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少帅张学良不顾部下反对,决意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但张学良还是太过天真了,到达南京之后,老蒋便不顾多方劝阻,将张学良软禁,这一软禁就是几十年。

张学良并非无名之辈,老蒋强行将人扣押,社会各界反对声不绝,但老蒋却是坚决不放人,直到老蒋和蒋经国这两代人去世,张学良才重获自由。

老蒋临终之前,奄奄一息,许多人试图趁这个机会把张学良救出来,但是老蒋却坚决不许,还特意对蒋经国交代:''不得放虎!''蒋经国自然是唯父命是从,于是,张学良依旧被关押着,一直关到九十多岁,把自己的对手都熬死了,才换来了自由。

一个已经被软禁了许多年的人,怎么还让老蒋如此忌惮呢?1941年,老蒋的心腹宋子文特意给老蒋写信表示:''夙知我兄爱注之殷不敢壅于上达。际兹圣诞佳辰,普天均沾惠泽,可否宽其约束,俾得料理家务,慰其妻子。''

宋子文轻易不会替人求情,之所以为张学良特意写信来求老蒋,无非还是顾及社会舆论,张学良毕竟是当时颇有影响力的将领,也算是抗战的有功之臣,和老蒋也有交情,于情于理,老蒋把人软禁都是不合适的。

但是老蒋却给宋子文回信说:''汉卿思想与心理至今仍未改变。外间现有反动分子为其奔走活动,并鼓动捣乱。恐此时经处外,必受反动分子之包围,于国于彼皆属不利。''老蒋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按他的意思,他对张学良不是软禁,而是管教,希望张学良洗心革面罢了。至于社会上营救张学良的活动,老蒋感到十分担忧,作为一个独裁者,他绝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对手得到这么多的声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蒋把试图营救张学良的人直接污蔑为''反动'',就足以说明他的态度,事实上外界的人越是想要营救张学良,老蒋就越觉得此人不可放。我党也曾经多次提出请老蒋释放张学良,但均遭到拒绝,大概人们也把老蒋想得太好了,觉得他再过分,至少还要些脸面,但是穷途末路的老蒋却真的连脸面都不顾了,直接把张学良带到了台湾,可谓是要把事情做绝,任谁来救,一概不从。

当然,如果不是外界的舆论压力太大,可能张学良早就成了孤魂野鬼,和张学良同样发动西安事变的杨虎城将军便惨遭杀害,张学良离被害也只差一步,老蒋早就想找个理由动手,但是宋美龄力保,英国美国方面也不答应,老蒋只能退而求其次,不杀,但也坚决不放。一个昔日威风赫赫的少帅失去自由,这屈辱或许比死亡更深。

大部分人是搞不清楚老蒋脑子里在想什么的,他这样想杀张学良,却又好吃好喝好招待地把人关着,这几十年的软禁生涯里,张学良的生活费用可不是一笔小开销,这种行为的确是让张学良时时感到如芒刺背,但反过来说,一个仇人在自己眼前,想杀却杀不得,这不也是恶心自己吗?老蒋这是何苦来哉?

但老蒋却觉得,这已经是最好的处理办法,很多人觉得张学良已经被老蒋软禁,说明他的权势在老蒋之下,威胁不到什么,放了又能怎样呢?可老蒋却觉得张学良是个心腹大患,因为少帅对于三十多万东北军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老蒋能调动的只有中央军,东北军并不服从老蒋管辖,虽说后来有东北易帜,老蒋成了名义上的最高统帅,但实际上,还是张学良更得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老蒋一直绞尽脑汁去分裂、控制东北军,他在东北军中煽动将领反目,安插自己的心腹,同时把东北军的编制打散,经过老蒋的一番操作,东北军的凝聚力已经大不如前,只能任由老蒋摆布。但是老蒋做到这一点有个很重要的大前提,那就是张学良不在。

如果张学良仍在军中,老蒋或许就无法控制东北军了,东北军的各大将领互相看不顺眼,但多少都会给少帅面子,这是老蒋最担心的事情,张学良如果被释放,那就意味着他要失去一部分权力。

乱世之中,枪杆子有多少,权力就有多大,庞大的东北军是梗在老蒋心头的一根刺,无论承受多大的压力,他都不能让张学良这只''老虎''回去。自从西安事变发生,老蒋就对张学良失去了信任,因为他发现张学良不是一个听话的人,尽管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抗战,但是在老蒋眼里,这就是赤裸裸的造反。

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没想到张学良笑到了最后,等到了重见天日的一天。但是这个故事里,的确没有赢家。蒋氏父子两代人费尽心机,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张学良被软禁了54年,恢复自由的时候,也早已风烛残年,年轻时的宏图大业再也没有希望实现了。最终他们都被埋葬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