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台钓的用饵方式上,大致可以分作4种:拉饵、搓饵、硬饵(玉米粒等)以及活饵(蚯蚓红虫等)。

其中拉饵出现的时间最晚,反而后来居上,成为了现在最主流的一种用饵方式。被广泛应用于野钓、黑坑、竞技等各类垂钓活动中。

虽然人人都在用拉饵,却未必人人都会用拉饵。本文详细介绍一下使用拉饵的各类方法及用途,如有遗漏和不当之处,请务必在评论区里告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拉饵的优势

1、上饵速度快。

使用拉饵时的挂钩速度之快,是其它任何一种上饵方式都无法比拟的。手法熟练的老钓手,可以在不到两秒钟内就能挂好双钩。即使是一般的新手,也不会超过五六秒钟。

2、雾化好。

拉饵挂钩后,不经过揉捏,表面粗糙不平滑,状态柔软蓬松。而且拉饵一般都添加了大量雪花粉一类的物质,在入水的一瞬间就开始慢慢融散雾化,形成一个上中下立体的雾化诱鱼区。

3、诱鱼快。

雾化好的结果,必然是诱鱼的速度也相对于搓饵更快。与硬饵和活饵相比,那更不可同日而语。

4、易被吸入口。

拉饵的质量更轻体积更小,就更容易被鱼吸入口。当鱼的活力较弱时,使用拉饵能增加中钩率。

5、钓得多。

使用拉饵时诱鱼快操作也快,在同等鱼情下,必然比其他用饵方式钓得更快更多。

拉饵的劣势

1、易招小鱼。

雾化好是一把双刃剑,诱鱼快的同时,招小鱼也多。

2、不耐水泡。

拉饵的溶散速度较快,一般的情况下五六分钟就会化光了,需要及时换饵,不适合守钓。

3、不能挂大饵。

拉饵时的鱼钩越小越好拉。钩一旦太大就不好上饵。所以不太适合在大钩垂钓大型鱼时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拉饵用多大的鱼钩

当拉好饵的鱼钩入水到底,停留两三分钟后再提竿时,应该以鱼钩上还有少量饵料的残留物为最佳。若残留物太多,则说明拉丝粉过多,鱼吸饵时容易挡口。若残留物太少或者没有,则说明拉丝粉少了,附钩性较差。

市面上常见的那些商品拉饵的拉丝粉含量一般都在30%左右。每款商品饵里的拉丝粉含量并非完全相同,直接开饵时所适用的鱼钩大小就会略有差别。比如说野战蓝鲫的拉丝粉含量稍多,可直接用到袖钩五六号。而九一八的拉丝粉含量少一些,用三四号的袖钩就比较合适。用哪一款鱼饵,拉丝粉含量的多少,多用几次,自己就能体会出来了。

每一款拉饵,并非适合所有大小的钩。我们可以用5号袖钩的大小来做参考,以判断一款拉饵里的拉丝粉含量是否合适。

当用的鱼钩小于袖钩5号时,若残留物较多。可适量地稍添加一些不带拉丝粉的饵料来中和一下。比如雪花粉轻麸等。使拉出的饵团较小,残留物也不会过多。

用的鱼钩大于袖钩5号时,不好拉到钩上,并且残留物较少。就需要额外添加一些拉丝粉来增加出丝量。鱼钩越大,添加量越大。当钩形超过8号伊势尼的大小,就不适宜用拉饵做钓了。

当正好用5号袖钩时,残留物合适。就可以无需添加任何其它的东西,直接开饵做钓即可。

如何自己配置一款拉饵

有时当我们需要用拉饵的时候,碰巧没带或者用完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己临时配置一款简易版的拉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选择一款质地稍细腻一些的饵料作为基础饵料。用量杯量取两份基础饵料,再添加一份的拉丝粉。或者一份基础饵料,一份雪花粉,一份拉丝粉。这是一个基本的配方比例,应保持拉丝粉的占比达到三分之一左右。根据用钩的大小不同,适当调整拉丝粉的用量。

有些基础饵料比较粗,需要提前粉碎磨细了来做拉饵。还有一些较耐水泡的饵料,比如颗粒饵。就需要先将颗粒饵提前泡透完全膨胀后,再取少量平铺在食盆内,然后均匀撒上一层拉丝粉。接着继续铺一层颗粒饵,再撒上一层拉丝粉。按照这种操作,直到把所有饵料都弄完了,再将其一起搅拌均匀。

因为各品牌拉丝粉的纯度不尽相同,各种饵料的质地粗细也有差别,如果方便的话,最好在家中提前每次少量的开饵做实验对比,配制出一款较合适的拉饵。

如非必要(比如在钓黑坑需要用原塘颗粒的情况下)还是直接用商品拉饵更方便实惠,效果更好一些。

开饵时的注意事项

每拿到一款陌生的商品饵,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里的饵水比例。

每款商品拉饵,既能开拉饵也能开搓饵。拉饵时的饵水比例一般大概在1:1左右。开制搓饵时要减少水的用量。如果以拉饵的状态去做搓饵,往往会附钩性较差一些。

如果没有十足的垂钓经验,最好使用量杯来开饵。

在任何季节,用五六十度的热水开拉饵的效果都比凉水好。出丝快,状态蓬松柔软,不易返水。不到两分钟基本就醒好能用了。而且热水还能激发饵料自身的腥香味道更大更浓郁。但切记不能用开水,会烫死拉丝粉不出丝。尤其在寒冬,开饵必用热水。其实用热水开搓饵的效果也更好。

