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好人长安君

1

可能很多人都忘了这事儿——两年前,在美国政府的严令下,谷歌宣布自2019年5月16日起,华为将无法获得谷歌官方的安卓系统更新,并且禁止华为使用谷歌的GMS服务。

从后往前看,这是美国针对华为推出的毁灭计划的第二步,再往前推,就是非法拘捕孟晚舟,以引发国际舆论的方式来表达美国对华为打压的决心——以这里作为分界线,欧洲国家在5G方案选择上开始脱离耕耘多年的华为。

第二步的目的何在呢?很简单,打压华为的产品竞争力,让华为的硬件销售量掉下去。毕竟对于全世界的智能手机市场而言,没有谷歌加持的华为就像老虎失去爪牙一样——至少美国人这样认为。

华为的应对很简单——自研系统!这就是鸿蒙系统的由来。

当时国内对此的反应就相当冷淡,友商们冷嘲热讽,但美国知道,华为有这个技术实力。

在此之后,美国才开始在硬件上寻求制裁,华为将海思转正后,美国又瞄向芯片代工领域,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战术目的——遏制住了华为移动设备和5G设备的制造能力。

两年过去了,从战术方面来讲,美国已经部分实现了压制华为发展的目的,华为因为缺芯片,其消费者业务遭受巨大打击,荣耀被迫脱离,华为手机基本上陷入了停滞状态,同时在海外市场,华为的5G业务也遭受重创。为什么说部分实现呢?因为美国主要在硬件方面限制住了华为,但在软件领域,华为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领域,第一是云计算,第二是物联网系统。

鸿蒙系统的优势究竟在哪里呢?

第一,它是一个物联网系统。

这就意味着它能够根据智能终端的不同进行个性化的适配,同时又能够使用同一个核心。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的手机是安卓系统,电脑是苹果系统,智能冰箱是另一个系统,电动汽车又是特斯拉的系统……那么这些设备之间很难实现互联或者说高效的互联,因为设备之间存在着数据壁垒。但是鸿蒙系统可以适配这些硬件,处于同一个系统环境下的这些硬件也能实现最高效的互联互通——这也是物联网存在的意义。

谷歌GMS服务

第二,它是中国的系统。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很重要吗?安卓不是中国的系统不是一样在用。就算担心数据安全问题,那安卓没有将数据放在中国不是也没什么问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话语权。中国企业在安卓系统上没有话语权,华为之前是安卓阵营里话语权最大的中国企业,但依然被谷歌分分钟清理出去,所以别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这么厉害,但谷歌几乎想整谁就整谁——因为安卓的整个体系和框架是在谷歌的主导下建立的。

再直白一点,谷歌拥有安卓系统的“最终解释权”。

有人说在商言商,华为就是不如谷歌才会被制裁,有这种想法的人要么蠢要么坏。因为谷歌的“最终解释权”并没有用在商业竞争里,而是被美国政客们拿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鸿蒙系统就是要再造一个拥有话语权的系统,在这个体系中,中国企业将拥有“最终解释权”,如果鸿蒙系统能够推广开,那就意味着美国不能再随心所欲地干预正常的商业竞争。

这是鸿蒙系统的另一个优势,甚至是最大的优势。

那么为什么在鸿蒙即将推出前,国内的友商们却如此冷淡,甚至Vivo还公开嘲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台积电断供华为至今已经过去半年,不出所料,华为全球市场迎来市场萎缩,在前几年高歌猛进的消费者业务和5G业务都遭受严重挑战,从舆论角度来讲,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美国已经达到目的,已经在逐渐收手——毕竟特朗普也下了岗。

但事实呢?事实上美国对华为的攻击从未停下过。

因为美国实现了最大的战术目的,但是没有实现

华为在寻求生存的过程中,做出了三个方面的努力:第一是芯片制造不停下;第二是发力无人驾驶领域;第三是物联网系统。第一个是绝对核心,第二个是新增长点,第三个是消费者业务的“续命之作”。

从这三个努力,我们也能看到华为的战略目的——它想打造一个“不求人”的5G生态(硬件软件都包含在内)。

这跟国家的战略需求高度一致,也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将“科技创新”列为头等大事——美国对华为的打击让我们意识到科技对中国产业链升级的重要性。

美国当然很着急,尽管换了大老板,但只要是竞争关系都还是要对我们不客气。但是美国的手段已经用尽,它能阻断华为所依靠的一切外力,但无法阻止华为自身的努力。

更让人担心的是,华为在这样的极限制裁下依然实现了局部的“破局”。比如说智能汽车领域,华为的技术创新正在颠覆美国的技术路线。然后又是即将推出的鸿蒙系统,如果推广开来,它也很有可能颠覆智能设备的操作方式,定义新的基于物联网的操作系统。

美国不能直接伸手,但它很想捣乱,那该咋办呢?

