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走了。

很突然,那天听到消息时,我刚吃完饭,望着饭桌上空空的碗,眼泪不由自主流下来了。

作为农村人,我是先听说“杂交水稻”,后来才在电视上认识袁老这位“杂交水稻之父”的。

每次听到他的名字,我就想起小时候听爸妈谈论水稻丰收时的欣喜,也越发敬仰这位国之脊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几天重温了很多袁老的事迹,当读到袁老写给妈妈的信后,我敬仰的名单又多了一个。袁老的妈妈,这个对他影响最深的优秀母亲,让我肃然起敬。

袁妈妈不简单,她本是富家千金,又是教会的高材生,还曾经当过老师,后来为了孩子辞职回家。

从袁老的信中看出,妈妈从小就很重视对他的教育,德智体都没落下。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袁妈妈绝对是站在鸡娃前沿的优秀家长。

更重要的是,虽然紧抓孩子的教育,但袁妈妈没有田雨岚式的一味施压,她的很多教育方法值得我们这些后辈认真学习汲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妈妈抱着袁隆平,旁边坐着哥哥01培养兴趣是基础

袁老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除了世人皆知的科研成果,他本身还是一个游泳健将。他曾经获得武汉市游泳比赛第一名,当年还差点被省游泳队选上。

他英语也说得很溜,在国际性论坛中,以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完成了长达20分钟的演讲,回答与会者提出的问题,让众人很是惊艳!难以想象,一个从未出国留学的中囯人能说出这样流利的英语!

而这些,是他妈妈带给他的。

袁妈妈作为教会高材生,英语功底深厚,儿子在她的启蒙下,从小娴熟掌握英语,所以才能阅读先进的英文版科学文献,才能拥有超越时代的视野。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在妈妈的引导下,袁老学会拉小提琴,此后小提琴成为他一生的慰籍。当年要去安江这个偏僻山区上班,父母担心,他却用“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来安慰妈妈。

袁妈妈从小培养孩子的这些特长,放到今天的鸡娃届也毫不逊色。英语、乐器、游泳,兼顾了文化学习和素质教育,还不忘让孩子锻炼强壮体魄,足见袁妈妈的高瞻远瞩。

更难得的是,袁妈妈“鸡娃”,并不像有些目的性强的家长一样,只为了考级或应付考试,她把这些特长变成孩子自己的兴趣,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结果很明显,这些特长伴袁老一生,七十岁之前他每天去江河游泳,八十岁还在晚会上拉小提琴。

相比之下,同样让孩子学乐器的我羞愧难当。当初小妞也是兴致勃勃学古筝,后来有惰性不愿练,我却一再逼她练习,把她逼得连原有的兴趣都消失了,现在家里的古筝都积了厚厚一层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以德为先是核心。

袁妈妈说过:孩子的智商如同一座宝库,只有品德和情操才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

她这样想,也这样做,从小就很注重培养孩子的德行。

虽然生活在都市并且家境较好,但她从没瞧不起农民,相反很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观。

她带孩子去果园参观,告诉孩子水果和粮食是地里长出来的,穿的衣服也是地里长的棉花做的,让孩子明白土地是生命之源。

她带孩子去游览神农洞,讲神农诞生的故事,告诉孩子要珍惜粮食,将粮食深深印在儿子的心中。所以后来袁老曾说:

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她给摇篮里的孩子讲尼采这位伟大哲学家的故事,教育孩子要有意志力,要百折不挠,所以后来袁老在研究杂交水稻时才能败而不馁,坚定信念。

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孩子明白节制惜福;告诉孩子要博爱、诚实,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可以说,袁老能成为让人敬仰的国士无双,离不开母亲从小对他的道德品质教育。

孔子说: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行是一个人的格局,有才无德之人往往格局太小不堪大用。

但是,现在很多鸡娃的家长恰恰忘了德育!

他们忙着给孩子补文化课,带孩子学特长,为了让孩子多学一点有用的知识,可以容忍孩子的蛮横无理和娇骄二气,却忘了德行才是最该从小熏陶和培养的,才是鸡娃的最高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坚持鼓励是关键

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年代,为了教养孩子,袁妈妈辞职回家当全职妈妈,从北平到汉口到重庆,不管怎么动荡变迁,袁妈妈都不放松儿子的教育。

袁老的中小学合起来共读过八所学校,可见那个年代受教育的艰难。可不管多么辛苦,袁妈妈依然坚持尽量给孩子高质量的教育。

除了找学校,她自己在家也时常鼓励孩子学习。袁老小时候好奇心特别强,感兴趣的事情就会动手去尝试,妈妈不但不阻止他,还在他失败时鼓励他继续努力。

正是在妈妈的坚持和鼓励下,袁老才能获得了系统的现代教育,考进西南大学,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大学生。

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老的科研不是一帆风顺,曾有过许多次失败,但他不被困难吓跑,坚定不移继续研究,这得益于母亲的支持和鼓励。为了让儿子放心工作,袁妈妈告别呆了一辈子的繁华都市,来到偏僻的小山村照顾他。

仔细想想,现在许多父母辛苦鸡娃却没有效果,甚至引起娃的逆反,应该不是鸡娃的错,而是打开鸡娃的方式不对。

《小舍得》中,南俪“鸡”女儿的失败,就是因为她不懂得鼓励女儿,反而用米桃来打压女儿,才迫得女儿离家出走。

德雷克斯说过: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作为家长,我们要善用鼓励,在孩子失败时鼓励他勇敢面对挫折,在孩子取得成绩时鼓励他更上一层楼,引导孩子奋发向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老十分感恩母亲对他教育,正是因为母亲从小的“鸡娃”,才让他更够拥有隐形的翅膀,去更广阔的天空展翅翱翔。

他在信中深情地说:

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而读完这封信的我,默默地坚定了鸡娃的心。

(本文所有引用的文段,都来自袁隆平爷爷写给母亲的信《妈妈,稻子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其他文章:为什么孩子不听你的话?那是因为家长没掌握双向沟通的密码

“得阅读者得天下!”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可以这样做

《小舍得》终于明白,生活白痴长公主为何成为全剧最受欢迎的祖辈

我是@颖妈育儿记,关注我,与你分享育儿知识,探讨育儿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