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客户端讯 记者刘兵 5月26日,北京冬奥组委围绕低碳冬奥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低碳场馆建设、低碳能源应用、清洁能源车辆应用等工作内容进行介绍。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表示,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冬奥组委设立了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标准这4个具体目标,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布会现场(新华社)

据悉,北京冬奥组委于2019年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从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北京冬奥组委率先行动4个方面提出了18项碳减排措施。在此基础上还制定了北京市和张家口市林业固碳、企业自主行动、碳普惠制等4项碳中和措施。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介绍,北京冬奥所有新建室内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既有场馆通过节能改造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同时,针对雪上场馆,还创新性地制定了《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破解冬奥难题。该标准是我国首个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填补了国内、国际相关标准的空白,同时也是京津冀协调发展的一个实践事例。

记者了解到,北京冬奥还采用超低能耗技术,建设“被动房”,提高了建筑物能效水平。如五棵松冰球训练馆建成面积38400平方米,是全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超低能耗公共建筑,并首次在冰场区域采用溶液除湿机组,节能率达77.1%。北京冬奥村综合诊所,建成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1140平方米,通过保温或无热桥设计,提高建筑物的气密性,建筑物综合节能率达到51%。

此外,在交通服务工作方面,也注重绿色低碳。据北京冬奥组委交通部副部长赵同安介绍,综合考虑山高路滑、温低坡陡、超长续航等车辆使用环境,以安全为前提,最大限度应用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减少碳排放量,制定了“北京赛区内,主要使用纯电动、天然气车辆;延庆和张家口赛区内,主要使用氢燃料车辆”的配置原则。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对世界的郑重承诺,也是国际奥委会可持续性战略的五大主题之一。北京冬奥组委高度重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同时也积极向国内外宣传北京冬奥会低碳行动的进展与亮点,讲好北京冬奥会“低碳故事”,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建立绿色低碳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