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大清决定要跟北方的俄国干一仗,为打这一仗已准备了三年。此时的天朝绝谈不上兵强马壮国库充裕,前几年刚平定三藩、收复台湾,耗费了不少银子,钱袋子比脸还干净,按说是该休养生息的。

从威胁程度来说,北方俄国远不如西边的准噶尔汗国威胁大。噶尔丹先后灭掉了哈萨克和叶尔羌,准噶尔骑兵所向披靡,传承了蒙古骑兵骁悍战斗力,这让同样马背上打天下的满清如坐针毡、如芒在背,仿佛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下决心打这一仗并不容易,毛子在边境愈渐猖狂,若不收拾一下给点颜色瞧瞧,一来土地继续被蚕食,二来天朝面子挂不住。所以这一仗必须打,还要打出气势,打得漂亮。解决了北方的隐患,才能腾出手专心致志对付准噶尔汗国——这是后话了。

康熙任命满洲正红旗人彭春为统帅进攻雅克萨。为一仗大清抽调了3000兵力:驻守瑷珲的黑龙江将军府出兵2000名,其中1500名满族士兵,500余名达斡尔土著士兵。从北京调来了500名八旗兵,八旗兵可是康熙压箱底的“中央军”,千里迢迢送去打俄国人,可见对这一仗的重视度。另外,还有500余名藤牌兵,这是一支穿着怪异的奇兵,现在被一些网友称为大清的特种部队。

据史料显示,这500藤牌兵主要由台湾人组成。施琅收复台湾后,如何处理郑氏王朝军队成了一个问题。解决办法大致可用四个字来形容“关停并转”,一部分军人发点补助退伍回家种地,一部分打散并入清军,还有一部分转到大陆来,这些藤牌兵就是从台湾转到大陆来的。

雅克萨城的总督叫托尔布津,此人的当官轨迹可以总结为“一路向东”:他先在西伯利亚地区的托博尔斯克当总督,后来又调到尼布楚当总督,1682年才调到雅克萨当总督。

花了20多天,彭春领导的3000大军来到雅克萨城下。相较于雅克萨的兵力,清军3000人确实可以称之为“大军”,因为雅克萨的俄国兵只有450余人和3门大炮。

彭春向托尔布津下最后通牒,迅速撤离,要不然就开打——“若仍执迷顽抗,则大兵进剿,将雅克萨城毁尽杀绝,彼时追悔莫及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托尔布津很顽固,他仗着雅克萨城坚固难破,对最后通牒置若罔闻,拒不撤离。

这时候俄方乘船而来了一小队哥萨克人增援雅克萨,彭春派出藤牌兵截击敌人。这些台湾藤牌兵水性好,一个个赤身裸体跳入江中,右手持刀,左手将藤牌顶在头上,踩水前进。哥萨克人没见过这阵仗,惊呼“大帽鞑子”,他们把藤牌当成了清军的帽子。哥萨克人齐齐放箭,都被藤牌挡住了。藤牌兵游近哥萨克人的小船,在水下一通乱砍或直接掀翻小船,船漏水了、翻船了,哥萨克人纷纷掉入水中。这一幕类似于梁山泊水军戏耍朝廷军队。

史料记载说,这一场水战哥萨克人损失半数(可能多事淹死的),而藤牌兵没有一人死亡。游牧民族基本是旱鸭子,在这一战体现十分明显。

当天晚上清军发动总攻,40余门红衣大炮大显神威,分成三批围攻雅克萨城,一批大炮摆在城北开火,一批大炮摆在城东开火,一批大炮摆在城西的古城岛上(古城岛是黑龙江上的一个岛,现在属于漠河兴安镇管辖)。俄国人困在城里抱头鼠窜,遭轰死了不少人。用阎崇年的说法,俄国神甫举着十字架祈祷上帝怜悯,也无济于事。

清军在红衣大炮的助阵下攻了一夜,雅克萨城的三面都被打烂了,俄军死伤惨重。托尔布津无可奈何,只好向清军投降了。

在受降仪式上,托尔布津口头发誓决不再返回雅克萨,决不再侵扰当地居民。被俄国人抓去干苦力的一百多达斡尔人释放回家了。

按照康熙事先的圣旨,为表天朝宽厚“勿杀一人,俾还故土”,因此彭春允许雅克萨的700多俄国居民带上自己的财物返回俄罗斯,并且还为他们提供了马匹和路上的口粮。

其中有40多个俄国人不愿回国,想留在大清,他们后来被编入镶黄旗满洲都统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这支部队主要是满蒙汉等民族的混血儿组成,驻防在北京东直门一带。

