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能堡在历史上出现两次意义重大的战役,第1次发生于1410年7月15日,德国将其称为“坦南贝格会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2次是一战期间,作战双方为德意志帝国和沙皇俄国。战斗相当激烈,以沙皇的失败而告终。鲜为人知的是,俄国的这一次失败居然与一记耳光有关。

也正是由于这一记耳光,让沙皇俄国于1917年在革命的运动之中倒台,从此沦为历史。那么,为什么说俄国的失败与一记耳光有关呢?

对于俄国在坦能堡会战中的失败,很多人认为与战线拉长、后勤物资补给不足、军事将领傲慢和部队内部矛盾等有关。

对于这次战斗,俄国共投入两个集团军,不过它们的两个军事将领并不怎么合得来,甚至在见面时还有擦枪走火的危险。

这两个人就是伦南坎普夫与萨姆索诺夫,至于他们之间的矛盾,还得从1904年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说起。

战斗爆发不久,萨姆索诺夫所在的部队不幸被日军重重包围,为尽快地解脱出来,只能像距离他们非常近的伦南坎普夫求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被困中突围之后,萨姆索诺夫所在的部队没有几个人活下来,后来他才了解到整个事情的始末。原来,伦南坎普夫始终都按兵不动,就看着萨姆索诺夫的战友们一个个地死去。

对此,萨姆索诺夫相当气愤,与伦南坎普夫直接的仇恨也算是结了下来。

日俄之战,只是让姆索诺夫与伦南坎普夫彼此之间看不惯,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仇恨不仅没有得到化解,反而变得越来越深。

实在忍无可忍,姆索诺夫上前一步就打了伦南坎普夫一记耳光,让两人彻底陷入无法调解的状态。

同样是俄国的高级将领,伦南坎普夫哪能受得了这样的羞辱?气急败坏之下,便同萨姆索诺夫狠狠地厮打在一起,无论旁人怎么劝都劝不了。

自此之后,不管是平日里的讨论,还是政治意见方面的态度,两人都走向截然相反的方向,想尽办法给对方使绊子。

不过,一记耳光之仇,让他们始终都提防着对方,并且想尽办法地想要撂倒彼此。

随着一战爆发,似乎老死都不想往来的两人再次在战场上相遇。对于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俄国军队不公开的秘密,不过为了赢得战争,统治者依然让他们配合着作战。

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因为伦南坎普夫与萨姆索诺夫彼此之间的不融合,倒给了德国军队一个绝佳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当时德军在东线的力量很弱,总兵力还不到俄国的一半,所以鲁登道夫同意这一作战方案,也是无奈之举。而就因为他的这一个决定,才让德军赢得以弱胜强的机会。

个人仇恨上升至亡国亡君

德军实施各个击破的计划不久,伦南坎普夫果然就上了套,被德军的诱敌之计所迷惑,一开始时取得一系列的小胜利,内心变得越来越轻敌。

为了抢得头功,伦南坎普夫开始与萨姆索诺夫的集团军拉开距离,跟着德军的步伐移动,欲要“全歼德军”。

历史总是如此戏弄人,与日军交战时,伦南坎普夫因对萨姆索诺夫见死不救而让两者产生仇恨。

这一次,萨姆索诺夫再度陷入围困之中,对伦南坎普夫也算是一种考验,似乎想让他弥补过往的过错。

然而,伦南坎普夫还记得沈阳火车站的那一记耳光,同时想要保存实力的心态再次起作用,让他再度选择,冷眼旁观,让萨姆索诺夫的集团军彻底失去被救援的机会。

伦南坎普夫选择隔岸观火,眼睁睁地看着德国精锐部队将萨姆索诺夫的集团军吞噬殆尽。到最后,12万士兵全部阵亡,14万士兵被俘虏,最高将领萨姆索诺夫无奈地选择了自尽。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沙皇俄国很快就在东线丢掉全部优势,让接下来的战斗接连地失败,这也直接导致了沙皇帝国在1917年被推翻。

所谓上阵仍需父子兵,就算不是父子兄弟的亲密,将帅之间仍需要做到关系密切,才能在战斗中取得胜利。从坦能堡战役来看,沙皇俄国的灭亡实属必然。因为腐败的程度已经蔓延到军队之中,一些军官为了个人利益,罔顾国家和大局,最终导致军队全面溃败,以至于国家也随之灭亡。所以,将帅之和,关系到国家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