它可以利用自身霸权对欧洲及日韩澳等国施加政治压力,自然也可以通过资本和技术优势对国内的某些产业链企业施加影响,对美国而言尤其有利的条件是:国内的众多友商也对华为“虎视眈眈”,对华为早就不满意了。

这就是接下来要说的另一件事:美国痛恨华为有着充足的理由,那么国内的友商们为何对华为如此“敌视”?

第一,华为的发展策略,打破了国内手机行业的平衡。

从手机制造这个行业来说,苹果、三星和华为属于一类企业——研发驱动型,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而小米、OPPO、VIVO属于另一类企业——营销驱动型,它们主要通过商业手段解决产品问题,用现有的硬件组装最有噱头的产品,通过营销来实现企业的发展。

在这些手机企业中,苹果自成一个体系,所以并不会被某一个手机企业针对;三星远离中国市场,同时其储存芯片及屏幕在产业链中拥有重要地位,利益上的冲突很小,又拿捏着它们的命门,自然也很难有什么过节。

而华为不一样,华为对小米它们来说是“你死我活”的局面。华为的崛起过程,就是小米们在国内市场的下跌过程,小米在印度的布局有很大的原因来自于华为在国内市场的迅速增长。除了利益上的直接冲突,更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华为的路线压制——研发驱动型企业相比营销驱动型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在相对发达的市场(中国、印度除外),苹果、华为、三星能够鼎足而立的最根本原因是其产品的独特性,这在最早的HTC上也有体现——“火腿肠”就是因为研发掉链子后才逐渐边缘化的。

这种路线压制会给小米们带来两点不利影响:

第一点,极度压缩它们的发展空间。麒麟芯片华为自产自用,性能迅速赶上高通骁龙,成本易于控制,宣传上也有很大优势(“国产芯片”四个字还是很有市场号召力的,毕竟大家爱国情结还是很重的),华为的市场份额增长很快。

第二点,极度压缩它们的利润空间。这有点类似于“内卷”,华为发力研发,造成产品力的迅速提升,那么小米们也必然要提升自己产品的竞争力,那么除了花更多钱买“好硬件”外,也势必要加大研发投入,但是研发不是种地,春天播种秋天就能收庄稼,它有着非常强的前瞻色彩。所以小米们在那几年所面临的前景就是,市占率不断下降,销量停滞甚至倒退,最重要的是利润空间在缩小。

从某种角度来讲,麒麟芯片的推出直接引发了高通阵营的“同仇敌忾”。尤其在华为展示出在5G领域的深厚技术底蕴之后,小米们已经意识到华为才是它们的生死之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原因,则是华为自身发展策略对友商很不友好。

华为在前几年的发展策略,在友商眼中基本呼应一句俗话——“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小米的营销,华为学到手后发扬光大;OV的线下模式,华为学到手后更加得心应手;友商们硬件配置几乎完全依赖产业链上游,华为自研芯片,在友商传统优势项目上也推陈出新……反正只要友商引以为傲的,华为都无死角地模仿或者超越。但是反过来,友商们从华为这里几乎没有得到任何东西——技术研发靠模仿基本没戏。

华为的芯片不对外供应,按说三星也是这尿性,但谁让三星在中国市场变成了小透明呢。华为自研芯片,宣传上跟“国货崛起”遥相呼应,吃了一大波“爱国红利”——但依赖国外产业链供应关键零部件的友商们只能羡慕嫉妒恨着。

所以这一条概括起来就是一句古话——

3

说回到鸿蒙。

这次OPPO高管公开嘲讽,基本可以定性为“罔顾事实、为黑而黑”,换句话说,这是一位高段位的喷子。

在这里还需要再次重申,从技术层面来说,鸿蒙系统是一个本质上区别于安卓系统的操作系统,从它的设计理念上来讲,安卓系统算是智能手机1.0时代的操作系统,而鸿蒙则是2.0——物联网系统包含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当然了,无论是专业论坛还是知乎这样的社区,对华为鸿蒙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息过。鸿蒙系统甚至还没有展现自己的肌肉,就已经被一群掌握着舆论话语权的所谓业界大佬们判了死刑。有意思的是,码农和技术大神们反而更认可它的原创性。

