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赵括只是一个会纸上谈兵之人,光知道用理论知识而不懂得什么是随机应变。因此他才会带领赵军在长平之战中输得一败涂地,让赵国再也没有了和秦国对抗的资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赵国因为抢占了上党郡而引来了秦国的攻打,当时赵国的老大赵孝成王就派廉颇带领兵马去对付秦军。而廉颇和秦军的主帅王纥交手了几次始终都没有取胜,最终不得不固守长平达三年之久,虽然严防死守是一个好办法,但是这种办法对赵国来说是行不通的。

因为赵国只是单纯的军事实力强而已,其余方面都不行,尤其是经济方面,这样就导致赵国在这三年中损耗了无数的钱粮,甚至到最后,连赵孝成王自己都快吃不上饭了。如果再这样拖下去的话,赵国的军队估计都快要饿死了。

而且赵国的军队以骑兵为主,骑兵讲究机动性,这样总是打阵地战是不合适的。再这样打下去的话,估计那些骑兵都成为废品了。

因此赵孝成王就对廉颇下达了命令,让他速战速决,可是廉颇还是坚持自己的打法,这就让赵孝成王心中有所不满了。

有人会问了:秦国劳师远征就不消耗钱粮吗?秦国是消耗,但他们有消耗的资本。自从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各方面实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才能让秦国慢慢走向了全盛的道路;而且从那时候起,秦国修建了很多渠道,这样在后勤运输方面就方便了不少。

可以说长平之战也是商鞅变法和胡服骑射的较量,商鞅变法是全方面进行变革,这才让秦国有了统一的基石;而赵国通过胡服骑射只能让军事实力变强,这样只能短暂称霸而已。综合实力更强的才有可能走到最后,当年冷战的结局不就说明一切问题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话说回来,当赵孝成王看到廉颇始终避而不战的时候就开始想着换帅了,因此中了所谓的“反间计”而换了赵括当主帅。当赵括走向战场之前,赵孝成王就对他说了,让他务必要速战速决,毕竟赵国真的耗不起了。

与此同时,赵国还向齐国借粮想着暂时渡过危机,不过齐国因为之前五国伐齐之仇而直接拒绝。因此,赵孝成王也无能为力了,只能等赵括那边快速取胜了。

而当赵括走向前线以后,就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局势而作出了有利的判断,只不过他始终不知道,对面已经偷偷将主帅换掉了。

如果还是王纥当主帅的话,或许赵括还有取胜的机会,可偏偏秦国这时将主帅偷偷换成了白起。直到决战的时候,赵括才明白秦国主帅已经换成白起了。

白起是何人,是当时的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是秦国的武安君,创造了很多惊人的奇迹,赵括败在这样一位对手的手下也并不丢人。

而且需要说明一点,白起在这场战争中也就是前线指挥者而已,真正的负责人是秦国老大秦昭襄王嬴稷,可见秦国非常重视这场战争,不解决赵国这个可怕的对手后患无穷。

嬴稷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老大,他在位期间取得了很多惊人的成就,而赵孝成王可是一个资质平庸的君主,君主的能力也对战争局势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这场战争之胜负基本已经确定了。

虽然在这场战争中的输家是赵括,但是他也给予了秦国致命一击。在60万秦军对抗45万赵军的时候,秦国自己也阵亡了25万士兵,而赵国自己也不过损失了5万兵马而已。因此当战争结束以后,白起为了泄愤,就将40万赵军俘虏全部杀掉了。

在这场战争结束以后,白起也对赵括有了这样一番评价:这小子如果不死的话,肯定会成为我军大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即使赵括带领大军输掉了长平之战,然而他在这场战争中表现也非常出色,可以说给予了秦军重创。虽然秦国最后获胜了,但是也掉了一层皮,因此等过了几十年才彻底消灭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