朝廷甚至还给这些俄国人安排了老婆,主要是那些死刑犯的遗孀,他们的后裔在当时被称为“阿尔巴津人”,阿尔巴津是俄国对雅克萨的称呼。

阿尔巴津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在北京一直延续着,人口曾经达到上千人。在义和团运动中,阿尔巴津人被当做洋人,有200多人被拳民杀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75年,俄国后裔阿尔巴津人

解放后的民族识别工作,阿尔巴津人划归为满族。当年中苏关系蜜月时期,苏联还拨了一笔款子专们为阿尔巴津人修了集体公寓。

且说俄国人撤离雅克萨后他们并不甘心。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里充斥着低气压,经营了20多年的雅克萨就这么丢了,雅克萨城被红衣大炮轰得稀巴烂,高傲的俄国人无论如何咽不下这口气。索菲亚公主拍板,调派600名军人奔赴尼布楚,准备反扑雅克萨。

那时候俄国第一沙皇是伊凡五世,第二沙皇是彼得一世(彼得大帝),俩人都是小孩子,实际上摄政的是他们的姐姐索菲亚公主。能派出600名军人已经很不容易了,俄国正在联合奥地利和波兰对付奥斯曼帝国,大搞特搞,打第二次俄土战争,地主家也没余粮。

彼得大帝亲政后将索菲亚公主幽禁在修道院中

俄国人撤离雅克萨仅仅一个月后,尼布楚总督派一支小队前往雅克萨侦查,他们发现清军已经离开了。尼布楚总督马上兴奋起来,与那个失败者托尔布津一商量,决定重返雅克萨。

1685年9月份,索菲亚公主派出的600名军人已经就位,托尔布津带队返回雅克萨。他们重修工事与军营,储备粮食物资,挖掘水井,准备长期固守。

当地达斡尔人看见沙俄匪徒又回来了,快马飞报到黑龙江将军府。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上奏康熙:“罗刹复来雅克萨,筑城盘踞,臣请于冰消时,督修船舰,亲率官兵,相机进剿。”大兴安岭漠河地区冰消之时,那起码得等到来年初夏时节了。

康熙颁布圣谕说,要赶紧剿灭,不然他们囤积粮草加固工事后,再剿就不容易了。

1686年7月份,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清军水陆两路2000余人马进逼雅克萨。清军在古城岛设立大本营,对雅克萨采取围攻之势。托尔布津吸取了第一次惨败经验,不能再龟缩起来固守,他指挥军队先后五次主动出城攻击,均被清军打退回去了。

清军完全控制了黑龙江,切断俄国援军通道,同时也切断了雅克萨城内的水源。再搬出红衣大炮又是一通猛轰,俄军死伤累累。托尔布津被飞来炮弹击中,右腿崩的老远,血如泉涌。四天后,托尔布津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了。

这次俄军的精气神和战力确实比第一次强太多,他们虽然损失惨重,清军却总是攻不下来,就像一个铁疙瘩,老是劈不开。攻不下来那就不强攻了,清军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将雅克萨包围死死的,总会消耗你油尽灯枯。这一围就围了将近一年!

最终雅克萨城800多名俄军只剩下了66人,大多战死或受伤不治病死,雅克萨岌岌可危。俄国此时与奥斯曼帝国战事如火如荼,不可能腾出手在东方发动大规模战争,便派出使者到北京议和。

双方战事停止了。清军入城救治伤员,给俄国人发放粮食,帮忙安葬战死人员。完成一系列动作后,清军从雅克萨撤走了。

1689年9月,康熙派重臣索额图来到尼布楚,与俄国人谈判两国边界问题,消除边界纷争。跟随索额图到尼布楚的还有一万大军,向俄国露肌肉宣扬国家军力。

谈判结果双方订立了《尼布楚条约》,两国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绰尔纳河与外兴安岭为界,清楚明晰边界互不侵扰。

《尼布楚条约》划定的疆界维持了150年之久没有更动。大清朝认为这是外交史上的一大胜利,俄国也认为这是他们外交史上的一大胜利。

现在的尼布楚小镇风光(俄国名叫涅尔琴斯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雅克萨小镇风光(俄国名叫阿尔巴津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