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鸿蒙的话语权在华为手里,同时华为自己生产手机。

简单来说就是华为既卖手机,又做系统,以后等芯片制造能力恢复了又要自研自造芯片,对业界来说这就相当于“即当裁判又当选手”,好处占尽了。

而放眼全球市场,谷歌主要还是把精力放在了安卓系统上,虽然也有手机和平板,但是业务量非常小。这是安卓系统被众多手机厂商拥护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华为不一样,华为的手机硬件表现出色,如果它再做一个更出彩的操作系统,那么华为将所向无敌。

所以尽管鸿蒙系统开源,甚至华为短时间内手机业务会走向停滞,但是友商们必然会因为担忧华为未来手机业务复苏而带来的巨大威胁。

从利益出发,就可以看到鸿蒙系统想获得小米OV的支持真的很难。

第二个原因,友商们相比以前更加被动。

前边说过,美国从未放下对华为的警惕。在直接手段用尽的情况下,它如果想打断华为的自救,需要的还是国内的友商们。而好巧不巧的是,国内友商们是华为被打压最直接的受益者,换句话说,它们跟谷歌、高通等产业链企业属于高度利益相关的关系。

鸿蒙系统对于中国5G产业来说具有战略意义,对华为来说也至关重要,但是对于小米OV来说有点“为别人做嫁衣裳”的意思。从商业角度来说,给鸿蒙开绿灯就意味着有可能得罪谷歌,同时在可见的未来里,推广鸿蒙并没有太大的获利空间,相反,安卓系统已经很成熟——而且就算把鸿蒙搞好了,话语权不在它们手里,那还不是跟安卓没什么差别。

我相信在这里边,产业链上游施加的影响无处不在,不过它并没有体现于国内舆论,谷歌和高通们的努力就是让小米OV们认清“现实”——友商们离不开它们这些产业链上游大玩家。

在华为被击倒后,友商们相比以前更像提线木偶,当然这也有好处——赚钱更轻松了。

既然赚钱可以轻松,舆论上又都是“成王败寇论”,小米OV们完全可以用胜利者的姿态对华为冷嘲热讽,用热搜和流量将华为所有的努力打入冷宫……它们并不在乎中国5G产业会发展成什么样,更不会觉得自己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我认为这种认知上的差别,也是华为屡屡被国家及主流媒体称赞,而小米OV们却鲜少露面的主要原因。

4

OPPO和VIVO的幕后老板是段永平,这位创立步步高的投资高手和营销大师,如今已经加入美国国籍。很多人或许会因此联系到OV的立场,但在我看来,无论是什么国籍,段永平都是一位纯粹的商人。商人逐利,只要不违法,道德感和虚无缥缈的责任感都是不那么重要的东西。同样对于绝大多数企业家来说,逐利是最大的本分,我们无可指摘。

但是放在更高层面来看,中国企业现在是追赶者,我们如果想实现对美国科技的真正超越,那么亦步亦趋也许最舒服,但也危害最烈。所以这些科技企业做大了,就应当承担起振兴中国科技的责任,所做的商业决策也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完全左右。从这个角度来讲,完全逐利的商业行为就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

我无意从买办或者白手套的角度来看待OV,但是管中窥豹,OPPO高管的表态如果代表了小米OV的态度,那么很显然,矗立于小米OV背后的资本正在试图“扼杀”华为的努力。

这位公关人员,就是一把从内部刺出的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华为的智能汽车布局其实也遭受到了舆论层面乃至于资本层面的“进攻”,不过那是一个糖衣炮弹——为什么华为“不造车”的声明越来越严肃,因为外部力量希望华为迷失于这个“智能汽车革命”。

但华为最核心的发展任务依然是ICT,中国电子信息产业、5G产业和智能汽车产业想要获得长足发展,芯片是必须攻破的壁垒。

华为自身足够清醒,在智能汽车领域,国产汽车相比国产手机厂商们显然更有独立性,所以华为在这方面的努力不会白费。

也因此,鸿蒙系统会很困难,即便国家大力支持。

想破这个困局,要么鸿蒙的体验真的超出安卓许多;要么寄希望于小米OV们放下成见,不执着于盈利,能从非商业角度来思考一些问题,同时,华为也需要做一些妥协——如果想让鸿蒙成为中国市场主流,那么至少应该让渡一些话语权给友商们。

如果友商们真的拥有身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