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13年,深夜,养心殿内,来回踱步的康熙皇帝,突然问跪在地上的王吉贞:“你父亲反了!你知道吗?”

这句话犹如五雷轰顶,王吉贞惊呼一声,睁着惊恐的眼睛瞧着康熙,牙齿迭迭打颤,忙又颤声答道:“奴才……奴才……奴才并不知晓”。一阵沉默之后,康熙皇帝将一份折子递给王吉贞,他没读几句满头就冒出冷汗,已经知道大难临头的他,浑身发抖,上下牙床撞击,再也说不出话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王辅臣突然追随吴三桂反了

这份折子禀报的就是王吉贞的父亲平凉提督王辅臣在平凉叛乱之事。王辅臣的叛乱,对于康熙皇帝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康熙皇帝本来准备集中力量干倒吴三桂,其他叛乱者则是能抚则抚,王辅臣叛乱彻底打乱了他的布局。后方不稳,让他不得不调整策略。

早在吴三桂起兵之初,就安排汪士荣到王辅臣处策反。但王辅臣丝毫不为所动,将汪士荣和招降信交给了康熙皇帝。这令年轻的皇帝喜出望外,处死汪士荣,不仅嘉奖王辅臣忠贞不二,还给王辅臣留在京中当人质的儿子王吉贞升了官。

2、王辅臣谋反的真正原因

然后,忠贞不二的王辅臣却在短短一年后反叛朝廷,这令康熙皇帝匪夷所思。其实,这一切都与康熙皇帝的人事任用有关。康熙皇帝轻率的任命大学士莫洛为山陕总督,有节制王辅臣之权,却没注意到两人之间有过节。而且莫洛也非心胸开阔之人,到任后处处与王辅臣作对,陕西的形势骤然变得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十三年年底,二人间的关系彻底恶化,发生了火并,莫洛战死。这下王辅臣没了退路,于是致信吴三桂,表示愿意追随他反清。

3.如何处置王吉贞最为有利?

如何处置王吉贞,这个问题在康熙皇帝的脑中紧张地思考着。杀掉他,比踩死一只蚂蚁还容易。但如果王辅臣还有挽回余地,杀掉他的儿子只能激他决心与朝廷为敌到底。但是放掉他,又怕放虎归山。

于是,康熙皇帝决定先看看王吉贞到底是个什么货色,如果才干出众,那还是要杀掉的。一试之下,王吉贞吓成一滩烂泥,让康熙皇帝放下心来。他决定放王吉贞回去,让他给王辅臣代话,希望他迷途知返,朝廷既往不咎。

儿子的平安归来,让王辅臣喜出望外。他并没有马上表态,现在吴三桂和康熙打得不可开交,谁赢还不一定呢,王辅臣并不急于做决定,他选择观望。康熙的策略虽然没有完全奏效,但至少让王辅臣举棋不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康熙令老将图海出任抚远大将军,赶赴西北主持平叛。图海围城和攻心并用,安排周培公入城劝降,王辅臣权衡利弊后俯首称臣,康熙也践行诺言,既往不咎。

结语:康熙皇帝对王吉贞的处置十分高明,他没有被情绪控制,将王吉贞杀掉以发泄怒火,而是极为理智地权衡利弊,利用王吉贞实现自己的招抚意图,以配合自己在平定三藩中的战略大局。在他的眼里,永远能够分清楚什么是战略,什么是利益,什么是无用的情绪,能够完美地处理好战略、战术和个人情绪的关系,这也是康熙皇帝在位61年,能够实现平三藩、收复台湾等伟大功绩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