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想一旦形成固定模式,便很难再接受新的东西,而人的身上一旦贴上了某种标签,时间一长,这个标签就会变成一种束缚,禁锢着你止步不前。

说起金铭,九零后可能更多想起的是《爱情公寓》里的陈美嘉扮演者,李金铭。但此金铭非彼金铭,她是琼瑶御用小女主,电视剧《婉君》的小婉君,童星金铭,也是许多七零、八零后的梦中情人。如今已经40岁的她,现状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巅峰时退出

最近,金铭在社交平台上说,她得到最多的评价应该就是童星。但这种评价时间长了就变成了标签,就会成为一种禁锢。就像六一儿童节又快要开始了,40岁的她又要开始陆续收到各式各样的节日活动邀约,她自己都不想再过来。那么,40岁的她为什么还能收到儿童节的邀请?童星出道的她转型有多困难?

金铭1980年在北京出生,从小就长得十分漂亮,葡萄一般的大眼睛水灵灵的。在金铭八岁那年,因为讨喜的外形,在父母带她去试镜琼瑶剧《婉君》时,一举拿下了这个角色,也因为这个角色,让她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小婉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金铭正式出道,走上了童星的道路。起点很高的金铭在走红后,参加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上过央视演小品,在春晚上唱过歌,基本上她的整个童年就是在荧幕上度过的,金铭的模样十分讨人喜欢。

撒贝宁曾在一档节目中说过,在他十四岁的时候,他就跟他爸妈说,“金铭,永远生活在15岁的金铭,我一直在为你守候着”,虽然是小时候孩子气说出来的话,但也足以证明,那时的金铭有多红。

金铭出道即巅峰,如果一直在演艺圈发展下去,一定会大红大紫,流量不输于现在的任何一位。但她却出人意料地在高考后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大学和专业,并且人家是随便试一试就考上的北京大学,简直是“拉仇恨”!

大众都以为成绩优异的她从此会退出荧屏按照专业的发展专心搞事业,金铭又一次出乎意料地选择了回归演艺圈,拍起了电视剧。

回归失败,造就事业

回归老本行的她,不再像小时候那样顺利,影视行业更新换代速度如此之快,每一天都可能会有新人出道。而金铭因为小时候太过顺利,多少有些自视甚高,觉得自己重新回归后依旧能够到达巅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大后的金铭,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讨喜,没了小时候那种灵气,被许多人攻击长相:小时候那么好看长大了就变成这样、过气童星、这还是我印象中那个小婉君?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层出不穷。可要是继续“扮嫩”,她自己都受够了。

没什么流量的金铭在复出后出演的都是一些不温不火的小角色,曾经喜爱她的人一个个替她着急,金铭的心态反而放得很平,别人说她以前是个童星,以前红,现在不红,她对此的回应就是花无百日红。她觉得谁都一样,不管是现在当红的还是以前当红的,人人都会经历一个这样子的过程,她并没有太在意这一切。

现在的金铭,已经41岁了,但是年龄对她来说,好像没有什么意义,岁月并未在她脸上留下过多的痕迹。已经41岁的她,并没有像大家想象中那样结婚生子,她对婚姻有着自己的想法,她认为,婚姻不是女人的必需品,爱情也不一定非要走进婚姻。

经历过两次失败恋情后,金铭的重心更多放在自己的事业上,她成立了自己的传媒公司,当起了女老板,工作之余尽情享受自己的生活。从她分享的生活照可以看出,生活惬意自在,这才是她所追求的。

成败皆在童星

作为童星,金铭塑造的经典人物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一些人心里,金铭永远是小时候的那样,童星是她挥之不去的标签,所以在很多小时候看她戏长大的人心目中,金铭就是孩子的代表,这是为什么会有好多六一儿童节的活动都来邀请她。

金铭长大后的演艺事业不顺利也是因为童星的影子一直伴随着她,同时限制着她,而她复出后并没有转型成功,因为给观众的印象实在太过深刻,很难拓展其他形象的业务。和金铭一样转型失败的,还有释小龙。小时候可可爱爱的他长大后走的是硬汉风,长相、演技都很不错,但是观众并不买账,纷纷表示难以把小可爱和现在的猛男联系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金铭、释小龙相比,同样是童星出道的杨紫、张一山等,显然在转型这块是很成功的。杨紫和张一山在《家有儿女》里小雪和刘星的角色一直伴随到他们大学毕业,毕业后的两人抓紧时机转型。

张一山因为本身就带着痞帅的气质,之后走的硬汉风还是很符合自身气质,加上他精湛的演技,能把人成功带入到角色中,他在《余罪》中的余小二,让观众纷纷喊话刘梅,刘星长大后进了少管所,这也体现了大众对他的认同。

而“小雪”杨紫,在最开始的转型之路也是很艰难,人们对她乖乖女印象太深刻了,但她肯下功夫,长大后陆续拍了不少的剧,她在和邓伦合作的《香蜜沉沉烬如霜》里的哭戏十分感染人,让人直呼小雪长大了!

由此可见,童星难以转型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小时候演技太好,给人的印象太深,导致长大后拍戏很困难,但是只要找对定位,努力磨练,继续坚持,总会刷新观众对自己已有的定义,成功转型。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逐渐变化,长相、性格、外貌,他们可能不再符合大众的期待,而大众也因为根深蒂固的印象对他们十分苛刻,这是一种不公平的表现。比起抵制,更应该放下心中的成见,接受他们的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