货车给撞死。事后,大货车司机给老人一家赔偿了几十万,让儿子的房贷问题得以解决。

所以,一些农村六十七岁的老人们,他们本可以安享晚年。但是当自己的儿女们,因为房贷,车贷,生活压力大等问题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又佝偻着身子,拿起锄头,去地里能赚一块钱,就赚一块钱。而这些农村老人的种田生活,多数有儿女们的作用在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由于儿女们陆续外出打工,在土地即将荒废的情况下,而农村六十七岁的老人自然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在农村里,农民们大都是很勤劳的,当然不乏也有一些好吃懒做的人在里面。而这些六七十岁的农村老人,大多属于40、50后,由于他们经历过集体“打水坝”,修路,开山等重体力的劳动。所以来说,他们是吃苦的人,又是闲不住的人。

因此,虽然现在的生活水平好了,而一部分农民们不会仅仅依靠种地,就能维持正常的幸福生活。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六十七岁的老人来说,他们种地的目的除了维持正常的生活外,而他们又是勤劳的人。而这种勤劳的传统美德,对于40、50后来说很容易体现出来。因为在那个“三年自然灾害”时候,由于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服而让他们饿肚子,并饱受寒风刺骨。

所以,当他们看到现在的田地荒废了以后,自然也是觉得可惜的。而现在的80、90后农民都不愿意去种地,因此一些农村六十七岁的老农民们,不得不继续扛起锄头,下地干活。他们认为,如果自己不种了,以后该怎么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

在王志文的《黑冰》里曾说过:一些人,能够充分享受物质和精神的供应,而随着层次的递减,供应就开始减少!而一些层次的人,通常他们接受的物质能量只能勉强维持他们的生活,而精神供应几乎是零!

而我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有8亿农民,而他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农村。他们没有退休金,只有养老金。在农村种田,只能靠天吃饭,因此儿女都出外打工的情况下,他们无法照顾老人,活着就得吃饭,多大岁数也得下地干活。

所以来说,如果农村六十七的老人,不下地干活,难道还要选择躺平啊,如果有躺平的资本,哪个还会冒着严寒烈日去下地干农活呢!因此,我在此呼吁一些老板,不要克扣,拖延农民工工资,要为和谐社会做贡献,因为农民赚钱不容易,出钱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