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来说,他表现出来的乖,很可能内心承受着一种苦。----情叔。

经常听到父母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孩子很乖,但到了一定阶段,孩子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却让父母大跌眼镜,许多父母以孩子听话或乖为荣,有时候孩子的乖,是一种苦,仅仅是孩子表面展现出来的,配合父母心里的那个标签,孩子内心并不见得如外在行为的展现。

孩子太乖,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失去了一部分自我,把父母不喜欢的那一面隐藏了起来,但意味着孩子只有乖,才能在原生家庭生存下去,才能得到父母认可,这其实是一种顺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质上,大多数孩子的乖是对父母的一种讨好,或许迫于无法反抗的压力或者为了维持他内心的那个形象,而逐渐的失去自我,把自己部分欲望隐藏起来,但这部分欲望却不会消失,另一个亚自我并不会消失,它会在孩子面临某个具体的场景时爆发出来,或者带着这个面具痛苦的生活。

在孩子进入成年社会后,为了维持原生家庭带给他的这个标签,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乖孩子的人际关系很累

父母眼里的乖孩子,老师眼里的好学生,长大以后就会变成一个“好人”。这个好人的严重缺陷是无法正视自己的需求和边界,为了表现出好人的标签,通过折损自己的利益,讨好对方,目的就是让别人嘴里说出那个他内心的形象,或者为了使这个标签维持下去,孩子成年后的行为也会不自觉地向着这个方向行动,内心其实并不想如此,行为上却走向自己真实内心的另一个方向。有时候别人正常的拒绝,也会被自己认为对方很绝情。

因为孩子从小习惯了,只有听话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所以成年以后,也只会通过讨好、付出与别人构建关系,但自己的内心并不想这样。自我边界缺失的同时,还会踏足别人的边界却不自知。

且通过讨好建立的关系,基本上都是不平等的关系。而且过于讨好或付出,别人也很容易不断剥削自己,单位里面的那些老好人,活干不少,报酬却拿不到多少的老好人,其内心多少带有这样的人格特质,而且在人际关系的拓展上,在社交上缺乏严重的社交能力,不太喜欢社交,和别人保持距离,这样才会感觉轻松一些,不会违背自己的内心却维持自己不擅长的人际关系。

在和领导的关系上。因为小时候惧怕权威,所以面对领导,表现出讨好或很害怕领导。

二、亲密关系上缺乏一定的边界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在外一副谦谦君子,很绅士的模样,在家庭中却对着自己的伴侣大吼大叫,把一些不满情绪发泄到家庭里。

因为乖孩子不善于和人打交道,所以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对象,结婚也难。如果有了对象或结婚后。不仅伴侣关系上毫无边界感,会导致这段亲密关系很累,因为情绪和内心的欲望总需要一个宣泄口,这种宣泄只有在他(她)看来相对安全的前提下,导致他很容易会把小时候没有满足的期待、需要以及积压的愤怒投射给伴侣,婚姻关系不和谐,不断侵犯另一半的边界。

三、工作或社会能力不足

因为害怕冲突、害怕竞争。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工作上也不敢承担责任,是大家眼里的老好人,害怕独当一面,其结果也是挣钱能力比较差。

总的来说,就是在涉及到实质性利益时,一方面不敢争取,另一方面因为害怕冲突,干脆不去参与,遇到这样的场景,选择性逃避,甚至不断消耗自我。

该怎么办?

如果你已经是父母。

要学着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一条准则就是让孩子敢于在你面前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人,而不是把“听话”当成口头禅说给孩子。想想自己无意思的口头语中,有没有这样的话语。能与孩子较好的沟通,那么你自己的沟通能力也不会差。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能力其实也间接反映了父母在人际交往中的人际沟通模式和思维。孩子是一个思想发育中的个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家里被父母搞定的孩子,在外面也容易被别人搞定。父母的责任不是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而是要让他成为一个有独立自我的人。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这样的乖孩子

你要意识到,自私和愤怒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是情绪的一部分,内心正常的去接纳它,把他视为你生命中完整的一部分,要学着一点点维护自己的界限。

人有很多亚自我,当具体场景出现的时候,那个亚自我就会出现,你需要的不是逃避视而不见,而是正常的看待它。把他当成自己完整的一部分接纳。

乖孩子的标签其实是不断通过缩小自己的利益和诉求来满足别人对你这个标签的认同,你只需要知道,你不需要和所有人都成为朋友。

当一个关系,需要你委曲求全或过分压抑自己,要及时的割舍,除非是落差巨大的利益,你可以忍受。

正如卡伦霍妮指出的,“所有人只要还活着就能改变自己,甚至是彻底改头换面的可能性,并非只有孩童才具有可塑性。”

要给自己成长的时间,同时也意识到自己一路走来不容易。

虚假的乖,并不是一件值得羡慕的事情,它会让我们变得虚弱而不堪一击!

德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指出,“所有人只要还活着就能改变自己,甚至是彻底改头换面的可能性,并非只有孩童才具有可塑性。”

不要给自己贴上固化的标签,那只会僵化人的心智,敢于正视自己内心的需求,你一样可塑。