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立刚与袁岚峰因台积电准备在南京工厂投资建设28纳米芯片发生激烈争论,项反对,袁赞成,新华社记者也以评论员身份参与进来对项立刚的观点持批评态度。看过项立刚的文章后,会觉得项立刚说得很有道理;看过袁岚峰的文章后,又觉得袁老师说的也有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题是,两者都有道理,就要看谁更有道理,硬碰硬,就要看谁更硬。 西方过去讲全球化,基于成本效益理论,认为西方国家只要将产业链的最重要的一端或一部分掌握在自己手里,其余的产业端尤其是低端部分可以放在劳动力价格便宜但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发现中国的产业链不断在由中低端向高端前移,中国还通吃了不少产业的全产业链,于是西方尤其是美国开始了产业链的重构与回归,甚至开始不择手段地打断和分解产业链结构,限制中国这样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由此产生了产业链的安全问题,即一国的经济发展,不仅要讲产业利润,更要讲产业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美国任何芯片行动,不言而喻就是为了打压和限制国产芯片产业发展。要不要让台积电在南京建设28纳米芯片新厂,要看28纳米芯片内地目前能否生产,不能生产,台积电当然可以进入大陆市场。如果内地目前完全可以生产,且产能完全能够满足市场需要,对不起,对台积电的引进就要慎重,台积电是来抢占大陆市场的,不能轻易让其进入大陆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报道,中芯国际公司和其他企业已经在量产28纳米芯片了,因此还是不要批准台积电项目为好。有人会说,允许台积电项目进入内地,是为了防止行业垄断,只有充分竞争,行业才能健康发展。其实这是想多了,国内坚决反垄断的,但在行业尤其是半导体行业,首先还是要培养一定的行业集中度,让几家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就像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阿里、腾讯、京东与拼多多,先发展起来再说,如果有企业真要搞垄断,定有办法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始终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巨型市场国家,本身就是一个大世界,而对这个世界最为熟知的,不是高校的老师,甚至不是体制外民间的所谓行业专家,而是体制内的行业管理人员。他们有能力眼观四路,耳听八方,集中集体智慧,汲取各方营养,从而制定出全面、同时又合理可行的方案,对此我们应该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