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离别往生是生命必然的归宿,但这个初夏,一位老人的离去还是引发了无数人的悲痛、不舍与怀念。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午,众多群众自发走上街头送别袁院士,他们前往医院门口献花,有的还献上袁院士一生魂牵梦萦的水稻来表达哀思;他们聚集在道路两侧目送灵车缓缓经过,一声声“袁爷爷,一路走好”,道不尽的离殇;而此刻的网络上,更是无数的缅怀、无数的悼念、无数的致哀……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能赢得亿万人景仰?而我们景仰他的,又是什么呢?

有人称他为“东方稻神”,没错,这就是袁隆平一生最卓越、最值得景仰的成就。

他当然是一名顶尖的科学家,但他已经不能仅仅用科研水平来评价,更重要的是,他的科研所面对的是最广泛的人群,所要解决的是最基本的吃饱肚子问题,而他的贡献,也是最基础、最不可替代的。正是他,培育出的高产杂交稻让久困于饥饿的人们端稳了饭碗、告别了痛苦。

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的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多万人。吃上饱饭,这曾经对中国人近乎图腾一样的追寻,在今日中国成为现实,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科学家,居功至伟,必将长存史册。不但如此,他的杂交稻还走出国门,在菲律宾、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开花结实,推广面积达到150万公顷,也为世界减少饥饿点亮了希望。

如今,尽管我们早已经迈过了温饱线,吃上一碗米饭早已不是难事,但即便是最富足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依然从小会被教育:碗里的米饭不能剩,不要浪费。这是对粮食的珍惜、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是对千千万万为中国人吃饱饭穷其毕生精力的科学家以及农民的感恩。从今天起,让我们认真吃完碗里的每一粒米饭。这,也许是对袁院士最深的告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院士为人所景仰的,还有他身上鲜明的科学家精神,永不放弃、永不停歇、永无止境。

他是水稻杂交育种的开创者。所谓开创,就是勇于挑战当时几乎被认为是“真理”的主流理论,在岩壁上凿开一扇大门、从荆棘中踩出一条路来;他是一生都不曾停下脚步的奋斗者。功成名就后,最爱的依旧是他的稻田;生命中最后一个“南繁季”依旧不曾缺席,还像候鸟一样飞到海南南繁基地;80多岁高龄,依旧能怀揣“滩涂变良田”的梦想整装启航;他同时也是不停挑战生物极限的攀登者。

关于科研的意义和价值,袁院士曾有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表述。那是在2015年,彼时,国内粮食“三量齐增”,有些人认为粮食“多了”,甚至开始质疑科学追求极限高产的意义,认为“划不来”。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当时专门就这个问题采访了袁院士。

他说,科研攻关和现实中划不划得来是两码事、两个思路,不能用纯经济的思路去考虑问题。科研攻关在经济上也许划不来,但是它的科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是一种技术储备,一种可能性,也为大面积单产的不断提高探索路径。

最后,这位当时已经85岁的老人眼神坚定地对我们说:“追求高产更高产是个永恒的主题。目前我的超级稻攻关正在向每公顷16吨迈进,我很满意但并不满足,我还要向每公顷17吨、18吨继续发起冲击。”

总有些人,在不为人知之处替我们负重前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世界粮食形势的动荡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也再度警示我们回头去看,莫忘历史。而回头的瞬间,蓦然看到袁院士并不高大的身影,此情此景,叫人如何不泪目?

袁院士是令人景仰的,也是让人乐于亲近的,这源自他朴素而真诚的人格魅力。喊出“袁爷爷,一路走好”的想必都是90后生人了,在网络上,用袁院士头像做的表情包很受欢迎,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喜爱。

的确,他值得这样的喜爱。他低调朴素,笔者几次采访,印象中他总是穿着半旧的西服、格子衬衫,脸色黝黑,不拘小节;他谦和友善,身边的同事、学生、朋友能说出很多这样的故事;他还幽默豁达,时不时地冒出“我也是90后”这样的金句,被称为“老顽童”、“梗王”、“国民爷爷”……

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彪炳史册的成就、立下不朽的功勋,同时又有着“有趣的灵魂”、受到跨年龄段人们喜爱的老人,离我们而去了。让我们再一次缅怀他的生平、感恩他的贡献,并带着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继续奋斗前行。

袁隆平千古!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江娜

图片:来自微博

监制:杜兰萍 编辑: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