饵水混合后,朝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不要着急拢成团,先摊成一个堆,等完全醒发后,再用双手挤压成一个球状。记住,是稍稍挤压,不是揉捏。

按照严格的饵水比例开饵时,在完全醒发前都会比较稀薄。不要急着往里再加干料,等过几分钟后状态就正常了。气温不太低时,需要七八分钟之后才能达到理想状态。

不要一次开太多饵,鸡蛋大小的一团拉饵,一般在钓小型鱼时,能够用两三个小时。鱼饵都是被鱼吃掉的少,用不完扔掉得多。

在潮湿的天气,商品饵里的雪花粉等物质极易返水,形成一个面旮瘩,不好拉还影响雾化。所以开饵的时候一是尽量少开,现开现用。二是下雨阴天时,加水的比例少一点。天气干燥时,就多加一点水。开好后还没用的饵,装在塑料袋里密封,不要被暴晒,保持好状态。

开好的拉饵团,是蓬松柔软又带有一点弹性的,类似我们的耳垂质感。太干太硬了,就拉不动。太稀太软了,就难以做成圆球状。

拉饵的一些操作手法

拉饵的手法叫拉皮不拉里。就是说拉到钩上的饵,不是饵团内层的,是用鱼钩沿着饵团的表层,一路刮下来的。拉小饵时,把鱼钩扎到饵团里浅一些,刮表层的距离短一些。拉大饵时,就把鱼钩扎得深一些,在表层刮的距离长一些。也就是说拉饵的大小,是由鱼钩扎到饵团里的深度,和刮的距离长短所决定的。没有必要去讲究什么侧拉斜拉直拉的手法,越拉越糊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好的饵团不要随便揉捏,以保持其蓬松易雾化的状态。

应时刻保持拉饵团的圆球状,每次挂完钩后,用手将破损的地方轻轻抚平。

饵团不是用五个指头捏住的,是用掌心包裹住的。

拉饵时,不要用力往下按压饵团,保持饵团不乱滚动即可,用力的一方是捏住子线的那只手。

拉饵时,捏住子线的部分,距离鱼钩大约10厘米时,上饵比较得劲方便。

拉饵之前,应先将缠绕的子线分开,借助拉饵盘更易分钩。先拉上钩,再拉下钩。这是两个分开的步骤,不要将双钩一起拉。这会造成上钩的饵,把下钩的子线包裹住了,导致上钩不中鱼。

提竿后,如果钩上有太多残留的拉丝粉,应去掉后再重新拉饵。如果每次提竿后都这种情况,说明饵料里的拉丝粉含量太大了。应添加一些其他不含拉丝粉的饵料来减轻比例。

拉饵的一些其它注意点

并不是拉丝粉越多,越好往钩上拉。有些人往往在天凉时,就喜欢多加一些拉丝粉。实际上,等饵团全醒透后,出丝太多,反而更拉不动。即使拉出来,也是一个大面疙瘩。

有些人觉得用不完的拉饵,放到冰箱里保存几天后,彻底醒透了,更好往钩上拉了。但是雾化效果就大大降低了。用拉饵就是用它的高雾化诱鱼好的特点,所以还是以现开现用为好。

如果在垂钓现场鱼情发生变化,想改拉饵钓法为搓饵时。可以先把饵拉到钩上,再用手揉搓一下做成搓饵。比单纯直接上搓饵的速度要快。

在闹小鱼时,可适当加大拉丝粉的比例,使其更耐小鱼撕咬一些。也可以改用跑铅的钓法,快速到底。如果还是难以应对的话,就只好改成大钩挂搓饵硬饵的办法了。

用拉饵也不是不能钓稍大一些的鱼。有些不太闹小鱼的情况下,四五斤的鱼又比较多,可以加大钩号,加多拉丝粉。通过高频率高雾化来提高诱鱼的效果。比如黑坑,就经常会用到拉饵。散炮加拉饵的钓法,也必须加大拉丝粉的含量,不然很容易让拉饵跟散炮融到一起散落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些比较常用的拉饵

蓝鲫、九一八、红虫鲫、疯钓鲫、大板鲫、化4化6、红虫风暴、一味鲫、鲫鱼套餐、一窝疯,还有太多太多。要问哪一款好用?都好用!

有一位钓友说得太好了,当你把所有品牌的饵料试过之后你会发现:其实鱼是不讲究品牌的!

最后

使用拉饵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上饵的速度,提高雾化诱鱼的速度,快钓鱼多钓鱼。但是如果你的理念跟不上,漂不动不提竿,频率打不快,也就完全失去了使用拉饵的初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