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一场任务艰巨的世纪大考,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日前透露,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制定,研究各行业各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特别是能源领域的转型发展,如何精准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地方在迈向碳达峰过程中的具体实践路径应有怎样的考量?在5月18日的国是论坛上,多位专家就上述问题发表观点。

“双碳目标”带来发展机遇,巨大投资涌入能源行业

距离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我国还有不到10年的时间,实现碳中和也只有30余年,“掌控这个过程的平稳和安全是一个重大挑战,也是一个艰巨任务。”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说。

在他看来,让这一巨大变化实现的重要抓手是科技。技术发展的背后,则是巨大的投资。朱民介绍,据估算,从现在到2060年,我国每年将有相当于GDP总量1.5%~2%的资金投入新能源、能源基础设施,及碳中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转型之中,预计今年将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以后还会逐渐增加。这个巨大投资,会引起全面的经济变化。

“碳中和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变和生活方式变化,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能源结构变化,更是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技术的再造。”朱民表示,碳中和一定会推进更新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碳中和不单纯是一个绿色的故事,更是一个再造中国经济的巨大机遇。

新的增长故事要从对国民财富的理解讲起。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表示,国民财富一般有不同的构成比例,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国民财富主要由物质资本构成,比如房子、机器、汽车等。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服务业占比会越来越高,这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同步变化的,是未来的趋势。

换言之,在未来的40年里,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国民财富会发生变化,即要求自然资本的存量、增量都要有显著增长。

由此,邹骥描绘出了一个新的增长逻辑: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划定碳资产边界;向市场主体有偿分配碳资产产权;培育碳市场,交易碳资产,发展碳金融,发现碳价格;刺激低碳投资和技术创新。

“今后40年发展,中国将走上一条绿色道路,这条道路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大国尝试过。”朱民说,当欧美国家走向绿色发展时,其收入水平、经济结构、能耗量等已使得这个任务相对容易,而对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新型经济体而言,要在增长同时保持碳中和、保持绿色发展,“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朱民表示,基于中国独特的机遇和能力,在绿色发展领域甚至有可能创造一个新的经济理论。“这是一个发展范式的改变,我们正走在世界前沿,想象空间无比广大。”

部分地区应率先进入碳达峰,建设碳中和创新高地

近年来,我国每年二氧化碳排放处在大约100亿吨的水平。“要防止一些地方借碳达峰来‘攀高峰’‘冲高峰’,关键是要防止发展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冲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指出,要想着不是为了(数字)高,而是为了下一步实现碳中和,因此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的窗口期和关键期。期间,我国70%~75%的地区碳排放实现达峰,才能在2030年顺利实现达峰目标。”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判断。

李俊峰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有全局观念,要有紧迫感。全国要在2030年前达峰,意味着至少大部分东部地区,如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都要在“十四五”期间达峰。

“现在一些地方有‘达峰恐惧症’,害怕当前碳排放还没有真正达峰,将来一旦增长,该怎么办?”李俊峰解释,其实,碳达峰只是一个拐点,之后可能还有一些波动,包括小幅的增长、下降等反复,随后慢慢地经历一个平台期。

碳达峰之后,应如何走向碳中和?李俊峰认为,我国许多地区,包括海南省、深圳市等地,已经可以开始谈论碳中和的问题了。虽然距离实现碳中和还有40年,但若是浙江、广东、海南等地不在2040年或者2050年率先实现碳中和,全国则很难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由于高耗能、高碳化能源特征显著,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碳排放的一个重点区域。但与此同时,长三角也是中国绿色低碳领域发展的重要基地。

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院长朱晓明表示,在绿色发展方面,长三角已经有了较多的储备。比如,长三角是中国光伏制造产业链最完整、产量最大、企业和从业人员最集聚的区域。在技术创新方面,该地区光伏、氢能、储能等碳中和相关领域的产业规模和技术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未来,该地区如何更好地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服务?朱晓明建议,一是要以应用拓市场,建设世界级的低碳产业集群;二是继续压降煤炭的消费,着力降低燃煤比重;三是强化智能电网建设,增强源网荷储一体化调度能力。此外,还应建设碳中和的创新高地,设立一批高碳企业的脱碳技术、建设一批碳中和的试点示范项目等。

(中国电力报记者 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